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健如  刘洪池 《中国电梯》2003,14(11):15-17
采用多主结构方式设计节点控制器,实现电梯信号在机房,轿厢,各层站之间的通信。可适用于控制107层以下的电梯,并便于远程监控和群控信号的传递和连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CANopen高层应用层协议及组成,分析了星形、环形电梯群控构建模式的缺点,提出了基于CANopen高层应用层协议电梯群控系统构建思路,并阐述了电梯主控制器、内召、外召采集器的硬件.以及系统通讯流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电梯群控系统是将数台电梯统一管理,根据建筑物中的交通状况和相应的服务要求,提高运行性能的控制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群控系统功能,设计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建立了电梯群控系统仿真平台。硬件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各电梯之间采用CAN总线通信。采用细胞自动机理论建立了电梯群控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串行通信方式(CAN总线形式)的电梯楼层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详细说明了呼梯控制器、轿厢控制器、主控制器等模块的原理与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CAN总线多主结构方式,把机房、轿厢、各层站作为总线上的节点,以P8XC592单片机和PCA82C250总线收发器为主体构成节点控制器,实现电梯控制信号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6.
智能大厦中的电梯群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华  孙德堡 《电梯工业》2002,3(1):27-29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楼宇智能化程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层建筑中都安装了多部电梯。由于PLC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对电梯的现场控制。但是以PLC为控制器的电梯群也有不足之处,如系统人机交互性差、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现场情况等。这就需要采用一套PC-PLC监控管理系统,在此系统中,其核心问题是PC(上位机)与PLC(下位机)之间的通信,本文以三菱FX系列PLC为例,介绍如何用VB实现它与上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在高层建筑物的大规模建设,其对电梯性能和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一栋楼的多台电梯实行群控控制系统。继电器一接触器的控制系统和集选PLC控制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或是已根本不可能满足高层建筑物对多台电梯实行群控控制系统的要求。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控制系统技术在不断地更  相似文献   

8.
尹玉琴 《中国电梯》2014,(18):40-41
1 目的层群控的介绍 电梯群控系统的控制策略需要越来越多的派梯信息对电梯系统进行派梯控制,以使电梯系统达到更优的性能指标,进一步满足电梯系统管理者以及乘客的需求。1997年,迅达电梯公司采用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了“电梯乘客目的层客流管理系统”,该电梯系统的选层信号盘改在电梯轿厢外的候梯厅内,乘客在候梯厅通过楼层按钮盘选择自己要前往的目的楼层,电梯管理系统将所有选定的内呼信号进行存储并统一进行派梯规划,群控派梯中心得到派梯结果后,在选层盘或显示系统中给出信号通知客人到该指定梯等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OPC的电梯群控系统的设计。电梯群控系统硬件部分以FPGA为核心,信息通信采用CAN总线通讯方式。而软件部分则运用C语言和VHDL语言编程方式完成,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便于软件修改和提高电梯群控系统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沈辉忠 《中国电梯》2004,15(19):56-56
基于RTOS的网络化SmartCom.net控制系统项目是由上海新时达电气有限公司自行开发、设计的新一代CAN总线串行通信电梯专用控制系统,其结构见图1,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电梯智能群控系统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梯是高楼大厦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为了提高电梯服务的性能,采用优质的电梯群控系统统一管理电梯运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电梯群控系统的起源和现状,着重对智能群控技术发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对部分电梯公司的群控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最后对群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朱德文 《中国电梯》2014,(3):5-8,17
摘要:环型电梯群控运行防止碰撞和轿厢横向移动的设计是其系统研制的关键环节。在这里,给出了防止运行碰撞的环型电梯群控系统的结构.设计技术条件,轿厢可以反向运行的设计步骤,以及轿厢纵向运行的计算式,为该系统防止运行碰撞设计和提高输送效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群控调度效率.通过改进电梯外呼信号源.使电梯外呼信号内选化.从而使乘客要达到的目标层信号提前进入控制器。在乘客未进入轿厢前完成派梯.按照最优控制调度原则分派电梯接送乘客.采用智能控制调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通过与普通外呼信号的群控电梯对比分析.仿真模拟运行实验表明.平均候梯时间减少.群控调度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周友仁 《中国电梯》2004,15(17):17-19
三菱的∑AI-2200改变了传统的轿厢内登陆方式,而采用主候梯厅的目的层登记操作板。通过采用“预测调谐型的人工智能”和“去向预报系统”等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群控性能。为更好地了解系统的功能,我们对电梯的运载效能作了相应的数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文水 《中国电梯》2007,18(23):48-51
在分析CANopen协议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入了电梯领域的设备子协议CANopen lift协议.即DSP417协议,给出了基于CANopen lift协议的电梯控制系统方案。采用了双CANopen总线的电梯控制系统总线结构.CANopen总线1用于绝对值编码器和变频器通讯:CANopen总线2用于厅外召唤控制器和轿厢控制器的通讯。  相似文献   

16.
环型电梯群控系统调配设计是当前电梯群控系统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文中,给出了在候梯时间和输送时间具有最小值的原则下。调配轿厢设计的实施过程;派生电梯调配设计概念.原则及实施;在给定条件下.三轿厢环型运行随机情形的优化设计。这对于环型电梯群控系统优化设计和提高输送效率有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群保 《中国电梯》2007,18(17):56-59
在电梯的电气系统中.控制器大多采用可靠性高、运行速度快的微电脑控制器.拖动系统采用具有矢量控制的高性能变频器;我公司生产的XUJI-9000系列电梯的控制系统采用XJ—ICM—F智能型串行通讯电梯专用控制器,拖动系统采用具有闭环、矢量控制功能的FRENIC 5000VG7S型变频器。由于控制系统采用了直接停靠技术,故避免了电梯在平层过程中的爬行时间.  相似文献   

18.
杨离离  刘剑 《中国电梯》2004,15(13):39-43
分析了电梯群控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电梯群控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要性和它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挥讨,提出了建立一种具有较强兼容性的电梯群控系统虚拟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永利  杨华勇 《中国电梯》2000,11(10):28-30
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液压电梯的单征机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包括作为液压系统的速度控制器,对光电编码器脉冲进行计数并计算电梯轿厢速度,对测量的轿厢速度进行滤波,负责与电梯主控微机的通讯等。  相似文献   

20.
金晖 《中国电梯》2003,14(21):24-25
介绍一种使用现场总线技术构建的小区电梯集中监控系统.它利用微处理量的串/并行接口采集电梯信息,采用CAN总线串行通信技术,通过小区底层通信控制网络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