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多士炉隔网的自动化制作方法及其配用的两种隔网开合机构,与传统的人工制作隔网及其隔网开合机构相比,自动化制作隔网的方法及其配用的隔网开合机构并不复杂,但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隔爆外壳的狭缝隔爆机构对壳内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爆炸后燃烧物经过狭缝间隙的过程中熄焰、降能作用,以及经过狭缝间隙后对减弱剩余能量传递的条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在设计和使用中易被忽略而又能引起失爆的因素,为隔爆外壳的隔爆性设计和应用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和意义;提出了几种优化配网结构及相应的配网自动化方案,分析了配网自动化通信的主要方式及配电管理系统的构成;对优化配网结构及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配网自动化的通信特点及其光纤通信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介绍了烟台配网自动化中的光纤通信技术方案及其特点。推荐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光纤以太网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5.
何玉安  柴绍宽 《电气自动化》2003,25(4):41-43,59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网络连接方法,该网络系统将MODBUS PLUS网和SINEC L2网相连接,组成三级网络结构。系统采用一种面向PLC的编程软件CADEPA,文中还介绍了该网络系统PLC程序的结构及其启动条件。  相似文献   

6.
机座止口扁这一难题普遍存在于各电机生产厂家,对隔爆型电机而言它直接影响着机座与端盖的隔爆间隙,而且随机座变形后形状的不同,该隔爆间隙会有很大的差别。本挑出几种典型的形状对其隔爆间隙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以期引起各方的充分重视和同行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配网自动化对设备、配置和功能的要求及其实现,详细阐述了配网自动化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十项防爆工程实践,深知隔爆系统施工的关键在于隔离与密封处理,这是与其他场所施工的不同之处,如处理不当,将成为事故的隐患。章重点介绍了隔爆型电气设备原理、引入装置及其隔爆密封施工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铅蓄电池组热封时,内部单体电池之间的漏气串隔现象造成电解液连通,导致电池局部短路而使电池报废.介绍了电池组内6组单体直线排列和并列排列的各种串隔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串隔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曹焱  王鹏  杨晴  付磊 《电工技术》2020,(10):66-68
文章根据某水力发电厂主变中性点直流电流现场测试情况,分析了其在±1100kV昌吉-古泉直流输电系统出现单极运行时主变压器受到的直流偏磁影响,并提出采用电容隔直装置来治理直流偏磁。通过±1100kV昌吉-古泉直流输电工程直流偏磁试验,验证了电容隔直装置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通过加装电容隔直装置发现,该水力发电厂接地网存在接地电阻偏大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拉网式板栅的制造及常见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隗玉林  郭生欢  丁毅  刘维民 《电池》2007,37(2):152-154
介绍了铅酸蓄电池板栅应具备的条件及拉网式板栅的制造;并对切拉网法制造板栅的优缺点和制造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进行了论述.切拉网法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和铅酸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李丰  吉小恒 《湖北电力》2005,29(Z1):114-116
分析了电网行业信息化现状、问题、需求,比较了标准EAM与电网行业生产管理的一致及差异,探讨了构建以"数字化电网模型"为基础、以EAM为核心的"电网大生产管理平台"的目标、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微型电网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微型电网并网的几种基本结构,初步比较各自优点得出VSC符合微电网并网要求,着重分析了背靠背VSC简化数学模型,对背靠背VSC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法,分析得出具体的功率解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smart power grid is the future conversion for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ing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ll the components of power grid. The smart power grid rate of achievement is accelerating with the fast growth of related technologies. Nanotechnology science is a trend in improvement and changing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behavior, and cost.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in electrical energy production and storage 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for recent and expected advancements in the smart power grid in the environment of nanotechnology discoveries, specifically describing applications and benefits of nanotechnology in photovoltaic cells, wind turbines, fuel cells,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energy storage batteries, and smart sensors. The use of nanotechnology in smart grid power electronics,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s also introduced. This overview gives a promising outline for the future smart grid.  相似文献   

15.
铅酸蓄电池铜负极板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铜作为铅酸蓄电池负极板栅材料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铜负极板栅的制造工艺、特点、优越性及缺陷,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接地网暂态模型计算效率及建模灵活性,保证其计算精度,基于场路结合思想推导了接地网暂态建模及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有效计及了接地导体间电磁互耦作用,可准确计算接地网不同频率电流及冲击电流作用时的暂态响应。采用该方法对接地网不同频率电流作用下的接地阻抗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接地网雷电流作用下暂态电位分布进行了计算,绘制了三维电位分布图。经与电磁场模型计算结果及接地网现场暂态电位分布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各环节技术方法和模型及应用深度不统一、衔接配合不够的问题,分析了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关键业务及其管理决策需求,综合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风险评估、优先级排序、资产墙等技术方法,构建了贯穿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维检修、退役处置等电网资产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决策方法框架体系,明确了各环节决策方法的实施思路,为统一电网资产管理全过程技术方法和模型,解决资产管理各业务环节方法不匹配、不协调以及与实际业务融合度差等问题提供了框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铅酸蓄电池节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树松 《蓄电池》2009,46(1):37-41
随着蓄电池的用量越来越多,铅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资源的紧张形势日益突出,使蓄电池的成本大大增加。为了在满足蓄电池的性能要求下减少铅的消耗量,生产过程中节约用铅,必须从蓄电池工艺和生产过程等各方面提高电池的性能,降低消耗。使用拉网板栅、塑料板栅、纤维布板栅及板栅替代材料将是很好的节铅手段。目前,生产过程中的节铅改进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而且其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采用节约材料及能耗的生产工艺和方法,是实现节能的重要途经.从生产设备成本,生产产品投资成本,原材料节约等方面对传统的浇铸蓄电池板栅生产方式与连续板栅生产技术实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拉网等连续板栅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是较为理想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电网企业成本核算的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菁 《华东电力》2007,35(1):92-93
从电网企业采用制造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优劣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国外上市公司成本核算的方法,提出了完成成本法能更真实地反映电网企业经营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