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倪守忠  李海根 《衡器》2010,39(5):49-52
本文介绍我们新近研制的一种叠加式力标准机,该力标准机采用双伺服电机差动控制,实现力值的快速精密控制;同时该力标准机成功采用多油缸加荷,可以有效扩大叠加式力标准机的测量上限。  相似文献   

2.
张学成  韩春学 《衡器》1997,(4):26-28
叠加式力标准机在负荷传感器的生产中被广大衡器生产企业普遍采用。本文论述了对仍为手控方式工作的非自动化叠加式力标准机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实现自动化改造的技术方法,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各种类型的叠加式力标准机进行考察了解后,从叠加机的结构型式和功能上进行总结和思考,进而对如何保证叠加式力标准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给出一种方法,即在一台叠加式力标准机安装多组高等级标准测力仪,这样不但可以实现一台标准机测量范围的扩大,而且可以通过对比多组标准测力仪的数值来确定仪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静重式微小力标准机是测量微小力的装置,以砝码的重力作为标准负荷,通过适当的机构按预定顺序自动平稳地把负荷直接地施加到被检测力仪上。论本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静重式力标准机。由砝码的重力作为标准负荷,通过适当的机构按预定顺序自动平稳地把负荷直接施加到被检测力仪上的装置。静重式力标准机通常由静重砝码、砝码吊挂系统、砝码加卸系统、加荷框架、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本文就标准装置的几个主要环节的设计做出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5.
陆晨  李婷 《衡器》2012,41(11):1-4
本文以一次静重式力标准机的改造为例,介绍了一种静重式力标准机的砝码连接方式,重点介绍了此连接方式的结构及使用装配,为静重式力标准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电动独立加码静重式力标准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所研制的500kN静重式力标准机为例,研究了独立加码方法的运动规律,推导了驱动机构的功率、速度、扭矩的计算公式。500kN静重式力标准机已在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应用运行3年,应用实践表明,所提出的独立加码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独立加码力标准机具有精度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效率极高、测力范围大、自动化程度高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为力基准机和标准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俞新杭  倪守忠 《衡器》2012,41(5):52-55
静重式力标准机属于实物标准,检定时用的传递标准器为非实物标准的标准测力仪。由于标准测力仪存在不稳定性、蠕变、漂移等诸多因素,检定人员即使完全按检定规程对力标准机进行操作,若操作程序不科学同样会引起非常大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分析,为静重式力标准机检定时不确定度评定估计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液压系统作为力源的叠加式力标准机广泛应用于大力值计量领域。叠加式力标准机的计量精度,主要由液压系统的控制精度决定。讲述了如何通过VB.NET语言完成上位机与伺服电机的直接通信,并采用PID闭环控制方法控制双泵实时调节液压值,实现了叠加式力标准机液压系统的高精度控制。使用的PID控制方程,与常用的PID方程略有差异,该方程更容易使用计算机语言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学成  王彬 《衡器》1999,28(3):28-30
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负荷特性试验中的叠加式力标准机的工作本质,在建立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指导出了这种标准机产生的力值的数学表示式,指出了精确位移控制是这种力标准机的工作实质和关键。  相似文献   

10.
叠加式力标准机由于具有产生力值大、体积小、重量轻、占地空间小、操作简便、易于维护保养、价格相对低廉等诸多优点而受到青睐,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传统的叠加式力标准机的标准力传感器一旦发生变化,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新型叠加式力标准机,对使用的标准力传感器及时进行核查,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系统误差修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伟  杨晓翔  姚进辉  许航 《仪器仪表学报》2016,37(11):2473-2481
超大力值叠加式力标准装置是力值计量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消除系统误差对提高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的准确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系统误差修正的方法与流程,并对本方法中系统误差的外推提出了4种不同的外推方法。通过对3台不同结构的300 k N和一台20 MN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的实验对比研究,确定最优误差外推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一台60 MN叠加式力标准装置进行力值修正,该装置修正后与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30 MN叠加式力标准机的力值比对相对偏差不超过±0.06%,E_n值小于1。研究结果表明:在叠加式力标准装置修正前示值误差方程的外推中,宜采用1次或2次多项式方程进行外推,避免因方程次数较高,导致外推结果发散;在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优化其线性度,减小外推误差,提高示值误差外推的准确性;本方法能有效减小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的系统误差,提高装置的力值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广告     
《衡器》2013,(1):38
本公司现有三台由红山试验机厂生产的力标准机出售。型号分别为600kg静重式力标准机、60kN杠杆式力标准机、3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价格面议,有意向者可联系陶小姐。!!!!!!!  相似文献   

13.
称重测力传感器是计量器具中的核心部件。目前,对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参数及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感器生产线终端标定用的关键设备力标准机新技术在发展中不断产生。文中介绍了几种力标准机,均符合OIML国际建议No.6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力标准机用于称重传感器、三级测力计的检定和校验,是传感器生产中必备的检测设备.6 000 kg机械叠加式力标准机,采用西门子伺服驱动系统、精密滚珠丝杠副、大速比精密减速机等,实现nm级微位移进给,满足JJG734-2001力标准机的要求和称重传感器国际标准(OIML)国际建议No60要求.该设备长期稳定性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谢显奇 《衡器》2002,31(6):21-25
本文就有些人对叠加式力标准机存在的认识问题,诸如可达到的精度,标准传感器能否离机检定,0.03级的叠加机能否检定0.02级称重传感器,加载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看法,并对传感器基本性能和蠕变检测,高低温测试和吊构秤检测的技术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阐述,文章对叠加机的生产和使用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叠加式力标准机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显奇 《衡器》2003,32(1):18-22
本文就有些人对叠加式力标准机存在的认识问题,诸如可达到的精度,标准传感器能否离机检定,0.03级的叠加机能否检定0.02级称重传感器,加载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是出了看法。并对传感器基本性能和蠕变检测,高低温测试和吊钩秤检测的技术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阐述。文章对叠加机的生产和使用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空气轴承技术的实例应用,提出将该技术嫁接到静重式力标准机上。通过使用空气轴承支撑为平衡力臂杠杆提供了一个单一自由度的支撑,实现了主轴方向无摩擦自由旋转,限制了主梁其他方向的自由度,减小了摩擦力,确保了砝码加卸时的准确定位。在控制系统上采用经典的"静重砝码式"的力值计量标准装置,采用微机作为中央控制器,实现对力标准机的集中控制管理。通过伺服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控制调整,全部工作过程由微机集中统一管理控制,实现装置的全自动工作。整台标准装置达到0.03级的精度,其测量不确定度为U_(rel)=0.005%,也达到了对于静重式力标准的精度要求。这是一次空气轴承在力标准机上应用的创新之举,也给空气轴承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启发。其最终的成型,也将为静重式力标准机在微小力值领域上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新华  殷国富  胡晓兵  汪永超 《机械》2005,32(12):52-53,60
在改造原有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标准体积的离散化,提出了定标定检、实时采集、动态修正的方法,采用上下位机,提出了一种改进系统精度的方法。与此同时上下位机分工合作(下位机实现实时响应,上位机实现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化),大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张学成  王海军 《衡器》2012,41(12):11-18
称重传感器在现代电子衡器中是核心器件,对传感器进行性能试验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试验设备手段是保证其性能的必要条件。传统杠杆式力标准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设备手段,一直以来,它的工作效率(加载时间)、设备一次性投入(造价)和准确度等现状,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信心。实验研究表明,应用了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与理念的新型杠杆式力标准机,上述三项性能指标与其它任何形式的力标准机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完全可以满足称重传感器的负荷特性、蠕变特性、温湿度特性等性能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一台1MN静重式力标准机,该装置按国际建议R60对称重传感器要求设计,采用伺服电机控制,利用位移传感器识别位置状态,可对各级砝码进行快速独立曲线加荷;测量范围10k N~1MN,力值误差小于0.002%;该装置是国内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大型静重式力标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