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詹华  邹英  周凯  胡智评  许云波  肖洋洋 《轧钢》2017,34(3):69-73
采用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中缓冷及过时效温度对DP980冷轧高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拉伸试验机进行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缓冷温度降低有利于新生铁素体及富碳岛状马氏体的生成,且实验钢屈服强度基本不变,抗拉强度先下降后升高,伸长率逐渐上升。缓冷温度为650 ℃时,强塑积(PSE)达到最大值15.55 GPa·%。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实验钢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略有下降,断后伸长率显著升高。工业试制HC550/980DP成品的屈服强度不小于570 MPa,抗拉强度不小于1 080 MPa,伸长率不小于7%,达到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980 MPa级连续退火双相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以及拉伸试验对双相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DP980钢的退火组织主要由铁素体、马氏体岛和少量的贝氏体组成,马氏体岛附近的位错密度较高。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DP980钢的抗拉强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趋势一致,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DP980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降低幅度较小,伸长率上升,但变化不明显,说明通过调整过时效温度来调控其力学性能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分析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中均热温度、缓冷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DP980钢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DP980钢组织中马氏体含量逐渐增加,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和抗拉强度也随之提高,经分析选取780 ℃为最优均热温度。研究缓冷温度对DP980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连退产线设备控制能力,选取670 ℃为最优缓冷温度。此外,过时效温度对DP980钢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具有较大调整幅度,能够显著降低其屈强比,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DP980钢组织中马氏体含量基本不变并伴有少量的碳化物析出,能够降低马氏体的强度即改善双相钢塑性。最终确定均热温度780 ℃、缓冷温度670 ℃和过时效温度320 ℃的最优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Vatron奥钢联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一种980 MPa级冷轧双相钢连续退火过程,采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连续退火工艺中均热温度、缓冷温度、过时效温度和带速对双相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均热温度为820、840和860℃时,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组织中铁素体的比例不断下降,屈服强度不断提高。当均热温度提高到860℃时,组织中出现了一定量的贝氏体,抗拉强度达到了最低值1020 MPa;缓冷温度能够改变马氏体体积分数进而影响双相钢的性能;当过时效温度为250、270、290、310和330℃时,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发生软化的程度不断加剧,抗拉强度不断降低,断后伸长率不断升高,过时效温度升高到310℃以上时,马氏体分解加剧同时析出更多第二相,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综合不同退火工艺下的冷轧双相钢的性能调控,最终确定均热温度840℃、缓冷温度680℃、过时效温度250℃和带速120 m/min为最佳的工艺参数,强塑积达到了最大值15.6 GPa·%。  相似文献   

5.
高洪刚  康海军 《轧钢》2018,35(2):42-44
在工业试生产冷轧烘烤硬化钢过程中,改变关键退火工艺参数,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升高,试验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降低;r值、BH值、伸长率明显增加,成品晶粒尺寸逐渐增大,{111}织构增强。随缓冷温度升高,试验钢BH值明显增加,但缓冷温度对其他性能指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宋丹丹  杨涛 《铸造技术》2015,(1):108-110
以用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退火工艺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IF钢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断后伸长率和屈强比逐渐升高。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IF钢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热处理对汽车用DP590双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双相钢组织中马氏体岛平均等效圆直径和面积分数增加,当退火温度820℃时,平均等效圆直径和面积百分数分别达到1.82μm和19.21%;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双相钢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屈服强度逐渐增加,最佳退火温度为800℃,此时抗拉强度为642 MPa,屈服强度为326 MPa,伸长率为21.9%。DP590双相钢最佳时效处理制度为320℃保温10min,此时抗拉强度为644MPa,屈服强度为331 MPa,伸长率为24.5%。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780 MPa级冷轧高强双相钢的生产工艺参数,利用DIL805A膨胀仪测定了试验钢的相变点,绘制了不同冷速下的CCT曲线;采用连续退火模拟机进行了连续退火试验,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逐渐升高,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断后伸长率则先减小后增加。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降低,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变化不大。当过时效温度高于300℃后,淬火马氏体开始分解,回火马氏体比例增多,导致试验钢的抗拉强度显著降低。试验钢在800℃退火、280℃过时效后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为787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21. 5%,屈强比仅为0. 48。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试制了1000 MPa级连续退火双相钢,利用光学显微镜、SEM、TEM以及拉伸试验对双相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保温温度830℃,保温时间60 s,快冷至过时效温度240℃,过时效时间240 s,可以得到屈服强度535 MPa、抗拉强度1145 MPa、屈强比0.47、伸长率13%,具有较好综合性能的高强双相钢;抗拉强度随过时效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屈服强度、伸长率和屈强比呈上升趋势,在过时效温度为360℃时,出现屈服平台。  相似文献   

10.
采用SEM与TEM等方法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和时效温度对C-Si-Mn-Nb系超高强冷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经冷轧退火后,综合力学性能改善,屈服平台消失.退火温度从780℃升高到820℃,带状组织逐渐消失,马氏体硬度下降,双相钢强度降低,伸长率提高;850℃退火时,铁素体体积分数的显著降低,部分马氏体内部条状形貌的出现及非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导致各项力学性能明显下降.过时效温度从270℃升到330℃,马氏体岛分解,颗粒状析出相与非马氏体组织增多,导致抗拉强度降低,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升高;360℃时形成板条贝氏体组织恶化了综合力学性能.试验钢经820℃退火,300 ~330℃之间过时效,获得抗拉强度大于1020 MPa,伸长率大于16%的最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张娟 《现代焊接》2013,(3):55-55,58
压力容器焊接过程中,异种钢焊接是不容易的,缺陷往往出现在异种材料焊接上,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阐明了低合金高强度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为日后其他的异种材料焊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球扁钢、L型钢生产效率及成材率偏低的问题,从球扁钢、L型钢生产线设备选型与布置、轧件断面冷却不均、冷床预弯等方面围绕球扁钢、L型钢的长尺生产进行了技术分析。采用推钢式加热炉取代步进式加热炉、BD1+BD2+3机架水平连轧的布置形式、终轧后设置喷雾嘴对内侧表面进行强制冷却以及增加冷床预弯功能,可有效解决球扁钢、L型钢的长尺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3.
A technique, now being used to cast steel railway wheels, is undergoing pilot-plant operations designed to test its applicability to cast semi-rolled steel shapes.  相似文献   

14.
15.
昆钢60钢的开发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陈寿红 《连铸》2009,(2):28-30
介绍了60钢开发、生产中的冶炼、轧制工艺控制情况,确立了生产工艺路线,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钢结硬质合金-铸钢镶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钢结硬质合金-铸钢镶铸工艺.通过对镶铸试样结合区的宏观观察和微观组织分析与硬度检测,论述了复合铸造的机理与结合区新相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朱敬华 《轧钢》2006,23(5):66-68
简要介绍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线材厂的生产设备概况;为在普碳钢生产线上生产轴承钢、阀门钢线材,通过合理控制加热、轧制、控制冷却工艺,不仅使设备运行稳定,而且满足了用户对产品的外形尺寸、性能等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轧钢信息     
《轧钢》2005,22(4)
马钢将建热带轧机马鞍山钢铁公司已向施罗曼德马克公司订购一套热带轧机。新轧机的轧制宽度为2130mm,年产能力550万t。在此项工程中施罗曼德马克公司将提供所有的机械设备和一部分自动化设备,包括定宽压力机、2架四辊可逆轧机、1套7机架精轧机和3台卷取机,以及断面形状和板形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新轧机将于2007年春季投产。陆岩摘自《MPT Internation-al》2005,(2)湘钢新建厚板轧机华菱钢铁集团公司下属的湘潭钢铁公司原是一家生产线棒材的企业,目前该公司正准备引进生产中厚板的设备,从而进入扁平材生产领域。该工程始于2004年2月,分2期…  相似文献   

20.
Free-machining steel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U.S. steel industry—over two million tons per year have been consumed during peak periods.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total cost of machining alone is estimated at $125 billion.1 Thus, any improvement in a steel’s machinability will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cost of manufacture. Not surprisingly, free-machining steels and machinability are areas to which recent insights are being appli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better produ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chinability,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methods for improving machinability, and ways of improving free-machining ste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