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与吸毒和环境污染并列为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重庆市具有大城市与大农村相结合的显著特点,其犯罪形势的变化趋势具有代表性。以重庆市为样本,充分认识青少年犯罪的现实状况,分析其犯罪原因,并在总结当前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经验和困境的基础上探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可行性路径,不仅对于重庆本身的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省市的相关工作也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调查资料,分析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父母离异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认为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父母负责任地做好家庭教养,无论离异与否,都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少年犯罪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预防两个方面的阐述,论述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的犯罪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因素一种的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也很大。大众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会诱发青少年犯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需针对大众文化传播的情况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已被国际社会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遏制青少年犯罪,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而且呈增长势头,对此分析了青少年犯罪如此严重的原因、青少年犯罪的特征,以及预防的措施。要杜绝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方面来关心青少年,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制环境,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来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梳理和分析,探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改进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检察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着重论述了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公害,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并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个方面探讨了犯罪的原因,提出了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提高对在校生的管理水平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祝志军 《商品与质量》2012,(S8):126-127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犯罪问题越发严重,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研究青少年学生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的对策建议,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使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不去损害他人利益,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结合调查资料,分析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父母离异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认为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父母负责任地做好家庭教养,无论离异与否,都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结合调查资料,分析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父母离异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认为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父母负责任地做好家庭教养,无论离异与否,都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位居刑事犯罪之首,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被评为社会三大公害之一,从而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不安。因此,文中结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对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睦稳固、学校的宁静、社会的稳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是人们日常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常用工具,而青少年因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逐渐成为网络的主力军。然而,伴随着网络而来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广阔的空间,也带来许多严峻的问题,不断上升的青少年网络犯罪便是其一。如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众多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和父母的行为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已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大难题,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诸多丑恶现象也在不断衍生。在各种社会犯罪行为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具体表现在年龄层次越低,犯罪手法愈加残忍。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犯罪行为愈加年轻化。造成这一原因的因素有多种,最主要的原因则来自于社会环境,例如:社会负面文化影响、社会管理力度不足等等。针对以上几种问题,笔者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1997年刑法中规定了洗钱罪,并规定其上游犯罪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和走私犯罪,虽然在2001年的司法解释中又增加了恐怖活动组织犯罪,但其上游犯罪的范围规定的明显过狭,不利于有效地打击与洗钱有关的一些违法犯罪活动,而且对洗钱行为的追究也常借助于其他罪名,不能有效地惩治洗钱犯罪。为了有效打击洗钱犯罪。反洗钱的法制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犯罪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犯罪也呈上升态势。本文分析了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形式,并就如何预防网络犯罪提出了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所具有的跨国性,使得该犯罪靠一国的局部打击与单一防范难以奏效,从而要求国际刑法在超国家的层面上作出反应。由于各国对毒品犯罪的认识与处罚不同,有必要统一各国毒品犯罪处罚的力度与执行制度以及执行的辅助方法、侦查措施及程序,明确国家在毒品犯罪打击与防范中的义务和联合国对公认的毒品产地进行的直接打击。  相似文献   

20.
概述狱内犯罪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狱内罪犯的特有心理特征;找出罪犯在狱内实施再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提出预防和控制狱内犯罪的对策和措施:强化教育改造,充分发挥教育预防犯罪的作用;加强罪犯心理疏导,促进罪犯心理矫治教育;加大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改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