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婷婷  梁云 《山西建筑》2007,33(12):91-92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粒料桩加固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根据试验的粒料桩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析了粒料桩加固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分担比,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由于软土层粒料桩成桩能力较差,软土层的桩土应力分担比明显小于规范对应推荐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上海软土中某工程大面积地面堆载对地基变形要求严格的实例,阐明了软土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加固的技术要求.提供了该工程地基处理的多方案比选、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力计算,分析了不同承压板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结果.工程实践证明,软土地区采用CFG桩加固地基取得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法主要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等软弱地基加固。对于沼泽软土路基,国内少有采用搅拌桩加固的经验,本文在分析了沼泽软土工程特性的基础上,对吉林某地方铁路沼泽软土路基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法进行设计计算,结合室内外试验与现场检测结果,说明只要选取合适的外掺剂,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搅拌桩复合地基对于沼泽软土路基的加固效果是显著的,对类似的工程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压喷射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喷射搅拌法(JACSMAN)兼具旋喷和搅拌加固方法的优点,是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技术,本文通过3组室外静载试验和4组室内桩芯抗压试验,研究低压喷射搅拌水泥土桩的强度特性,并探讨了低压叶射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公式中分项系数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在天津荣程钢铁有限公司煤气柜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刚柔性复合地基加固机理适用条件和设计思路、方法。该工程完工后,通过近5年的使用和沉降观测,证明刚柔性复合地基在该工程地基加固中是成功的。得出刚柔性复合地基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以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冯瑞 《山西建筑》2006,32(20):101-102
分析了粉喷桩加固软土的机理,从粉喷桩的设计参数、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试验结果介绍了粉喷桩在工程实例中的具体应用,表明了粉喷桩加固软土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7.
梁锦清 《建筑安全》2002,17(2):36-37
复合地基不仅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缩短沉降时间,增加稳定性,而且能改善地基抗液化和抗湿陷的性能。随着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今后采用复合地基基础的工程越来越多,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的工作也将越来越多。下面介绍根据国家行业标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并参照国家行业标准《软土地基深层搅拌桩加固技术规程》(YBJ225-9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方法,结合顺德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方法,供同行参考。1.复合地基试验压板的选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压板…  相似文献   

8.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介绍了利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给出其设计过程,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和试验分析,说明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是有效的、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管桩加固软土路基的工作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桩加固软土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土路基的加固形式,是一种柔性基础下刚性垫层的复合地基,与承台下柔性垫层复合地基存在较大差异,在设计中存在对其工作性状认识不清的情况。鉴于这样一种情况,对管桩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及其组成和协同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并针对某高速公路管桩加固软土路段的一个断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褥垫层设置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路堤填土下复合地基的褥垫层设置与承台基础下垫层设置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粉喷柱复合地基加固淤泥软土路基在深圳宝安新中心区得到较广泛应用,本文以该区的工程实例为依据,对粉喷柱复合地基模量进行了实用性探讨。本文根据静载试验曲线,以复合地基弹塑性变形机理为理论基础,给出了计算机喷桩复合地基模量的一种新方法,同时与粉喷柱复合地基模量和加权平均法和分层总和当量值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中,本文在对比分步总和法和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结果的基础上,就压板效应以及  相似文献   

11.
Fish inhabiting polluted estuaries are highly exposed to severe stress characterized by an oxidant-antioxidant imbalanc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use of stress parameters such as adenosine triphosphate/adenosine diphosphate (ATP/ADP) ratio,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ψm) and total protein expression patterns as biomarkers against oxidant exposures in hepatocytes of Mugil cephalus living in either a contaminated (Test; Ennore) or uncontaminated (Control; Kovalam) estuary. Earlier, the pollutant stress impact was determined through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 The ATP/ADP ratio was measure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ψm by fluorescent probe 5, 5′, 6, 6′-tetrachloro-1, 1′, 3, 3′-tetraethyl benzimidazolcarbocyanine iodide (JC-1) dye and total protein expression patterns by protein profiling. The preponderance of stress impact was confirmed through microscopy studies that featured cytological alterations, disturbances i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in the cell organelles at the ultrastructural levels. Hepatocytes of test fish demonstrated a decrease in ATP and an increase in ADP and thereby alteration in ATP/ADP ratio (p < 0.05; 20.75%). A significant disturbance (p < 0.05; 26.57%) in ?ψm with a ratio of J-aggregates/JC-1 monomer of 1 was observed for test fish hepatocyte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with a J-aggregates/JC-1 monomer ratio of 1.5.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also revealed enhanced induction of both low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s in test fish hepatocyte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use of these parameters as the highly sensitive biomarkers in response to contaminant exposure compared to the routinely used antioxidant and oxidant stress parameters in biomonitoring programs. Among the measured parameters, the determination of ?ψm may be suggested as a novel candidate as a biomarker because of its greater specificity and rapid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pollutant exposures.  相似文献   

12.
牛新平 《山西建筑》2009,35(10):169-170
从检测机理、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快速检验水泥强度的高温净浆法,指出高温净浆法检验水泥强度时间短,费用低,检验结果可靠,可满足施工企业工程进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应变法模拟Q-s曲线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某静压桩工程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高应变动力试验结果,结合其桩身材料特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性状的分析,对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误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高应变动测计算的Q-s曲线和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相比,在荷载较小时高应变动测计算的沉降较大,在荷载较大时高应变动测的沉降较小。高应变试验模拟计算结果与静载结果的不同,与其测试分析中采用的桩身材料和土阻力的数学模型有关。高应变动测分析时假定桩身是弹性的,但实际桩身混凝土是非线性的,使得高应变动测模拟计算的Q-s曲线产生了一定的误差;而高应变动测分析中土静阻力弹塑性的假定与实际土阻力发挥性状的不同,以及高应变测试时桩产生的位移较小,是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误差的主要原因,在采用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研究拱坝整体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采用250∶1的模型比例尺对有基础处理的大岗山拱坝进行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通过小块体砌筑技术模拟裂隙岩体的变形和强度、坝基不连续结构面以及坝基处理措施;通过油压千斤顶加载系统施加坝面水荷载;采用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及时、高效地测量坝面应变、坝基岩体外部位移和内部相对位移,并自动存储数据。采用超载水容重法进行超载破坏试验,得到拱坝坝体位移和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坝体和坝基岩体的开裂破坏过程。采用3个特征超载安全系数K1,K2和K3对大岗山拱坝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基于变形加固理论的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表明,大岗山拱坝整体稳定性较高,并得到对拱坝–坝基整体稳定起控制性作用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高应变检测技术的原理,重点论述了使用冲击锤体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测力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优势,并结合工程实例予以证明.指出了正确运用高应变检测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提出了高应变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新型气体灭火剂在工程应用中的安全性,探究其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开展了新型气体灭火剂(HFO-1336mzz、FK-5-1-12、HFO-1233 zd)与气体灭火系统典型部件金属材料(HPb59-1、Q235、37 Mn、20#、304)的相容性试验分析。试验过程结合灭火系统实际应用工况,采用常温常压下全浸泡、常温常压下半浸泡和高压高低温交变浸泡方法分别进行相容性试验分析,得到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所选灭火剂和金属材料的相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7.
基桩动测的体会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军  苏键 《岩土工程界》2000,3(8):18-20,46
介绍了高应变、低应变动测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体会,探讨两种动测方法各自的优点、局限性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坝基破碎岩体高压渗透变形原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挤压破碎带岩体的渗透变形特性,针对坝基破碎岩体空间分布特点,研究适合于渗透变形试验的现场压水试验系统和压水试验方法,提出坝基岩体渗透变形的原位高压试验方法。本研究最大特点是采用对观测孔内的水质取样分析和钻孔电视录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来研究原位渗透变形特征,并提出确定临界水力坡降的基本判据。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原位渗透变形高压压水试验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破碎岩体实际环境状态,原位渗透变形试验获得的临界水力坡降较室内试验成果更真实合理。  相似文献   

19.
桥梁桩基础缺陷复合检测及其加固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桥长333.45m,河岸边基础采用32根钻孔灌注桩,这些工程桩施工完成后,根据桩基规范要求,先采用低应变动测法全部进行检测,再进行静载荷试验法、钻探取芯法检测所选3根桩,发现个别桩基存在承载力不足和桩身某些部位胶结差等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桩基动测、静载荷试验、钻探取出3种复合检测结果以及现场的施工记录资料,找出产生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和桩身缺陷具体部位,然后参照有关资料并结合工程经验,对缺陷桩基提出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桩体、胶结不良部位和高压喷射法清除桩底沉渣及时回灌混凝土等处理方法。对加固后的桩再进行低应变动测法、静载荷试验法等方法检测,并与第一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加固后的桩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