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东招远大河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财胜  匡俊  李碧乐  孙丰月 《黄金》2003,24(5):17-20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空间分布,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大河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揭示金矿在断裂构造产状变化部位、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与早期中性脉岩构成的圈闭部位等金矿化的富集规律。在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对大河金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2.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构造控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基础地质调查和化探方法,对金龙山金矿区成矿带构造、矿区构造、矿脉、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得出金龙山成矿带脉赋存规律为NE或NW向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与近EW向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交会,主矿脉呈NE向展布,矿脉延深大于延长,控矿构造以主断裂控矿为主、次级断裂控矿为辅。建立了NE向主构造控矿模式:左行走滑构造带在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金矿脉及其上部的汞锑矿脉发育在断裂带中,形成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控矿断裂旁侧层间剪切带中形成层间剪切带型金矿化体。锡铜沟—金龙山成矿带分布着4个应变中心,目前仅东坪—两河应变中心未发现任何矿床(仅有铅锌矿点),所以该应变中心将是下一步找矿的远景区。北侧的镇安—龙王沟和锡铜沟—铁厂构造变形带中同时存在强变形带及弱变形域,这2条变形带也是重点成矿区域,可作为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甘肃徽县桃园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斗 《黄金》2005,26(2):16-18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的形成,控制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桃园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揭示该矿床在断裂构造变异部位、主断裂上盘次级构造特定部位、线形环形断裂构造与中基性岩体叠加形成的容矿圈闭部位通过主断裂导矿次级断裂容矿方式形成金矿化等富集规律。在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桃园金矿床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汪建宇  贾大成  高文  徐爱军  任德奎 《黄金》2011,32(10):23-26
五凤金矿床是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的主要因素.百草沟-金苍北东东向深断裂带与北西向小延吉河和朝阳河断裂的组合控制火山盆地的产生,为主要的导岩、导矿构造,小延吉河和朝阳河两条断裂的次级北东和北西向断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断...  相似文献   

5.
崔才  李安杰 《黄金》1999,20(1):8-12
通过对赤峰柴胡栏子金矿王府矿区构造控矿规律的深入研究,探讨了断裂构造对控矿规律的作用,对该金矿床进行钻探与坑探找矿成果作一评价,并认为该矿区找矿远景仍然乐观。  相似文献   

6.
金山矿区有3个金矿床,矿体产于褶皱翼部或核部,构造控矿作用十分明显,对矿(化)体空间分布、矿化富集等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有3种类型:层间断裂裂隙构造、切层断裂裂隙构造、成矿期后的断层裂隙构造。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着以充填地质作用形成的石英脉型矿体;层间断裂构造两侧并与之平行的层间裂隙构造、切层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着以交代地质作用形成的微细粒浸染型矿体;两组断裂裂隙交叉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建立的构造控矿模式表明,矿区控矿构造由褶皱构造与岩体侵位构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7.
李金奎  孙希端 《黄金》1998,19(5):15-17
论述了罗山金矿床断裂构造与金成矿关系,将控制金矿产出的控矿构造按其规模和作用分成四级,并将矿区内构造控矿按其控矿规律发成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林长慧 《甘肃冶金》2017,39(4):36-41
在热水矿区,不同级别和序次的构造表现出分级控矿的特征,矿体的位置、形态、产状则取决于北西向断裂、南北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分析金矿化与构造演化相关的矿化类型、矿化形式、成矿阶段、富集特点、蚀变特征等,表明了北西向断裂与金矿化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9.
雪峰山中段控矿构造特征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光  舒玲  符海华  宋维国 《黄金》2003,24(5):8-12
雪峰山中段处于扬子微板块与华南褶皱系过渡地带,是近年确立的湖南找金的重点区域。区内NE向深大断裂构造以导矿为主,局部容矿,并总体控制各成矿带分布,次级NW向构造则以容矿为主,并与NE向次级构造复合控制金矿床、矿体的产出,充分显示了构造控矿的层次性和规律性。本文认真分析了控矿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不同构造层次分别对矿带、矿床、矿体和富矿柱的控制作用,是控矿构造规律方面的一次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向东  刘纲 《黄金》2010,31(12):9-14
哈达门沟金矿区构造格架由乌拉山复式背斜、山前大断裂、控岩断裂、控矿断裂及成矿后断裂等五大构造系统组成,矿床属山前大断裂引导产生的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矿脉受山前大断裂活动派生的次级构造和变质岩片理、不同岩性界面等构造薄弱面联合控制,在空间上具有南北成带、斜列和等距性分布规律,矿化则具有分段富集、向东侧伏、西高东低和上金下钼等特点。据上述成矿规律,在全区圈定3个找矿远景区,定位预测了山前钾化带和13号脉等矿脉深部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中部地区金矿床控矿构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一鸿  张业明 《黄金》1993,14(2):5-9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万年县虎家尖银金矿区的控矿构造、构造形变的特征等。认为该矿床银金矿化与构造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甘肃岷县寨上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的路线调查和详细的矿区地质填图,认为寨上金矿区构造格架是由区域性断裂(F1、F10)、主干断裂(F3、F5、轴面断裂、F8、F9)、容矿断裂(矿脉)三者围绕扎麻树背斜核部形成一个规模逐渐降低的断裂构造成矿系统。成矿前为左旋压扭性应力场,背斜发生二次变形,同时配套形成主干断裂和左行斜列分布的容矿断裂;成矿期为右旋张扭性应力场,形成右行斜列矿体和单个矿体向西侧伏。依据构造控矿特征对矿区和外围下一步的找矿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浅议焦家金矿田构造控矿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家金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在焦家金矿田内,岩体的接触带控制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控制着金矿床的产出.断裂的产状变化、展布规律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富集规律.受主控矿断裂的控制,矿床表现有等间距性;受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表现有等间距性、斜列性、侧伏性、侧列性等规律.据此,推测焦家金矿田的北段和南段仍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胶东牟乳成矿带板块碰撞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牟乳成矿带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控矿构造为一系列近似平行且等间距的NNE向的断层.对胶东胶莱盆地、东西向构造、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核杂岩区的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杂岩区的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胶东胶莱盆地、东西向断裂、牟乳成矿带及其西部变质核杂岩区金...  相似文献   

16.
金窝子金矿床位于新—甘边界地区哈密市境内,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断裂构造是矿床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NS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是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具体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产状以及成矿元素的分布。断裂构造的脉动性活动则控制了成矿多阶段性。并指出了矿化富集和工业矿体就位的有利部位,以期对矿山下一步探矿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青城子矿田位于辽吉裂谷中部,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北翼,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自20世纪以来青城子矿区先后发现了白云、高家堡子等10多处金矿床,是国内比较知名的金矿田,然而关于该金矿的成因到目前仍然是很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为了确定推覆构造与控矿作用的关系,从推覆构造变形的角度对金矿成因加以探讨。根据金矿的形态、与推覆构造变形的关系和与岩浆热液蚀变的关系,构建了韧性变形—热液改造成矿模式,且把金矿的成矿类型分为2类:(1)发育于剪切带中,受剪切变形和热液叠加改造综合作用的矿床;(2)发育于次级断层交会处或地层接触带,受断层和热液控制的矿床。  相似文献   

18.
北金山金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碧口群和古生界中泥盆统三河口组,其中,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是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金矿关系密切。矿区断裂发育,主要有NEE、NWW和NE向3组,其中NEE向断裂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为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岩浆活动较弱,仅见岩脉零星出露。矿区内1∶5万金、银、铜、铅、锌、砷和锑异常发育。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北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北金山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金厂金矿床产于岩浆岩内部,主要的矿(脉)体类型有角砾岩型、岩浆穹隆裂控型,各类矿(脉)体在形态、产状、容矿构造特征、矿石类型、矿化特征和蚀变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区分特征。NE、NW、近EW、近SN向断裂是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环状断裂、放射状裂隙和角砾岩构造是主要容矿构造。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断裂构造为NW向断裂和NE向断裂,相应的控制了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的侵入。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侵入时,在早期岩浆岩中的断裂交汇部位形成了侵入角砾岩型矿体,在断裂交汇与燕山晚期岩体接触带部位形成了塌陷角砾岩型矿体;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穹隆构造控制了环状、放射状矿脉。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寻找穹隆构造南西部环状、放射状矿体,穹隆内部深部隐伏的环状、放射状矿体;燕山晚期侵入体接触带与断裂构造交汇部位角砾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20.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明显受小江深断裂与普渡河深断裂之间的NWW-近EW和NE向构造控制。目前该矿山深部找矿前景不明朗,亟需探寻新的找矿思路和方法来实现新的找矿突破。本研究利用构造带中金属元素组合晕特征,进行隐伏矿体的预测。通过开展矿床构造精细解析,认为NWW-近EW向右行张扭性—扭张性控矿断裂(F15、F1等)与NW向张性—右行张(扭)性断裂及其次级褶皱组合形成的“负花状构造”,直接控制着矿床和矿体(脉)展布,均为同一应力场作用下的北东构造带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基于1 944 m中段1∶1 000构造地球化学填图,绘制了Pb、Zn成矿元素组合(F2)和Pb、Zn单元素异常综合图,发现综合异常均沿NW-SE向展布,与已知矿体产状和主控断裂产状基本一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异常特征,圈定了Ⅰ号、Ⅱ号和Ⅲ号重点找矿靶区。该研究成果为大梁子铅锌矿深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同类型矿床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