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概述了按国家认监委计划开展的“2009年度羽毛绒成分分析能力验证活动”,统计分析了检测结果,剖析了各企业、检测机构对标准的掌握程度以及检测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羽毛羽绒混样缩样是羽毛绒检测的前道工作,羽毛绒试验样品是否混合均匀性并具有代表性将直接影响后道检测项目数据的准确性。本文主要从国内外各个检测标准有关羽毛绒混样缩样的操作方法方面,对羽毛羽绒的混样缩样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能力验证中致病菌分离鉴定的关键点。方法 收集2015年至2016年实验室参加的致病菌外部能力验证结果,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次考核所涉及的8个项目的能力验证结果均为满意。通过分析能力验证结果可知关键点为: 尽可能多采用几种检测方法, 或辅助设备进行检测, 以防漏检; 注重分离平板的制备过程及其质量; 做好防止样品之间交叉污染的措施。结论 通过考核可以确保日常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同时对提高实验室检测人员技术水平,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07年度羽毛绒成分分析比对测试活动的情况,统计了各参加单位反馈的检测结果,对提交的实物小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剖析了此次活动中各参加单位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现行的羽毛绒测试标准中对羽毛绒蓬松度测试仪的要求各不相同,给测试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该问题,特研制了多功能羽毛绒蓬松度测定仪,该仪通过采用同一台主机,仅更换圆筒、压盘及选择测试原理的方法可完成对羽毛绒蓬松度的测试。为了验证该仪的性能,分别使用多功能羽毛绒蓬松度测试仪与标准规定的测试仪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仪所得到的测试数据在95%置信区间内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适用于现行的测试羽绒蓬松度各项标准,在保证数据精准度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羽毛绒种类鉴定的现状,提出了将SVM技术应用于羽毛绒图像的识别,确定了适合羽毛绒图像增强和阈值分割方法,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细化算法引入到羽毛绒种类自动检测系统中,提高了羽毛绒检测的速度,建立了一种在减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完成对羽毛绒种类的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国外相关的技术法规和要求,采取正确应对措施提升羽毛绒加工质量水平,提高我国羽毛绒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从国际市场上对羽毛绒安全卫生要求已阻碍了我国羽绒制品出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当前我国羽毛羽绒制造加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源头到加工过程及包装储存各个环节全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简述了世界各羽毛羽绒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安全卫生要求及其兽医卫生证书用语要求。  相似文献   

8.
羽毛绒聚酯纤维混合做成分分析通常比较困难,国内的羽毛绒标准中暂时还没有羽毛绒混合物成分分析的方法。国际上,IDFB标准针对此混合物给出了一种方法,但实际操作中此方法基本实现不了完全的手工分离,需要结合化学方法。本文针对聚酯纤维与羽毛绒混合物成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特别对羽毛绒与团簇状聚酯纤维混合的手工分离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给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米中镉的测定能力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实验室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检测能力,加强相关实验室能力建设,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包括大米中镉的测定能力验证等一系列检测能力验证活动.通过对大米中镉的测定能力验证的研究,获得了来自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4个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的统计分析和技术分析结果,检测结果(含补测)满意的实验室占88.9%.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获得资质的各实验室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能力。方法按照能力验证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样品制备、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发样检测、结果统计等,并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12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活动并及时反馈了检测结果,其中10家实验室的所有结果都满意,满意率为83.3%; 2家实验室的6个项次初测结果不满意,占参加总数的16.7%。复测结果均满意。结论通过本次能力验证了解了这12家实验室具备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基本能力。通过外部的现场核查和样品检测可大大提升实验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2月正值传统新春佳节,国内粮油市场购销活动清 淡,市场行情以稳为主,小幅波动。2月全国粮油批发价 格指数中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28.85,比上月下跌 0.15%: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为88.61,比上月下跌 0.21%。  相似文献   

12.
根据疵点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而采用不同检测方案的思想,在图像的空间域中,采用改进的标准差方法检测油污、破洞等没有方向性的疵点:在图像频率域中,结合二阶统计分析,用纬向的矩形窗口分割图像小波分解的垂直分量并检测缺纬、双纬等纬向疵点;用经向的矩形窗口分割图像小波分解的水平分量并检测断经、双经等经向疵点.为确定窗口分割的最佳宽度,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差分和窗口分割迭代算法.实验表明:方法实现了油污、破洞、断经、缺纬4类疵点的准确检测与分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一种快速、有效鉴别淡菜产地来源的方法。方法: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双指标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的17份淡菜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不同产地淡菜的红外光谱基本一致,主要显示为多糖、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征峰,但在1800~800cm-1波段范围吸收峰的数目、形状和强度存在一定差异。2)应用SPSS11.5进行聚类分析,各样品红外光谱经归一化加一阶导数处理后聚类效果较为明显,但精确度相对较低;3)应用双指标序列法,共有峰率及变异峰率的计算繁琐,但可以用量化关系精确地表示各样品之间的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或双指标序列法,可以快速、无损地鉴别不同产地的淡菜,为淡菜产地溯源提供1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奋明 《酿酒》2014,(2):60-63
气相色谱分析是一门具有高选择性、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特点的分离分析技术。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应用于白酒生产,大大促进了白酒生产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准确测定白酒中醇、酯、酸、醛这些香味组分的含量是白酒质量控制分析的关键所在,采用毛细管柱和填充柱气相色谱分析法,对白酒中大量微量成分的不断深入的剖析,为白酒生产的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把关,新产品研发,白酒内在质量鉴评和风格香型的鉴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析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定性分析方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汉梅 《中国纤检》2010,(19):64-65
<正>笔者因多年从事纤维、纺织品服装质量检验工作,在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定性方面有一些疑问或看法,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屡屡亦因此需反复给予客户相应的解释,为了使这些疑问或看法得到根本的解决,此处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核桃感官和营养品质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从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获得核桃的品质信息,按照GB/T 20398—2006和GB/T5009—2003中的方法测定核桃资源的外观品质和种仁中蛋白质、脂肪及N、P、K、S、Ca、Mg、Fe、Mn、Zn、Cu、Se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核桃品质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出一个5因子模型,解释了试验数据的80.83%;第1、2主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46.21%,对应的指标为出仁率、壳厚、单果质量、横径、矿质元素Ca、Cu,显示出对核桃品质评价非常质量要;聚类分析将13个核桃样品分成3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核桃样品的亲缘关系和地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几种常见分辨率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前 《丝网印刷》2005,(9):39-41
在印前技术领域我们经常听到或用到分辨率这个概念.分辨率是和图像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图像扫描输入、图像显示、图像处理、加网和输出都与分辨率相关.分辨率的表示方法有很多,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因此,正确理解分辨率在各种情况下的具体含义,弄清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毛羽成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借助大量实际经验数据,并按工序从原料、工艺、设备、环境等4大因素着手,对毛羽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予以阐述,对进一步改善纱线织造性能,提升产品档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CiteSpace和文献计量分析平台,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库,分别以“鱼糜”和“surimi”为主题检索词,以收集到的2009—2021年CNKI中的944篇和WOS中的1 082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发文量、发文作者、国家、机构及期刊进行科技文本挖掘,并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谱和突现图谱等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鱼糜研究的现状和内容演变进展。研究发现,鱼糜领域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国内外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刊载量大的期刊多为食品领域的顶级期刊,中国的英文文献发文量为411篇,位居全球第一,占到总发文量的37.99%,除此之外,泰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均形成较大的研究体量;不同区域的作者、研究机构及国家之间合作密切,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学术共同体;研究内容从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发展,研究热点由加工工艺和鱼糜品质向保鲜、抗冻剂转变,目前“蛋白质”“肌球蛋白”“二级结构”等成为突现关键词,研究内容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时区分析表明“感官评价”“品...  相似文献   

20.
荞麦中金属元素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君波  胡洪利  吴琦  阮景军  陈瑶  陈惠 《食品科学》2011,32(16):318-321
探讨荞麦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荞麦资源种子中金属元素Fe、Mn、Zn、Cu、Ca、Mg、Mo、Cd、Se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荞麦资源中金属元素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出一个4因子模型,解释了试验数据的73.64%;第1、2主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44.41%,故所对应的Cu、Mg、Mo、Cd是荞麦资源的特征元素;聚类分析将28个荞麦样品分成2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荞麦资源的道地性。因此,荞麦富含人体必需微量无机元素,可以作为Mg和Mo元素的膳食来源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