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氯气的干燥1.1目的从电解槽来的湿氯气温度较高,含有大量的水气,并夹带盐雾等杂质。这种湿氯气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所以湿氯气必须除水干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冷却气体,使湿氯气中大部分水蒸气冷凝脱水,然后用浓硫酸干燥脱水,使氯气中水质量分数低于5×10-5。1.2氯气的洗涤、冷却和除雾洗涤氯气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氯气中的机械杂质和盐雾,避免杂质吸附聚集在冷却器管壁,影响换热效果,导致干燥效果差。氯气冷却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氯气温度,冷却去除氯气中的部分水。一般氯气进入洗涤塔的温度在80~90℃,出冷却器温度控制在12~14℃。饱和湿…  相似文献   

2.
采用变温吸附的方法将氯化氢催化氧化产物中氯气和氧气进行分离提纯,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吸附压力、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解析温度对解析气中氯气的浓度和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压力为2 bar、吸附时间为50 min、吸附温度为40℃、解析温度为100℃的条件下,解析气中氯气的浓度和回收率最大,分别为99.8%、88.4%。  相似文献   

3.
氧化铝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材防腐剂CCA中的重金属铬、砷和铜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氧化铝对3种重金属的同时吸附去除效果,并对3种重金属在氧化铝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铬对氧化铝去除砷和铜均无显著影响;砷显著抑制氧化铝对铬的去除,但促进铜的去除;铜促进氧化铝对铬和砷的去除;铬主要通过外层作用(静电吸附,离子交换等方式)吸附在氧化铝的表面上;而砷主要通过内层吸附(专性吸附)在氧化铝的表面上,因而引起氧化铝的等电点朝较低的pH移动;铜主要通过专性吸附和沉淀作用得以去除.总体上,在中性环境下,氧化铝对3种重金属可同时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氯气离心式压缩机是新型的氯气压缩、输送机器,其发展历史也不过四十年.由于氯气预处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氯气中含湿量已达到小于或等于0.1mg/l,去除酸雾的效率有长足的提高,给氯气离心式压缩机在氯气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国产的LLy-3700型氯气离心式压缩机至今已正式运行了十年.实践证明氯气离心式压缩机的高效、节能、输送量大等特点是多台并联的纳氏泵无法比拟的.随着氯碱工业的日益发展,氯气离心式压缩机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指日可待.但是氯气离心式压缩机存在着稳定工况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5.
通过氯气离子化转化装置,使气体氯气被氢氧化钠溶液并吸收转化为氯离子。气体中的氯气离子化转化过程以高纯氮气为载带气,采用氢氧化钠吸收液多级吸收,氢氧化钠吸收液的浓度0.1~0.2 mol/L。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浓度,建立氯离子标准溶测量标准曲线,通过计算氯离子含量得到气体样品中氯气含量。该方法测量结果表明可准确测定浓度为1~100μmol/mol的气体中氯气,测量重复性不大于1%,测量误差不大于±2%。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氨的生产中,原料气中所含的氧系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氧等对于氨催化剂将产生暂时性的中毒,而原料气中所含的硫化氢将使氨催化剂产生永久性的中毒,即使是暂时性的中毒也会严重地破坏整个合成氨的生产,因此对原料气精制度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般控制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总量不得超过20ppm。在工业生产中除去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根据不同的具体条件通常采用铜氨液洗涤、液氮洗涤或甲烷化三种方法。用铜氨液洗涤不但能去除一氧化碳,尚能去除二氧化碳、氧及硫化氢。铜氨液洗涤系在高压和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铜氨液的再生则在常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12):3304-3308
通过非均相改性方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分子中的部分酯基进行羟肟化改性,制备非水溶性氧肟酸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HXPMMA),考察其对难处理铜氨络合废水中铜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HXPMMA用量为2 g/L,吸附时间2 h时,HXPMMA对印制电路板铜氨络合废水中的铜去除率超过95%,饱和吸附容量113 mg/g,且3次循环使用时降低1.85%。  相似文献   

8.
在氯碱工业生产中,对电解湿氯气的脱水,多用浓硫酸在干燥塔中与氯接触而实现. 今年1月13日,乐山碱厂烧碱车间氯气系统爆炸,原因是电解槽中氢气透过隔膜进入阳极室,使氯气系统形成“氯气混合爆鸣气”.过去其它氯碱厂也有多家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氯气负压系统的爆炸事故,而其“爆炸中心”多在氯气干燥塔.如豫西北某厂过去的φ200泡沫干燥塔曾多次炸裂;今年2月19日河南某厂氯气干燥塔等设备爆炸,现  相似文献   

9.
荣丽杉  杨扬  王鑫悦  夏麟  李仕友 《应用化工》2023,(4):1083-1087+1093
为得到最佳去除废水中铜离子的生物吸附剂,并探究其对废水中铜离子去除效能及作用机理,以海藻酸钠包埋化纤维单胞菌制成固定化微球,通过对比游离态纤维单胞菌及固定化微球分别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的效能,确定去除废水中铜离子最佳生物吸附剂。结果表明,游离态纤维单胞菌与固定化微球均具有良好的铜离子耐受能力,且固定化微球对铜离子耐受能力更强。相较于游离态纤维单胞菌,固定化微球适用pH范围更广,对铜的去除效能更高。在固定化微球处理铜的过程中,磷酸根和磷酸基团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某钢厂250吨转炉中废钢集中分布时熔池特征,以及废钢对转炉熔池流体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吹流量为40 L/min时,加入10, 20, 40, 60 t废钢的熔池混匀时间相比无废钢时分别上升21.16%, 63.70%, 87.02%和217.03%。底吹气量较小时(<40 L/min),熔池混匀时间随底吹流量增大而减小,过高的底吹流量对熔池搅拌的贡献降低,反而可能造成熔池混匀时间增加,表明过量的底吹流量将会对熔池混匀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废钢量增加,底吹形成的气液两相区开始向炉壁处偏移。当底吹气量50 L/min时,气液两相区最大速度由0.24 m/s增至0.40 m/s。随着废钢量增加,熔池低速区体积比逐步减小,当加入40 t废钢时,低速区体积比减小89.46%。熔池中随底吹气量增大,熔池获得动能增加,但气体能量利用率降低。熔池中废钢量为60 t,底吹气量增至25, 40和50 L/min时,底吹气体能量利用率比15 L/min时分别下降2.98%, 6.27%和8.68%。当熔池中加入废钢时,随废钢量增加,气体能量利用率上升。底吹气量25 L/min,熔池中废钢加入量为10和60 t,气体能量利用率分别增加2.48%和41.41%。废钢量较大时,底吹气体利用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传输理论,计算了铜氯化过程中混合气体通过浓度边界层向反应界面传质的传质系数;结合实验数据,计算了界面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确定了氧化气氛下铜的氯化过程的限制性环节为气体扩散传质和界面化学反应联合控制,并建立了动力学的近似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异戊烯是抽余碳五的一种馏分,主要由两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2—丁烯(2MB2)和2—甲基—1—丁烯(2MB1)组成,其中,2—甲基—2—丁烯含量越高,应用价值越高。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提高异戊烯中2—甲基—2—丁烯含量的方法,即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空速下,以液相形式将2—甲基—1—丁烯异构为2—甲基—2—丁烯。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55℃,反应空速5—20hr^-1,反应压力0.6—0.9MPa。在此条件下,异戊烯中的2—甲基—2—丁烯与2—甲基—1—丁烯的比例由原料中的1—4:1提高到10—13:1。  相似文献   

13.
嘧菌酯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合成高效杀菌剂嘧菌酯(1)的方法。首先以邻羟基苯乙酸(2)为原料与原甲酸三甲酯在醋酐中反应制备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氢)-酮(4),收率59%;化合物4再与甲醇钠、4,6-二氯嘧啶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6),收率60%;化合物6与水杨腈反应得到嘧菌酯(1),收率81%。总收率28.6%。  相似文献   

14.
以1-金刚烷醇、4~溴苯酚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制得2-(1-金刚烷基)-4-溴苯酚,产物再用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得到2-(1-金刚烷基)-4-溴苯甲醚,2-(1-金刚烷基)~4-溴苯甲醚的格氏化产物再与6-溴-2-萘甲酸甲酯反应,制得6~[3-(1-金刚烷基)-4-甲氧基苯基]-2-萘甲酸甲酯,该产品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皂化...  相似文献   

15.
氨噻肟酸与AE-活性酯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生产氨噻肟酸的几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部分步骤采用超临界CO2作为反应体系。总结了工业上用氨噻肟酸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生产AE-活性酯的方法,提出用氨噻肟酸直接与硫醇基苯并噻唑合成AE-活性酯的方法,并从理论上研究其可行性,阐述了用氨噻肟酸直接与硫醇基苯并噻唑合成AE-活性酯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佳鹏  卢鑫  刘志滨 《浙江化工》2012,43(2):9-11,17
以消旋的邻氯苯甘氨酸为原料,经酯化、光学拆分得到(+)-邻氯苯甘氨酸甲酯,与对甲苯磺酸-2-噻吩乙酯缩合制得氯吡格雷关键中间体(S)-2-(2-噻吩乙胺基)-(2-氯苯基)乙酸甲酯,然后在无水甲酸和多聚甲醛中环合反应得到硫酸氢氯吡格雷。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适合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7.
SARS-CoV-2 impairs the renin-angiotensin-aledosterone system via binding ACE2 enzyme. ACE2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angiotensin (1-7), catalyzing the conversion of angiotensin 2 into angiotensin (1-7) and the reaction of angiotensin synthesis (1-9), from which angiotensin is (1-7) produc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C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ngiotensin 2 is a potent vasoconstrictor and atherogenic molecule converted by ACE2 to reducing inflammation and vasodilating in action angiotensin (1-7). Angiotensin (1-9), that is a product of angiotensin 1 metabolism and precursor of angiotensin (1-7), also exerts cell protective properties. Balance between angiotensin 2 and angiotensin (1-7) regulates blood pressure and ACE2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is balance. ACE2, unlike ACE, is not inhibited by ACE inhibitors at the doses used in human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Membrane ACE2 is one of the receptors that allows SARS-CoV-2 to enter the host cells. ACE2 after SARS-CoV-2 binding is internalized and degraded. Hence ACE2 activity on the cell surface is reduced leading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angiotensin 2 and de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angiotensin (1-7). Disturbed angiotensins metabolism, changes in ratio between angiotensins with distinct biological activities leading to domination of atherogenic angiotensin 2 can increase the damage to the lungs.  相似文献   

18.
李志刚 《河南化工》2011,(15):47-48
以2-腈基-5-溴吡啶、三异丙基硼酸酯和正丁基锂为原料,用改良的Li—Br交换反应制备2-腈基-5-吡啶硼酸的方法,收率75%。其频那醇酯也方便地以2-腈基-5-吡啶硼酸和频那醇在甲苯中通过共沸脱水制备,收率81%。  相似文献   

19.
K2O—CaO—Al2O3—SiO2系统玻璃的分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新民  沈定坤 《硅酸盐通报》1994,13(3):11-14,33
本文研究了K2O-Al2O3-SiO2玻璃的分相行为,从中发现该系统在液相线下的亚稳不混溶区能一直扩展到含SiO2量为53-60mol%的截面,K2O的引入能使该系统的不混溶温度升高,其分相的结构形貌的液滴状,滴状相是富硅相,含有SiO2,Al2O3和K2O,其尺寸大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20.
CaZrO3/ZrB2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ZrO3与(0-30vol.%)ZrB2在常压下可以直接烧结。CaZrO3基质中引入ZrB2,降低了材料的相对密度,不利于材料的致密化烧结。但ZrB2的引入抑制了CaZrO3晶粒度的长大,提高了材料的抗折强度。通过显微结构观察,认为其强化机制是ZrB2颗粒的弥散强化作用。CaZrO3/ZrB2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特征为粒状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