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光团  赵锋  陆柱 《净水技术》2004,23(2):10-12
以乙酸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合成了新型水处理杀生剂——过氧乙酸.并考察了过氧乙酸的贮存稳定性及稳定剂8-羟基喹啉的影响。通过细菌测试瓶法测细菌总数,研究了过氧乙酸杀生效果与投加浓度、pH值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氧乙酸作为水处理剂具有杀生速度快、杀生效果好的特点,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杀生剂。  相似文献   

2.
探讨TPEG6000/(NH4)2SO4双水相直接提取烟草中的烟碱和茄尼醇。研究烟草在不同的提取时间、不同温度、不同pH值等条件下双水相体系对烟叶中烟碱和茄尼醇的提取率。研究发现,烟草的加入量0.8g,(NH4)2SO4的质量分数为16.7%,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40℃,pH为7时,烟碱的提取率为3.65%,茄尼醇的提取率为2.11%。  相似文献   

3.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复合引发体系和绝热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在水溶液体系中合成磺化聚丙烯酰胺(SPAM),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单体配比、引发剂配比、pH值、聚合起始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确定SPAM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10%、引发剂质量分数0,15%、AMPS与AM质量比1.0:1、偶氮二异丁腈(AIBN)与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比4:1、pH值6、聚合起始反应温度4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SPAM的分子量为6.13×10^6,其耐温抗盐性能明显优于采用单-氧化还原引发剂制备的SPAM及工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量7×10^6)。  相似文献   

4.
吴红梅  郭宇 《天津化工》2013,27(1):46-48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活性炭吸附苯酚的效果,确定了活性炭用量、振荡时间、温度、pH值对模拟含酚废水中苯酚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用量1.6g,振荡时间30min,温度30℃,pH值为6的条件下,对50mL质量浓度为60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TiO02光催化剂处理再生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2为催化剂,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再生造纸废水。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光照时间及废水pH值等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2h,pH=8.0,TiO2用量为2.0g/L,H2O2量(体积分数)0.6%,光照时间4h的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6.
张玉  刘福胜  于世涛 《应用化工》2013,(10):1858-1862
以丙烯酰胺(AM)、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钠(AANa)为原料,采用光辅助引发技术,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AANa)。考察了引发体系、引发剂总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单体质量分数、溶液pH值、EDTA·2Na用量、m(DMAEMA)∶m(NaHSO3)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及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体系VA-044/(NH4)2S2O8/NaHSO3/DMAEMA,引发剂质量分数0.018 0%,引发温度40℃,单体质量分数40%,pH值6.0,络合剂EDTA·2Na质量分数0.002 0%,m(DMAEMA)∶m(NaHSO3)=3∶5的条件下,得到的聚合物特性黏数为9.81 dL/g,溶解时间98 min。  相似文献   

7.
利用戊二醛对螺旋藻进行交联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吸附Cr6+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戊二醛改性螺旋藻吸附Cr6+的改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改性藻吸附Cr6+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戊二醛质量分数〉初始pH值〉改性时间〉藻类投加量,最佳试验条件为:戊二醛质量分数为6%,初始pH值为1,藻类投加量为0.5 g,改性时间为4 h。对原藻和改性后的藻吸附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下对于100 mL Cr6+的质量浓度为80 mg/L的溶液,在藻的投加量为0.4 g、pH值为3时吸附效果最好。原藻和改性藻的Langmuir动力学方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到7 889.5、14 424.5μg/g。  相似文献   

8.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P(DMC—AM)共聚物。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乳化剂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单体质量分数、pH值、油水比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质量分数7.3%、引发剂质量分数200×10^-6、单体质量分数45%、pH值3.0、油水比1:2及反应时间4h,在上述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特性黏数可达7.617dL/g。采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粒度分布仪对粒子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反相乳液粒子的形貌。  相似文献   

9.
从煤焦油洗油中提取高纯度喹啉和异喹啉,考察了萃取剂及其质量分数、pH值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萃取剂为硫酸氢铵,硫酸氢铵质量分数为20%,pH值0.8~1.0,喹啉和异喹啉的提取率大于75%。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氧化还原剂和偶氮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研究了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偶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H值、单体质量分数等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0.015%、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0.7、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0.012 5%、引发温度25℃、pH值6.0、单体质量分数45%,在上述条件下,产物特性粘数为12.370 8 dL/g。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1.
利用戊二醛对螺旋藻进行交联改性制备新型吸附剂吸附Cr6+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戊二醛改性螺旋藻吸附Cr6+的改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改性藻吸附Cr6+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戊二醛质量分数>初始pH值>改性时间>藻类投加量,最佳试验条件为:戊二醛质量分数为6%,初始pH值为1,藻类投加量为0.5 g,改性时间为4 h。对原藻和改性后的藻吸附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下对于100 mL Cr6+的质量浓度为80 mg/L的溶液,在藻的投加量为0.4 g、pH值为3时吸附效果最好。原藻和改性藻的Langmuir动力学方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到7 889.5、14 424.5μg/g。  相似文献   

12.
PEG-(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法提取壳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直接从Bacillussp.LS发酵液上清液中分离壳聚糖酶。研究了体系中PEG分子量、PEG质量分数、(NH4)2SO4质量分数、NaCl质量分数和pH值对壳聚糖酶分配系数及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双水相萃取最佳条件为:PEG600 20%、(NH4)2SO420%、NaCl 0.1%、pH值6.0,在此条件下壳聚糖酶分配系数达5.91,萃取率达88.7%。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污泥蛋白液的恶臭问题,以茶多酚、β-环糊精为药剂,对污泥蛋白液进行了除臭研究,并应用化学分析法及感官评定法考察了药剂添加量、蛋白液体积分数、温度、作用时间和pH值对蛋白液恶臭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SDS-PAGE对处理后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分析,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泥蛋白液脱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多酚0.4 g、β-环糊精0.8 g、蛋白液体积分数20%、温度50℃、作用时间30 min、pH=10,在此条件下污泥蛋白液的臭评分数可达4.1,相对分子质量介于25.687×103—410.68×103之间,已消除了恶臭问题,得到的蛋白液在发泡性能上也得到了改善。因此,该方案具有应用可行性,同时通过成本估算,表明该方案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黄铜化学镀锡及其形貌变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黄铜化学镀锡工艺过程中氯化亚锡和次磷酸钠的质量浓度、pH值、温度以及时间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获得较好的工艺参数如下:氯化亚锡10 g/L,硫脲30 g/L,次磷酸钠5 g/L,pH值2,60℃,4 min,在此条件下获得纯锡镀层.简要分析了不同时间下黄铜表面形貌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寻求瘤胃纤维素降解菌群NLH151与丁醇菌zr11共生发酵麸皮生产丁醇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接种方式、共培养温度、pH值等因素对纤维素降解率及丁醇生产能力的影响,得出了2种菌最佳共生培养的发酵条件。共生发酵时,麸皮质量浓度为20 g/L,共培养温度为33℃,pH值为6.0—6.5,瘤胃菌NLH151与丁醇菌zr11的接种量(体积分数)分别控制在15%和8%,瘤胃菌接入24 h后接入丁醇菌,共发酵48 h,总溶剂质量浓度可达到10.33 g/L,其中丁醇为7.8 g/L。该研究为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新能源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酸值山苍籽核仁油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高酸值山苍籽核仁油(LCKO)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生物柴油(BD),即先用固体酸SO42-/ZrO2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降低酸值,再用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NaOH催化进行酯交换反应。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质量分数4%的SO42-/ZrO2,醇油摩尔比10∶1,温度68℃,反应时间4h。原油酸值降到2.52mg/g;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温度25℃,质量分数0.5%的CTMAB,1%的NaOH,醇油摩尔比6∶1,反应15min。原油酯交换率达到97.6%。此工艺无酸化废水排放,不需耐酸设备,所需时间短,能耗少,成本低。以山苍籽核仁油为原料合成生物柴油,致力于找到一条经济的、绿色的生物柴油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7.
采用UV-Fenton法对液体推进剂偏二甲肼(UDMH)废水进行了氧化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初始质量浓度为400mg/L的UDMH废水,当质量分数30%H2O2投加量为10.2g/L,pH值为3.5,FeSO4·7H2O投加量为1.26g/L,反应时间为45min时,UDMH降解率达到99%,化学需氧量(COD)最终去除率达到95.8%。并对反应动力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建兵  王世兵 《河南化工》2014,31(12):33-36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胺(AM)为聚合单体,以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聚合得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考察了聚合单体的质量分数、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p H等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CPAM的较优聚合条件是:聚合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5%,引发剂0.3%,反应温度80℃,p H值为7,反应时间为3 h,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91×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