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木瓜蛋白酶法去除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多糖提取物中的蛋白成分,以蛋白去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考察了酶用量、温度、pH及酶解时间对除蛋白效果的影响。酶法除蛋白适宜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液占底物料液体积的10%,温度55℃,pH 6.0,酶解1h。木瓜蛋白酶法可作为淫羊藿多糖的除蛋白方法,蛋白去除率可达90%,同时多糖损失率为16%。  相似文献   

2.
从泡菜汁中分离出了高产淫羊藿苷酶的乳酸菌,提酶后检验了酶水解淫羊藿苷的能力,从中筛出能够高产淫羊藿苷酶的菌株,其特征与植物乳杆菌极为相似.该菌产酶对淫羊藿总苷中多糖基淫羊藿苷具有很好的水解作用,可以得到60%~70%的淫羊藿苷酶解产物,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菌.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从4种淫羊藿提取物中分离朝藿定A、B、C和淫羊藿苷单体的方法。原料淫羊藿提取物中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的质量比为5.95∶11.0∶24.6∶58.5。100g原料经D-280大孔树脂柱吸附结晶得到20.1g纯度90.0%以上淫羊藿苷;其母液浓缩得到29.8g的淫羊藿混合黄酮,其中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质量比为10.8∶18.8∶44.3∶26.2,无法用结晶法分离淫羊藿苷。结果表明,利用硅胶柱法分离淫羊藿苷和朝藿定A、B、C,其产物纯度分别为95.0%、91.0%、90.5%、93.0%。  相似文献   

4.
淫羊藿苷糖苷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酶反应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6株微生物菌株中筛选出了高产淫羊藿苷糖苷酶的菌株Absida sp.E9r,该菌所产淫羊藿苷糖苷酶能将多糖基的淫羊藿苷水解成低糖基的淫羊藿苷.通过实验确定了该淫羊藿苷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条件:pH值4.0,反应温度50 ℃,底物质量浓度20 mg/mL,反应时间20 h.  相似文献   

5.
从6株微生物菌株中筛选出了高产淫羊藿苷糖苷酶的菌株Absidasp.E9r,该菌所产淫羊藿苷糖苷酶能将多糖基的淫羊藿苷水解成低糖基的淫羊藿苷。通过实验确定了该淫羊藿苷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条件:pH值4.0,反应温度50℃,底物质量浓度20 mg/mL,反应时间20 h。  相似文献   

6.
用HPLC/ESI-MS鉴定、分析淫羊藿黄酮苷类结构。80%乙醇提取,得到淫羊藿的有效成分,采用Sinochrom ODS-BP C18(4.6 mm×250 mm)分析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质谱记录总离子流图(TIC)。从淫羊藿醇提取物中鉴定出朝藿定A、Hexandraside F、朝藿定B、淫羊藿苷、箭藿苷A、2-″O-鼠李糖基.大花淫羊藿苷Ⅱ和宝藿苷等7个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合物。结果表明,HPLC/ESI-MS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证明了淫羊藿苷类的有效部位中所含的成分主要为8-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用HPLC/ESI-MS鉴定、分析淫羊藿黄酮苷类结构。80%乙醇提取,得到淫羊藿的有效成分,采用Sinochrom ODS-BP C18(4.6 mm×250 mm)分析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质谱记录总离子流图(TIC)。从淫羊藿醇提取物中鉴定出朝藿定A、Hexandraside F、朝藿定B、淫羊藿苷、箭藿苷A、2-″O-鼠李糖基.大花淫羊藿苷Ⅱ和宝藿苷等7个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合物。结果表明,HPLC/ESI-MS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证明了淫羊藿苷类的有效部位中所含的成分主要为8-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为拓展淀粉与淫羊藿苷在骨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以淫羊藿苷为药物,以可溶性淀粉为基材,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负载淫羊藿苷的淀粉纳米纤维,考察淀粉质量分数、淫羊藿苷/淀粉比例、纺丝液推注速率、电压、接收距离等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外观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交联前后淫羊藿苷-淀粉纳米纤维的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当纺丝液中淀粉质量分数为19%、电压为19 kV、推注速率为0.5 mL/h、接收距离为16 cm时能够获得直径分布较窄、形态较好的淀粉纳米纤维,此时纤维直径范围为0.17~0.60μm,平均直径为0.30μm;当淫羊藿苷质量为淀粉质量的6%时,能够获得形态较好的载药纤维;交联可大幅增加载药纤维的药物缓释性能,历经168 h只释放了64.9%的淫羊藿苷。  相似文献   

9.
多菌种复合发酵对灵芝菌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红曲霉、红茶菌以及红茶菌分离菌株(K1,K2,K3)与鹿角灵芝菌复合发酵后对灵芝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发酵液胞外多糖.结果显示,红曲霉与鹿角灵芝菌复合发酵后,灵芝菌胞外多糖产量增加15%;红茶菌分离菌株单菌发酵时自身产胞外多糖的能力按大小排列为K2>K1>K3,其中,红茶菌分离菌株K1表现为促进鹿角灵芝胞外多糖的产生;K2,K3以及红茶菌复合菌株则对灵芝菌发酵中菌丝体总量及胞外多糖的产生有竞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20种土壤细菌中筛选出了对淫羊藿苷水解能力高的菌株Rhodanobactersp.GS3054.该菌株30℃下发酵3~4 d的发酵液提酶后对淫羊藿苷水解能力最佳;水解淫养藿苷成低糖基苷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 6.0、底物20 mg/mL,反应时间24 h.  相似文献   

11.
固体菌质中灵芝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中药渣为原料培养灵芝固体菌质,从中提取灵芝多糖的工艺条件和影响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因素,结果表明:490nm,25℃,25min,1.6mL6%苯酚,7.5mL浓硫酸为苯酚-硫酸法的较优测定条件,料水比1:60,85℃,2~2.5h为提取灵芝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测定甜芝、韩芝和赤芝固体菌质中灵芝多糖含量分别为4.24%,3.35%,3.11%,子实体中多糖含量分别为1.49%,1.34%,1.58%,经TCL鉴定,提取的菌质多糖确为灵芝多糖。  相似文献   

12.
双菌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口蘑多糖(MOP)和紫蘑菇多糖(COP)为实验材料,分别对两种多糖和混合多糖(MCP)进行了体外和体内抗肿瘤实验,用MTT比色法测定了MOP、COP、MCP对肝癌细胞(HepG2)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对HepG2和Hela两种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MCP的抑制效果最好,对HepG2抑制率为72.33%,对Hela的抑制率为80.68%.MCP对S180在KM小鼠体内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最大抑制率达到58.74%,并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获得的试验结果为开发真菌双糖抗肿瘤药物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苯酚-硫酸法测定牛肝菌多糖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酚-硫酸法是测定多糖的常用方法,影响该法显色的因素较多,对不同多糖物质,其最佳显色条件不同.本试验研究了显色时间、显色温度、苯酚及硫酸用量对牛肝菌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牛肝菌多糖的最佳显色条件为:显色时间25 min、显色温度70℃、5%的苯酚1.2 mL及硫酸8.0 mL.  相似文献   

14.
以灯心草为研究对象,用多糖提取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星点设计原理,选取超声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四因素五水平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灯心草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浸提时间对灯芯草多糖的提取率影响最为显著.当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5.9 min、浸提温度78.1℃、浸提时间2.05 h、液料比86.6 1 mL/g时,灯心草多糖理论提取率为0.607 4%,验证值为0.613 2%.  相似文献   

15.
海洋假单胞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海洋假单胞菌PT-8发酵胞外多糖,对其发酵液进行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透析、冷冻干燥后得到纯化的胞外多糖(EPSs)。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还原力以及在不同体系中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多糖对DPPH的清除作用较弱,低于同等条件下的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6.
盐藻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盐藻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多糖得率的参数如温度、时间和水料比进行优化,确定了盐藻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时间300min,水料比20∶1,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3.09%。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经脱蛋白和透析处理的多糖,得到1种中性多糖和2种酸性多糖,经Sephadex G-100柱洗脱后仍显示为单一峰。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牛蒡多糖提取液进行脱色和脱蛋白处理,后经超滤进一步分离纯化提高产品的纯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树脂脱色的工艺参数: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F为脱色树脂,用量30g,料液pH值4.5,吸附流速0.5mL/min,脱色率达92.68%,多糖保留率85.53%,蛋白质去除率90.27%.通过考察超滤膜分子质量大小、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超滤的影响,优化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膜截留分子质量1万,超滤温度25℃,压力0.10MPa,超滤时间10min,此时多糖截留率94.05%,膜通量2.59mL·cm^-2·min^-1,多糖纯度达到85.82%.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纯化牛蒡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超滤能够有效避免成分损失,保持多糖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三种多糖纳米SiO2复合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超声波作用下,分别制备了不同浓度茯苓多糖(PC3)、黄原胶、魔芋多糖等多糖的纳米SiO2复合体,并用红外光谱对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多糖处理的纳米SiO2的某些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明显减弱或消失,Si-O键的特征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且随着多糖浓度增大,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增大,并对三种多糖与纳米SiO2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糖的研究方兴未艾.多糖的生物活性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据科学报导,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有抗癌、防癌的功效.本文根据自己实际工作体会,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多糖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做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20.
植物多糖在药理、农业、食品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药理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内外植物多糖检测现状,并提出了规范性建议,为今后多糖检测标准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