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核电站淡水资源缺乏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某核电站10 000 m3/d海水淡化系统的要求,采用“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V型滤池)+反渗透预处理(超滤)+脱盐(两级反渗透)+后处理(矿化处理)”的处理工艺。其中混凝沉淀池总处理水量为1 800 m3/h;V型滤池滤速为9 m/h;超滤系统平均膜通量为72.9 L/(m2·h),回收率≥92%;一级反渗透系统平均膜通量为13.79 L/(m2·h),回收率45%,脱盐率≥99.3%;二级反渗透系统A平均膜通量为29.31 L/(m2·h),回收率85%,脱盐率≥97%;二级反渗透系统B平均膜通量为27.18 L/(m2·h),回收率85%,脱盐率≥97%;反渗透产水经过矿化设备,产水水质稳定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该系统其运行成本为4.57元/m3。  相似文献   

2.
中水回用废水水质较差,离子含量高,远达不到零排放标准。为此,采用超滤、反渗透与液碱软化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并探究工艺最优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经过两次反渗透膜浓缩,浓水的TDS可达49 221 mg/L,后续可进行蒸发分盐处理,清液水质达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超滤膜的平均通量可设定在50 kg/m2·h,在40 kg/m2·h左右可进行反冲洗操作;一级反渗透在通量为18 L/m2·h,回收率为75%的情况下,最佳压力设定为12 bar;二级反渗透在通量为15 L/m2·h,回收率为75%的情况下,最佳压力设定为20 bar;选用液碱-纯碱软化法对一级反渗透浓液进行软化,在两者加药量分别为303.53 mg/L和67.41 mg/L时,处理后出水Ca2+、Mg2+分别为7.20 mg/L和18.00mg/L,达到了反渗透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海水淡化过程中反渗透膜的污染问题,研究了基于正渗透策略的反渗透产水、模拟反渗透浓水、模拟海水不同的组合清洗和清洗时间对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针对不可逆污染,研究了不同化学清洗药剂、浸泡时间、浓度对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渗透策略清洗方式中,淡水/模拟反渗透浓水的组合清洗方式效果最佳,其归一化通量从9.48 L/(m2·h·MPa)提升至13.6 L/(m2·h·MPa),截留率从80.59%提升至92.80%。此外,经质量分数为2%的柠檬酸溶液浸泡2 h后,再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和0.3%的三聚磷酸钠溶液浸泡1.5 h,其归一化通量从9.48 L/(m2·h·MPa)提升至14.3 L/(m2·h·MPa),截留率从80.59%提升至96.27%。从SEM和AFM图可以看出,正渗透清洗策略并未对膜表面选择层造成损坏,且可以清洗膜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因此,应用这种方法对污染的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可延长化学清洗周期,减少化学清洗剂用量,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海水淡化过程中的超滤膜进行清洗,利用超滤中试设备研究了反洗水和清洗药剂对超滤膜清洗的效果。分别研究了不同的反洗用水对于跨膜压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洗效果:淡水(自来水)>超滤产水>反渗透浓水。另选用不同的酸性清洗剂与碱性清洗剂进行清洗,结果表明,清洗效果:柠檬酸>草酸>盐酸>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柠檬酸清洗效果最好,纯水透过速率可从283.24 L/(m2·h)恢复至571.56 L/(m2·h)。此外,实验证明碱洗+酸洗效果优于单独清洗效果,先用氢氧化钠清洗,再用柠檬酸清洗,纯水透过速率可从283.24 L/(m2·h)恢复至818.81 L/(m2·h)。本研究成果对于海水淡化过程中超滤膜的维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11):2166-2169
针对我国沿海水质的特点,开发了集浸没式超滤及絮凝反应为一体的短流程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设备,并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产水水质可达到后续反渗透进水要求,SDI15<1%,浊度<0.1 NTU,并可以在3340 L/(m40 L/(m2·h)的高通量下保持6个月稳定运行,可以应用于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预处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8):1634-1637
对脱硫废水进行了"分步二级软化-超滤-反渗透"浓缩。结果表明,Ca(OH)_2-Na_2CO_3分步二级软化可提高软化效率,软化出水总硬小于1 mmol/L;超滤出水浊度小于1.0 NTU,SDI小于3.0,微滤系统运行稳定;反渗透回收率45%,浓缩后末端废水量降至5.5 m3/h,RO产水可作为锅炉补给水系统水源。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膜法回用石化废水备受重视,利用集成膜技术对炼油和乙烯化工废水进行深度回用处理,目前已有相对成熟的经验,但集成膜技术用于精细化工产品精对苯二甲酸废水回用处理的研究尚少。在试验基本工况为超滤系统采用全量过滤方式,运行周期30min,内压式超滤运行通量不大于75L/(m2.h),超滤系统前加入絮凝剂PAC(投加量为5mg/L),低污染反渗透膜运行通量不大于19L/(m2.h),试验中系统回收率为70%,反渗透进水的COD含量小于40mg/L的条件下,精对苯二甲酸达标废水深度回用处理稳定运行,产水水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12):3374-3377
采用国产纳滤膜脱除水环境中的硝酸根离子,研究进液浓度、浓水流量、压力、温度等对纳滤膜的截留性能和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的升高有利于提高纳滤膜的截留率和产水通量,最佳压力为0.7 MPa,此时截留率和产水通量可达75.0%和153.7 L/(m2·h);适当的提升进水温度可以提高纳滤过程的截留率,最佳进水温度为39.3℃;进料浓度对截留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进料浓度越低,纳滤膜的截留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3):655-657
采用无机炭膜处理油田采出水,解决油田采出水处理后达标回注的问题,研究了水的回收率、温度、膜的反洗方式和频率对跨膜压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油量25~30 mg/L,悬浮物含量15~35 mg/L的含油污水,在装置的膜面积1.6 m2、进水流量4.5 m2、进水流量4.5 m3/h、水温20~25℃、水的回收率75%的条件下,经过0.04μm孔径无机炭膜处理后,含油量≤3.0mg/L,悬浮物≤1.0 mg/L,水质能够满足低渗透油田回注水水质标准;反冲洗及脉冲反洗有助于膜通量的恢复,反洗周期30 min。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软化+TUF”对焚烧厂垃圾渗滤液MBR产水进行预处理,探究了不同Ca(OH)2加药量的软化效果、管式超滤膜的运行稳定性及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膜污染控制方式和反渗透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Ca(OH)2加药量占比为90%时,组合工艺对硬度、SiO2、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4.3%、66.7%、30.0%,出水浊度为0.22 NTU,说明组合工艺对硬度、COD、SiO2、浊度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管式膜产水平均通量在390 L/(m2·h)左右,运行压力稳定在0.25 MPa,通量和压力运行稳定,反洗通量恢复性好。采用HCl(5%)+NaOH(3%)+NaClO(5%)的化学清洗方式可能较好地恢复膜通量。组合工艺除硬除浊处理后,后续反渗透运行稳定性明显改善。本研究可以为“化学软化+TUF”在焚烧厂渗滤液废水预处理阶段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浓度聚偏二氟乙烯-共六氟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CH)静电纺膜用于膜蒸馏工艺处理高盐印染废水。实验表明:质量分数20%的PCH静电纺膜的机械强度和疏水性较好,机械强度为34 MPa,接触角为(133.84±1.08)°。以35 g/L的NaCl溶液作为进料液,PCH静电纺膜具有更高的水通量,可以在8 h内稳定运行,其中20%PCH膜水通量达到26.5 L/(m2·h),比商业膜高出178.95%。分别将酸性红18(acid red 18,AR18)、酸性黄36(acid yellow 36,AY36)、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和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添加至35 g/LNaCl进料液中,研究了6 h后MD对模拟高盐印染废水的截留效果和膜的稳定性。膜对4种染料表现出不同的截留性能,其中AY36添加到进料液时,PCH膜具有最高的水通量(22.5 L/(m2·h)),截留率为99.98%,CV添加到进料...  相似文献   

12.
以某化工企业生化处理后的生产废水为原水,设计了1套处理量为1 000 m3/d的中水回用系统,整体工艺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超滤产水浊度低于0.2 NTU,反渗透产水电导率低于150μS/cm,整体水回收率达到71%,综合运行成本为1.31元/m3;此外,针对工程运行中保安滤芯堵塞、超滤膜清洗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实验以1 mol/L的NaCl溶液为汲取液,以活性染料印染废水、分散染料印染废水为原料液,探究不同染料类型、膜朝向及温度对正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情况下的膜污染情况。正渗透处理两种染料都有很高的水通量;AL-FS模式初始水通量为14.79 L/(m2·h),COD截留率为98.8%,色度为99.2%。AL-DS模式下分别为17.82L/(m2·h)、93.2%和93.9%;温度由15℃升高到35℃,水通量增加了5.6%,COD截留率降低了1.1%,色度截留率降低了1.2%;超声清洗后AL-FS模式下恢复率为94.3%,AL-DS模式下为91.2%。AL-FS模式优于AL-DS,水通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膜清洗水通量恢复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污水回用于冷却循环水中电导率及盐分等要求,通过对岩东污水处理厂标排口出水进行超滤-反渗透(错流)实验,在超滤系统回收率达90%及超滤-反渗透系统回收率达75%的基础上,设计超滤膜通量30L/(m~2·h)和反渗透膜通量20 L/(m~2·h)系统能稳定运行,超滤出水浊度0.3 NTU,SDI≤2.0,反渗透能保证除盐率在99%以上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采用 NACE膜设计舰船冷却海水真空膜蒸馏淡化工艺流程,实验考察海水温度、海水流量、渗透侧真空度对产水通量的影响,通过连续运行实验考察膜通量的变化,并采取多种清洗方法比较膜通量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舰船冷却水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的产水通量受海水温度、海水流量、渗透侧真空度影响显著,适宜操作条件为进料海水温度 70~80 ℃,海水流量 35~40 L/min,真空度 0.08~0.09 MPa。膜通量下降时采用 0.5 mol/L 稀盐酸清洗,通量能恢复98.8%。当海水流量40 L/min,水温80 ℃,真空度0.09 MPa时,膜通量达到18 L/(m2·h)。  相似文献   

16.
氯化法钛白无机包膜处理工序会产生大量中性废水,其中包含少量钛白粉和水溶性盐,现阶段企业多以外排为主。采用膜集成(陶瓷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技术对氯化法钛白后处理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将氯化法钛白后处理废水用陶瓷膜过滤,分离回收二氧化钛;将陶瓷膜清液用反渗透膜浓缩,清水回收利用;将反渗透浓液用纳滤膜分离硫酸钠和氯化钠。结果表明:利用陶瓷膜处理氯化法钛白后处理废水,平均通量为650 L/(m 2·h),浓液中钛白粉质量浓度达到90 g/L以上,清液中钛白粉质量浓度低于0.001 g/L;使用反渗透膜截留清液中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截留率为99.5%,浓水中的盐质量分数达到4%以上;浓水中的硫酸钠和氯化钠通过纳滤膜分离,纳滤膜对硫酸钠的截留率为97%,硫酸钠质量分数达到14%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聚砜(PSF)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添加物,在聚砜铸膜液中“原位合成”聚酰胺酸(PAA),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高水通量PSF超滤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膜表面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在膜表面引入PAA。膜的荷电性、水接触角、保湿性和水通量等性能测试表明,改性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水渗透性。在0.1 MPa的运行压力下,改性膜的纯水通量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均高于纯PSF超滤膜,纯水通量从221.39 L/(m2·h)增加至406.57 L/(m2·h),截留率从75.75%增加到96.14%;在0.01~0.1 MPa的运行压力范围内,改性膜水通量均高于纯PSF超滤膜。。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静电纺丝制造乙酸纤维素膜(CA纤维膜),并利用添加TiO2及脱乙酰基(d-CA)对CA纤维膜进行改性,后续对膜过滤特性、渗透通量、油水乳化液去除效率、反洗特性及积垢机制进行讨究。结果显示,CA纤维膜通过TiO2及d-CA改性后可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及亲水性能,并得到稳定的纯水通量和过滤通量;最佳的比例为TiO2@d-18.5%CA纤维膜,在40kPa跨膜压差、60min的操作条件下,其纯水通量、过滤通量、1g/L油水乳化液去除效率以及反洗后通量分别为824.8L/(m2·h)、(311.3±12.5)L/(m2·h)、93.6%±1.1%、451.5L/(m2·h);另外,添加TiO2可能导致油水乳化液在膜表面不可逆阻力比例的增加,脱乙酰基改性CA纤维膜则可以降低膜自身阻力及增加可逆阻力的比例,提高CA纤维膜在油水分离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李楠  王晓东  黄伟 《现代化工》2022,(5):102-108
为实现乙醇作为燃料的高效利用,采用二次生长法制备出亲水性KAUST-8膜并将其对乙醇水溶液进行渗透汽化分离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BET)和热重等分析手段对KAUST-8晶体和膜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操作温度和进料质量分数下,KAUST-8膜对乙醇水溶液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渗透汽化的操作温度,总渗透通量从281.44 g/(m2·h)增加至929.16 g/(m2·h),分离因子从17.2降低至6.1。在同一渗透汽化温度(25℃)下,增大进料液中水的质量分数,水通量从124.2 g/(m2·h)增加到302 g/(m2·h),总通量逐渐升高至359.2 g/(m2·h),分离因子逐步从17.2提高至30.2。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钢铁行业综合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处理回用水厂外排废水。超滤预处理产水SDI15<3.5满足后续反渗透膜的深度处理进水要求。超滤在反洗周期40 min,反洗时间60 s的情况下运行稳定性良好。采用抗污染反渗透膜对废水电导率的脱除效果较理想,脱盐率大于99%,COD的去除率约65%,对硬度的脱除率达到100%,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反渗透的通量和脱盐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且完全满足设计循环水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