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因重庆地区特殊的地貌状况而产生的自然山水园--巨石园林,以其“显真山,露活水“的风貌特征与国内其他园林体系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对重庆远郊山区的聚奎书院巨石园林的考察研究,探讨分析了这座园林的自然风貌、园林特点、人文景观等多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因重庆地区特殊的地貌状况而产生的自然山水园——巨石园林,以其“显真山,露活水”的风貌特征与国内其他园林体系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对重度远郊山区的聚奎书院巨石园林的考察研究,探讨分析了这座园林的自然风貌、园林特点、人文景观等多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欧阳桦 《中国园林》2006,22(10):46-50
因重庆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而产生的自然山水园——巨石园林,是迄今还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园林形式。这种自然山水园以其“显真山,露活水”、苍劲而雄阔的风貌特征与国内其他园林体系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通过对重庆远郊山区的聚奎书院巨石园林的考察研究,探讨分析了这座园林的自然风貌、园林特点、人文景观、历史积淀等多方面的特色,并针对园林中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其保护和利用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重庆园林地域特色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重庆园林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本文第一次概括出重庆园林的地域特色,即:其文化内涵特色表现为历史纪念园林,其景观构成特色表现为自然山水园林,其社会归属特色表现为城镇公共园林。其中山顶园林、巨石园林和城镇公共园林是重庆园林对中国园林的独特贡献。本文认为,重庆园林所蕴涵的雄阔气象、自然风格和公共精神,将成为中国园林开创新境界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产物,追求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园林之所以长盛不衰,在当今仍是人们理想中的栖息之所,原因之一在于其丰富的趣味性。文章梳理了园林中“趣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指出了园林之“趣”在现代社会很难得到充分体会这一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园林趣味性的合理建议,以促进园林景观风貌和价值底蕴被今人更好地品味。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个城市的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地理资源、经济状况、传统习惯各有不同,因此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环境与风貌。城市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巧妙的结合,浑然一体,可以形成城市的特色。园林绿化是市政建设中使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主要手段,园林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只要一提到花园城市,人们会想到新加坡; 提到苏州,人们会联想到江南的古典园林; 提到户户垂杨,街街流水的千年古镇,人们自然想到了云南大理三月街。正是这些城镇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风貌,使这些地方名扬天下,备受青睐,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一、小城镇缺乏园林风貌主要是受历史原因的制约 小城镇建设需不需要突出当地的园林风貌,需不需要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精髓,这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也是各地决策层领导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可否认,近年来,各地的小城镇建设从规模与速度上都是空前而罕见的,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  相似文献   

8.
徐大陆 《中国园林》2008,24(3):39-43
在1840-1949年的100多年间,江苏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良好的经济发展区位,地处吸收外来文化的前沿,在优秀古代园林的基础上,其近代园林作为由古代园林向着现代园林演进的中期,因其历史赋予而展现出新的风貌,并构成多个中国之“最”。对中国近代园林的萌芽与发展,起着一定的前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宁园博园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思考,认为对待大型复杂项目要先放下原始创作冲动,以林泉之心去培养与场地的感情,保护绿水青山,并通过一对一设计总承包新模式和现场设计方法,统筹多专业、多团队,按照共同的价值观构建设计系统,使整体设计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从而创造出以情驭景、以形传神、外具自然风貌、内含深远意境的自然山水园林。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田园风光区正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其中示范村的建设已完成50%,1000多亩的格桑花海已成型。田园风光区以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和古色古香的壮韵民居为主。田园风光区项目位于园博园主园区西侧,规划范围包括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梁村伏坛坡、美梨坡,新新村九碗旧坡、九碗新坡,孟连村孟达坡共3个村5个自然坡,占地面积约4800亩。田园风光区项目将乡村建筑风貌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重庆市北部新区九曲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山地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和规划途径,以期为山地城市的生态保护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山地城市公园对城市热岛 的减缓机制,以重庆市主城区内10个公园为 例,使用卫星遥感数据和部分实测数据获 得地表温度和近地面气温,分别从内部景 观特征和外部空间形态两个方面研究了公 园的降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园内部 景观要素方面,公园面积、宽度、形状指数 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多个小型 公园比同面积大型公园具有更好的降温效 应;在公园外部空间形态方面,自然地形起 伏与建筑空间形态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 主要因素,少量正对公园的通风廊道及规 则布局的建筑形态可以有效提升公园的降 温范围,山地型公园比盆地型公园具有更好 的降温效应。在规划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 公园面积、布局等要素,以发挥公园最佳的 降温效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及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结合重庆市工业建筑和工业园区发展实际,组织编制了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导则》(暂定),旨在指导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和绿色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推动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规范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为编制完善重庆市绿色工业建筑系列标准打好基础。该文介绍了《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导则》的编制思路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陈铭意 《山西建筑》2009,35(22):349-350
对重庆市人民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民公园综合改造设计的目的、原则及基本设计构思,详细介绍了重庆市人民公园综合改造的规划设计,以使人民公园的开发建设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的分类、构成与它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一直是规划界探讨的热门课题之一,尤其是在"绿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山城重庆,各种绿地相互交织,其分类及其使用功能往往无法一一对应。《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修订中关于"公园绿地、其他绿地"的绿地分类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该文通过对主城区绿地建设现状及问题的梳理,提出了"城市公园绿地、只征不转公园绿地、城市其他绿地"三类城市绿地的分类设想及其初步的划定原则,为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研究与编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骏  梅筱  何颖 《室内设计》2018,(2):70-76
城市森林公园是森林公园的一种 特殊类型,它既是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生态 林地,同时还兼具城市公园的功能,因此在设 计中需借助合适的分析手段,平衡林地保护 和游憩活动安排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城市森 林公园特征及问题的基础上,以重庆照母山 森林公园为例,借助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机会 谱(ROS)的评分模型及指标体系,通过城 市森林公园游憩机会谱评价,以寻求城市森 林公园中自然环境、游憩活动和管理设施之 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游憩机会谱评价结 果,对城市森林公园活动场所进行系统性的 分类,针对不同的游憩机会等级,提出各类 型活动场地景观设计优化的对策。以此探索 游憩机会谱(ROS)在城市森林公园中的运 用途径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庆鹅项岭礼园和盘溪花园秘室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的近代石构房屋室内外的雕刻图形及文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这两处建筑雕饰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和装饰艺术珍品所具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储琪春 《中外建筑》2011,(7):110-111
在世博会召开的背景下,长青公园的改造以"新中式园林"风格为出发点,在建筑及各种特色景观小品的细节处理上,将中华戏曲文化融入其中,塑造全新的公园景观风貌,体现现代中式园林的文化神韵。  相似文献   

19.
自明初“九开八闭”十七座门形成以来,城墙及城门一直是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物和标志物,也是重庆的特色风貌之一。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现存已经寥寥无几,并且遭到自然、人为破坏严重。今天,保护城墙遗址得到市政府重视,并启动建设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本文介绍了通远门的由来及现状,简述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规划,着重分析了通远楼设计特点,突出说明了巴渝建筑的风格形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