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用GDYQ-201SY纺织品甲醛测定仪测定一组已知浓度的甲醛标准溶液来检测该仪器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并与分光光度仪一起测试了某一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得出测定甲醛含量时甲醛测定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随被测物甲醛含量的增大而趋于精确;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有关啤酒中微量甲醛测定方法的研究,我们已在前文中作了介绍。在该工作中,我们利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甲醛有特异性好、受其它醛类干扰少的特点,建立了样品不经蒸馏处理即可直接测定啤酒中甲醛含量的比色法,并采用这一方法测定了26种国内及国外品牌啤酒中的甲醛含量。为了解其它酒类及饮料中的甲醛含量,另外选了各4种有代表性的白酒和果汁饮料按同法测定了甲醛含量,测定结果详见该文。本文侧重介绍的是天然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概况,啤酒中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数值比较,以及从食品安全考虑如何看待以甲醛作加工助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食品接触用纸及纸制品在水提取过程存在褪色现象,样品褪色会影响甲醛含量的测定。文章采用对样品提取液进行蒸馏后再测定的方式来消除褪色对甲醛含量测定的干扰,提高甲醛含量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烟熏肉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烟熏肉制品中的甲醛含量,比较室温浸泡法和水蒸气蒸馏法预处理方法,并对不同产地和种类烟熏腊肉中的甲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加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以及方法检出限,采用水蒸气蒸馏预处理方法要优于采用室温浸泡法。而对烟熏肉制品甲醛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传统烟熏肉制品中甲醛含量较高,其中表层的甲醛含量21~124mg/kg,内部的甲醛含量8~22mg/kg。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国内外甲醛标准方法中,纺织品甲醛含量检测是采用水萃取法或者蒸汽吸收法,把甲醛从纺织品中分离出来,然后再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标准方法均为破坏性试验.为了无破损地测定甲醛含量,在研究蒸汽吸收法原理的基础上,得出了一套成衣无破损测定甲醛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郝明燕 《中国纤检》2013,(24):77-79
甲醛含量是纺织品化学安全性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国内外甲醛含量的测定标准存在差异,使得企业在测定甲醛含量时,对测试标准的选用无所适从。本文将就各类甲醛的测试方法标准进行比较,并探讨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测定纺织品甲醛含量用乙酰丙酮比色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测定纺织品甲醛含量的乙酰丙酮比色法进行了改进.直接采用甲醛标准溶液,简化了甲醛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该法在测定纺织品较高浓度甲醛含量时,符合有关标准,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大于89.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0%(20 mg/kg添加水平除外).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纺织品较高浓度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EN120—84刨花板中甲醛含量的测定,穿孔器萃取法prEN 120—9l木基板材,甲醛含量的测定,萃取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QB/T 5049—2017测定乳垫中的甲醛含量,分析甲醛含量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得出标准曲线、样品重复性测试和萃取液体积对乳垫中甲醛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菜中甲醛含量的方法,并用此方法验证甲醛速测盒的检测结果。方法以甲醛含量为指标,研究样品浸泡时间、加蒸馏水量、加磷酸量、蒸馏时间等前处理条件和显色时间、水浴时间、加乙酰丙酮量等测定条件对白菜中甲醛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大白菜为试样,对比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甲醛速测盒的检测结果。结果白菜中甲醛含量测定的最佳的条件为样品浸泡时间35 min,加水量160 m L,磷酸添加量5 m L,蒸馏时间80 min,乙酰丙酮添加量1 m L,水浴时间5 min,显色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白菜中甲醛回收率为95.2%~99.7%。甲醛速测盒的结果与之比对,结果一致。结论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结果准确,适合用于大白菜中甲醛的测定,实验中所用甲醛速测盒与之结果一致,可以快速有效测定白菜中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11.
织物在甲醛气相整理中,存在着气相甲醛含量的测定问题。为解决这一科研、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在研究甲醛性质的基础上,对汽化器、反应器内甲醛气体含量进行了各种试探性测定,从中得出一种比较简单、实用、快速的冷冻自聚采样测定法来检测甲醛含量。本法对织物气相整理的设备设计、工艺条件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鱿鱼和龙头鱼中甲醛本底含量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鱿鱼和龙头鱼中的甲醛本底含量,初步探讨了龙头鱼和鱿鱼内源性甲醛的来源,研究了冻藏条件下甲醛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龙头鱼鱼肉中的甲醛含量明显高于鱿鱼。太平洋褶柔鱼肉的甲醛含量为6.76~146 mg/kg,平均值为26.4 mg/kg;剑尖枪乌贼中未检出甲醛;龙头鱼中的甲醛含量范围为17.5~374 mg/kg,平均值为167 mg/kg。在-20℃条件下,太平洋褶柔鱼和龙头鱼肉中的甲醛含量都随冻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剑尖枪乌贼在冻藏3个月后甲醛含量仍为未检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种类的鱿鱼都含有内源性甲醛,检测机构在测定水产品中甲醛含量时,应标明取样时间和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甲醛的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分析、对比了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了甲醛含量测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甲醛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分析对比了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了甲醛含量测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把已知游离甲醛含量的甲醛鞣制的白色兔毛皮置于四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对其甲醛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对甲醛鞣制的毛皮成品所含的游离甲醛的挥发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光线良好,空气流通顺畅的环境条件下,毛皮成品中游离甲醛的挥发速率大,挥发率高;在相对密闭,甲醛浓度含量过高的环境条件下,毛皮成品会吸附空气中所含的游离甲醛,使得自身的甲醛含量变大。参照这一结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用的甲醛鞣制的毛皮制品,不应该一直放在密闭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常见食品甲醛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燕山大学周围常见食品中的甲醛含量,调查了解食品安全现状,为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提供依据.选取各类常见食品做样品,利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NY 5172-2002)测定甲醛含量.结果显示,部分食品甲醛含量在1 mg/kg以下,含量较低,在食物本底存在范围之内.但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水发产品、散装海产品中甲醛含量在3 mg/kg以上,严重超过了产品的甲醛本底平均含量,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甲醛通常是用于合成鞣剂制备的一种基本原材料。即使目前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电脑进行控制,但也可能在最终产品中含有甲醛。甲醛是一种对于人体或其他生物极具危害性的物质。因此,在一些强制性条文中明确规定了这种物质在成品革中的最大含量以及测定其存在所应参照的分析方法。然而皮革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鞣剂产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实际上会有很多因其他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干扰因素。所以不可能把鞣剂材料中甲醛含量和成品革的甲醛含量之间进行比较。论文对以上这些因素的数据进行了研究,旨在降低鞣剂产品及其所生产皮革中的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萃取法原理,研究影响牛仔布中甲醛含量测试的原因。为了确保被测纺织品的甲醛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水萃取法测定牛仔布中甲醛含量的检测结果不确定因素进行评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方蕊 《福建轻纺》2023,(12):40-43
文章对甲醛含量测定的方法标准GB/T 2912.1的版本更替和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了检测和科研人员在该方法标准执行中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明确可以使用标准甲醛水溶液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构建甲醛含量快速测定方法、构建无损甲醛含量测定方法三个对纺织品甲醛含量测定方法标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甲醛常用于纺织、皮革及防腐等工业领域,是一种性价比优异的化工原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它还是一种有毒化学品和致癌物,传统皮革生产中许多添加剂都含有甲醛,在后续皮革的使用中会逐渐将甲醛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对于皮革中游离甲醛的检测和控制非常必要。国家规定常用的检测皮革中游离甲醛的两种方法为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本文综述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同时,阐述了萃取方法与衍生条件对测定甲醛的影响,并分析了国家标准GB/T19941-2019《皮革和毛皮甲醛含量的测定》中分光光度方法测定皮革游离甲醛含量的控制点,期望可以给相关领域同行关于皮革中甲醛含量的检验测定工作提供一点借鉴,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