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三相逆变电阻点焊机对不等厚镁合金板(1.0 mm+0.7 mm)进行点焊工艺试验,通过在薄板侧添加0.1 mm工艺垫片和未添加工艺垫片2种点焊工艺,研究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对焊接接头熔核直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工艺垫板可减小焊接电流输入,提高点焊接头抗剪强度;在点焊电流13.3 k A,电极压力1.7 k N,焊接时间90 ms时,点焊接头最佳抗剪切力达1 936 N。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采用单向交流焊接电源与中频逆变直流电源搭接点焊1mm的薄板低碳钢,设置一定试样进行焊接,找出了一定电极压力在不同焊接时间下的最小熔核及临界喷溅电流值,由此绘制出低碳钢可焊性包络线并比较分析了两种电源的工艺特性。还对所焊较佳焊点试样进行了拉伸试验和金相试验。结果表明,单相交流点焊焊接包络线没中频逆变直流电源焊接包络线宽度大,采用中频逆变直流点焊要比单相交流点焊节能,且焊接质量高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3.
以0.6 mm厚的T2纯铜板和1 mm厚的Q235钢板作为研究材料,采用电阻点焊的方法进行焊接试验,获得铜-钢点焊接头,通过添加不同厚度的不锈钢垫片、改变可控硅导通角、点焊时间和电极压力来获得合适的铜-钢电阻焊工艺参数;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和硬度测试,研究了点焊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点焊工艺参数合理,铜-钢电阻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良好,点焊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铸造技术》2016,(11):2457-2460
采用中频点焊机对1.6 mm厚BR1500HS热成形钢点焊性能进行研究,对焊接工艺参数对点焊接头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点焊熔核尺寸随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增加而增大,熔核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粗晶区为粗大马氏体+少量M-A岛元,细晶区为细小的马氏体。随着焊接时间的延长,点焊接头承受拉剪载荷的能力增加,承受正拉载荷能力降低,接头疲劳寿命明显降低;热成形钢点焊接头热影响区有明显的软化,随着焊接时间延长,热影响区软化程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压焊     
《机械制造文摘》2006,(4):19-22
321—15CrMoR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区的显微组织分析;基于硬度评价选择焊接接头的最佳爆炸负载方法;电子封装中超声波线焊的三维/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频逆变直流电阻焊优势探讨;电阻点焊过程中动态电阻的变化规律;新式点焊过程;点焊焊接接头质量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针对板厚3mm SUS301L-MT与板厚5mm SUS304不锈钢板材搭接方式,分别采用等离子填丝焊工艺和电阻点焊工艺进行焊接,分析比较等离子填丝焊和电阻点焊两种方法搭接接头的准静态剪切拉伸性能和剪切拉伸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下,等离子填丝焊和电阻点焊接头均符合铁道客车用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设计要求,且与电阻点焊接头相比,等离子填丝焊接头的剪切拉伸载荷提高约1.3倍,在循环寿命为2×106条件下的疲劳极限提高67.1%。  相似文献   

7.
深冲用热镀锌钢板DX53+Z具有耐腐蚀性的同时具备优良的冲压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针对1 mm厚的热镀锌钢板DX53D+Z进行电阻点焊焊接工艺研究,目的是在不影响焊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焊接效率。试验采用双脉冲和单脉冲两种焊接工艺,对比两种焊接工艺下的焊接时间、可焊电流范围,以及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对两种焊接工艺下得到的焊接接头进行抗剪试验和硬度试验、并对比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针对1 mm厚热镀锌DX53D+Z的最优电阻点焊参数,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单脉冲焊接方式与双脉冲焊接方式相比较,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仍能满足试验要求,并且焊接效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8.
轿车车身6061铝合金的中频点焊工艺及接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钎对某轿车车身专用厚度0.9 mm的6061铝合金板,采用中频点焊机进行电阻点焊试验.通过对不同点焊工艺参数获得的接头机械性能的对比,得出了对该种铝合金板点焊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使点焊接头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试验发现,当电极压力增大时,适当提高焊接电流,延长焊接时间能显著提高点焊接头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轿车前纵梁总成结构和焊接工艺生产特点,分析了镀锌板材点焊工艺的焊接性以及中频点焊的应用,给出了轿车前纵梁总成电阻点焊的主要工艺参数和影响.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焊接压力、电极材料与尺寸以及工件表面状况是影响电阻点焊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多脉冲技术,可获得质量稳定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10.
对2 mm厚汽车用980 MPa级双相钢板进行了最佳工艺下的电阻点焊,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焊接工艺下,接头的焊接性能满足工艺要求,点焊接头的剪切断裂主要是在过热区或相变不完全重结晶区,属于热影响区断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技术制备1.0 mm厚 6016-T4 铝合金点焊接头,并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其表面成形、剪切拉伸、十字拉伸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探究焊接工艺参数对6016-T4铝合金点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时间4.5 s、旋转速度1 600 r/min、下扎深度1.4 mm为最佳焊接工艺参数,接头剪切拉伸力、十字拉伸力分别为4.02 kN与1.32 kN;中间部位的搅拌针作用区硬度较为均匀,硬度值高于母材区;焊点接头在剥离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松动,说明焊点牢固,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某轿车车身专用厚度0.9mm的6061铝合金板,采用中频点焊机进行电阻点焊试验。通过对不同点焊工艺参数获得的接头力学性能的对比,得出了对该种铝合金板点焊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使点焊接头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试验发现,当电极压力增大时,适当提高焊接电流,延长焊接时间能显著提高点焊接头的疲劳寿命。图8表3参7  相似文献   

13.
《机械制造文摘》2010,(2):28-30
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某轿车车身专用厚度0.9mm的6061铝合金板,采用中频点焊机进行电阻点焊试验。通过对不同点焊工艺参数获得的接头力学性能的对比,得出了对该种铝合金板点焊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使点焊接头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试验发现,当电极压力增大时,适当提高焊接电流,延长焊接时间能显著提高点焊接头的疲劳寿命。图8表3参7  相似文献   

14.
《电焊机》2015,(9)
针对板厚3 mm SUS301L-MT与板厚5 mm SUS304不锈钢板材搭接组合,采用等离子-MAG复合焊工艺进行焊接,分析等离子电流、MAG电流和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搭接角焊缝成形的影响,得出合适的等离子-MAG复合焊接工艺参数,并比较等离子-MAG复合焊和电阻点焊两种方法搭接接头的准静态拉剪性能和拉剪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下,等离子-MAG复合焊和电阻点焊接头均符合铁道车辆用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设计要求,且与电阻点焊接头相比,等离子-MAG复合焊接头的拉剪载荷提高约92%,在循环寿命为2×106的条件下疲劳极限提高约33%。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频逆变点焊机对1.6mm厚的DP590钢板进行了电阻点焊试验,并对焊点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对熔核直径、焊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点焊接头熔合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粗晶区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细晶区为细小的马氏体和少量的铁素体;接头熔核区平均硬度约340HV10,热影响区最高硬度为400 HV10,均高于母材。在一定范围内,熔核尺寸、焊点的正拉强度和拉剪强度均随着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焊接电流过大时,又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MD-40型中频直流逆变式点凸焊机,对汽车用6061铝合金板电阻点焊的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方案及极差分析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设计,采用撕裂试验等方式检验其点焊质量,并对焊点的力学性能进行拉伸测试,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22 k A、通电时间150 ms、电极压力0. 23 MPa时,所获得的点焊接头成型良好,无明显缺陷,其最大抗拉剪力值为3. 467 k N。  相似文献   

17.
铁道客车用SUS301L不锈钢非熔透型激光搭接焊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锈钢车体电阻点焊外观质量较差和密封性不良等问题,研究采用非熔透型激光搭接焊工艺进行不锈钢车体焊接,分析了激光焊接工艺参数(激光功率P、焊接速度v、离焦量F等)对搭接焊熔深和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合理的激光搭接焊工艺参数为:P=2.0kW,v=22mm/s,F=0mm.激光焊接头剪切强度高于点焊接头,外墙板表面无焊接痕迹.  相似文献   

18.
对2.5 mm+2.5 mm板厚组合的05Cu PCr Ni钢板在电阻点焊、胶接点焊和塞焊三种焊接方法下的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焊接方法下焊接接头的剪切拉伸性能均满足标准;胶接点焊接头熔核区硬度较电阻点焊接头低,塞焊接头处的熔核区和热影响区硬度最小;塞焊接头的组织与电阻点焊、胶接点焊接头的组织有所不同;电阻点焊与胶接点焊的熔透率均满足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电阻点焊的焊接参数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提高焊接质量,设计开发了中频逆变电阻点焊机.通过对比中频电阻焊接电源与工频电阻焊接电源的原理,分析中频逆变电阻焊接电源的优势,选择了功能丰富、性能卓越的BOSCH中频逆变电源和变压器进行电阻焊杌的开发;详细阐述了焊机的总体设计、焊杌气路系统和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的开发技术、基于组态软件的人机界面开发技术;进行系统的综合集成、调试和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电阻点焊机具有良好的工艺稳定性和高的参数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以热成形高强度钢板22MnB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对典型厚度钢板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通过对点焊试样进行单向拉伸试验,确定了最优点焊性能工艺参数及各因素对点焊性能的影响程度.热成形高强度钢点焊接头抗剪载荷的最优条件为:板料厚1.6mm、焊接电流7 800A、焊接时间0.4 s;同时,各因素对抗剪载荷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板料厚度>焊接电流>焊接时间.通过对点焊接头进行硬度分布试验和金相组织测试,研究并分析了热成形高强度钢点焊接头的硬度分布情况和金相组织特性;采用扫描电镜探究了热成形高强度钢的点焊接头断口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