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硅烷接枝改性低密度聚乙烯(s-LDPE)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二氧化硅(MVQ/SiO2)混炼胶补强,尿素为物理发泡剂,采用溶析成孔法制备了开孔MVQ/s-LDPE/SiO2泡沫材料,系统研究了MVQ/s-LDPE共混比和尿素发泡剂用量对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泡沫材料孔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s-LDPE用量增加,MVQ/s-LDPE/SiO2泡沫材料的邵氏A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加,抗压缩变形能力增强,补强作用明显;随发泡剂用量增大,泡沫材料泡孔分布更加均匀,孔隙率增加,力学强度和抗压缩变形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相容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混炼胶为主要原料,加入自由基捕捉剂和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双辊上将各组分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平板硫化机将共混物硫化,制备出了LDPE/MVQ并用胶。本文重点研究了相容剂对LDPE/MVQ并用胶的力学性能和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相容剂可以改善并用胶中LDPE和MVQ的相容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过多相容剂会阻碍LDPE与MVO共硫化反应的进行,降低并用胶机械强度和热老化性能。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并用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及热老化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其用量为15hpr时并用胶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热处理的方式对铜/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进行微结构调控,并将电化学阻抗谱技术(EIS)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相结合,得到复合材料结构变化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处理会增大Cu/LDPE复合材料的结晶度。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Warburg阻抗大于热处理前的Warburg阻抗。复合材料结晶度越大,铜离子扩散越困难。  相似文献   

4.
炭黑/橡胶力敏复合材料压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炭黑/BR、炭黑/BR/NR和炭黑/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力敏复合材料,并对其压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炭黑/MVQ复合材料导电炭黑的逾渗阈值最小,压力敏感特性最强;随着压应力的增大,炭黑/BR、炭黑/BR/NR和炭黑/MVQ复合材料的压阻重复性依次下降。采用多乙烯基硅油和全硫化粉末BR,可改善炭黑/MVQ复合材料的压阻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氧化铝/MVQ导热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氧化铝/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导热复合材料,研究氧化铝导热网络结构和MVQ交联网络结构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铝导热网络开始形成至网络结构遍布整个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随氧化铝用量的增大而提高的幅度最大;MVQ交联密度对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影响不显著,但MVQ交联密度过小会导致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武卫莉 《橡胶工业》2009,56(11):665-669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团状模塑料(DMC)/白炭黑/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MC/白炭黑/MVQ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其优化配方为MVQ 100,DMC 70,白炭黑 30,氧化锌 5,硬脂酸 2,防老剂D 1,三氧化二铁 2,硫化剂DCP 6,硫黄 1,促进剂M 1;适宜的硫化条件为170 ℃/10 MPa×30 min.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DMC与MVQ的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颜莎妮  邹华  张立群  田明 《橡胶工业》2012,59(11):645-649
采用镀镍石墨(NCG)和镀镍碳纤维(NCF)并用填充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导电性能、导电稳定性、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NCG/MVQ复合材料相比,NCG/NCF/MVQ复合材料能以较小填料用量达到相同的体积电阻率,且物理性能更好;NCG/NCF/MVQ复合材料的导电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支化技术对有机蒙脱土(OMMT)进行改性制备超支化有机蒙脱土(HOMMT),并制备HOMMT/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纳米复合材料,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OMMT呈剥离纳米片层结构,与OMMT相比,HOMMT耐热性能提高;随着HOMMT用量的增大,HOMMT/MVQ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减小;与MVQ硫化胶相比,当HOMMT用量为1份时,HOMMT/MVQ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28%,拉断伸长率提高了67%,起始降解温度升高了25℃。  相似文献   

9.
镀镍石墨/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镀镍石墨为导电填料制备镀镍石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密炼工艺、硫化温度为110℃、偶联剂A-151和硫化剂双24用量分别为6和8份时,所制备的镀镍石墨/MVQ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拉伸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武卫莉  张雨 《橡胶工业》2013,60(11):658-662
制备玻璃纤维团状模塑料(DMC)/丁苯橡胶(SBR)/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绝缘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顺丁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作相容剂相比,采用SBR作相容剂可以改善DMC和MVQ间的相容性,提高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的性能,DMC/SBR/MVQ的最佳配比为60/25/75;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最佳混炼工艺为分步法加入白炭黑、分批法加入DMC,分别将MVQ和SBR进行混炼,再将两种混炼胶共混均匀;最佳硫化条件为180℃/1.2 MPa×15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DMC/SBR/MVQ绝缘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能良好,阻燃性能达到电缆绝缘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注射成型法制备铜/低密度聚乙烯/硅橡胶复合材料,运用均匀设计法研究气相白炭黑和微米铜粉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邵氏硬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建立回归方程,为优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着微米铜粉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气相白炭黑用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但使这两个性能指标最优的最佳用量值并不相同;复合材料的邵氏硬度随气相白炭黑和微米铜粉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并且气相白炭黑和微米铜粉对邵氏硬度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2.
改性纳米ZnO/LLDPE/LDPE复合薄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体系中添加纳米ZnO,制成纳米ZnO/LLDPE/LDPE复合薄膜。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MIC法,研究了纳米ZnO改性LLDPE/LDPE复合薄膜的力学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nO在薄膜中呈现出良好的分散水平,平均粒径在100mm以下。纳米ZnO在LLDPE/LDPE复合体系的结晶过程中,可起到明显的诱导成核作用,使球晶尺寸细化且数量增多,但复合体系的结晶度无明显变化。该薄膜的综合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涂层和LDPE/纳米二氧化硅(n-SiO2)复合涂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涂层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并用Jeziorny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涂层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合理;Jeziorny法得到的结晶速率常数和Avrami指数均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且n-SiO2的加入使复合涂层的结晶速率常数和Avrami指数略有升高、半结晶时间降低,结晶速率增大,表明n-SiO2相似文献   

14.
武卫莉  李德生 《弹性体》2013,23(3):48-52
针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差的特点,本工作以硅橡胶(MVQ)为基相,以团状模塑料(DMC)为增强相,以丁苯橡胶(SBR)为相容剂来制备DMC/MVQ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SBR的用量对MVQ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R和MVQ共混制得的并用胶性能要比纯MVQ的性能好,其最佳配比为DMC 60phr,SBR 25phr,MVQ 75phr;制备的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都在4.9×1012Ω.m以上,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良好;通过扫描电镜分析(SEM)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SBR的加入改善了DMC/MVQ绝缘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增加了界面相互作用,提高了DMC/MVQ绝缘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氧化镧(La2O3)/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通过Jeziorny法、Ozawa法及莫志深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添加La2O3后,LDPE成核速率降低,结晶度下降,晶体粒径分布变宽。在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中,Jeziorny法lg[-ln(1-Xt)]~lgt关系曲线在结晶前期和中期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结晶后期产生较大偏离;Ozawa法并不适用;而莫志深法适用于该体系的研究,表明La2O3的加入使LDPE结晶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16.
羰基铁粉/锶铁氧体/MVQ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羰基铁粉与锶铁氧体为吸波填料制备羰基铁粉/锶铁氧体/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吸波复合材料,研究羰基铁粉/锶铁氧体并用比对羰基铁粉/锶铁氧体/MVQ吸波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羰基铁粉/锶铁氧体/MVQ复合材料吸波峰处于羰基铁粉/MVQ和锶铁氧体/MVQ复合材料之间,在填料总体积分数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羰基铁粉用量的减小,复合材料吸波峰小于-10 dB的带宽先增大后减小、吸波峰向高频方向移动、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变化不大、压缩永久变形减小、动态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纳米TiO2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体系中的分散和体系流变行为,研究了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以高流动性LDPE为基体的纳米TiO2母料,加入LLDPE,LDPE体系中后。复合体系的表观粘度有所提高。但拉伸粘度显著下降。纳米TiO2母料在LLDPE/LDPE复合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复合薄膜中的纳米TiO2为一次粒子。纳米TiO2起到了异相成核剂的作用。球晶的粒子得到细化。在本研究的纳米填充范围内(质量分数不大于1.0%),复合薄膜的透光度基本不变。雾度发生了较大幅度上升,复合薄膜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amide 6/polyethylene-octene/organomontmoril- lonite (PA 6/POE/OMMT) nanocomposites fabricated via melting intercalation rou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by Jeziorny method and Mo method,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It was found that nano-clay acted as a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agent and the semi-crystallization time was prolonged with the OMMT loading increasing.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of such nanocomposites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Huffman-Lauritzen theory. The average size of the composite nanocrystals was reduced with introduction of OMMT to the synthetic system.  相似文献   

19.
氟橡胶与硅橡胶共混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氟橡胶(FKM)与硅橡胶(MVQ)共混胶以及采用氟硅橡胶(FSR)为增容剂制作的FKM/MVQ共混胶性能。结果表明,氟橡胶与硅橡胶共混可改善氟橡胶的耐低温性能,但其力学性能降幅较大;以氟硅橡胶为增容剂可改善2种橡胶的相容性,其共混胶兼具硅橡胶的耐热性和耐寒性、氟橡胶的耐油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