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采用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和κ-ε湍流模型,求解三维N-S方程,对直冷却通道内置不同宽高比的W型扰流肋片在入口雷诺数为20 000时的空气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肋片通道的宽高比对肋间壁面的换热效果和流动损失的影响,并对通道的宽高比进行全局寻优。结果表明,肋片通道的宽高比是影响带肋片直冷却通道的整体换热效果和综合冷却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整体换热效果最好时所对应的肋片宽高比为5,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换热效果最好时所对应的肋片宽高比为0. 48。  相似文献   

2.
基于圆肋尾部流动传热强化的思想,对传统圆肋进行优化,进而设计出了新型的"水滴"型微针肋.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对不同角度"水滴"型针肋侧壁及整体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a>90°时,流动没有显著改变,边界层涡依旧发生脱落;而当a<60°后,针肋尾部逆压梯度较小,边界层涡脱离现象消失;适当的"水滴"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内设W型扰流肋叶片的传热通道为模型,应用Ansys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条件设置及计算。以W型扰流肋叶片导流角α为研究变量,研究α的变化与通道模型整体换热效果及两相摩擦损耗的关系,并将研究结果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寻优。结论如下,α为46.7°的内置W型肋片的通道整体换热效果最好,α为30°时的通道摩擦损耗最小。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市沙坪坝铁路枢纽综合改造工程风道深基坑开挖、支护为例,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荷载等因素,采用有限差分法软件Flac3D对肋板式锚杆挡土墙支护方案、肋板式锚杆挡土墙与支护桩联合支护方案中的应力、结构内力及变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了边墙局部和整体稳定性,提出了最优基坑支护方案。结果表明,两种支护方案均可有效地控制深基坑边墙变形,其中肋板式锚杆挡土墙支护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5.
根据流动相似原则对梯形剖面肋片管的模型温度场沿肋高、肋厚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实际测定,对环肋结构优化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姚寿广  屠传经 《动力工程》2001,21(2):1148-1152,1175
针对一维经典肋传热方程及近似解的局限性,推出了等截面柱形直肋的一维修正肋传热方程及修正近似解。进一步针对工程中肋端传热时热量的简化计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更为精确的修正简化计算公式。数值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公式不仅具有原经典公式相同形式及简洁性,而且使得肋根部热流率及各截面平均温度的计算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并将公式的应用范围扩大至较大Bi数,这为肋片的工程设计优化和应用提供了更为准确而直观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萘升华技术,在Re=2000-22000的范围内对有顶端间隙的非标准错列肋片簇的传热(质)及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各个肋片位错情况下,Sherwood数及阻力系数f随Reynolds数变化的拟合关系式,并综合分析了肋片位错对非标准错列肋片簇的传质(换热)及阻力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侯宏庆 《内燃机》2004,(6):47-48,50
若油底壳加强肋的强度太低,在外界交变载荷、低频振动、弯曲振动等外力作用下易造成断裂,加强肋的断裂引起了壳体的撕裂。采取增厚加强肋的办法可提高油底壳的强度,而且也达到了降噪增频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油底壳的裂纹。  相似文献   

9.
从热传导原理,肋片的温度分布特性等,与现代优化设计理想相结合,导出了一种关于等厚度环肋的尺寸优化的方法。有效地证明了一定质量的肋片,以何种材料,何种尺寸制作时,其传热量最大。得出的结论对工程实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暖散热器肋片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忠  佘庆明 《节能技术》1996,(2):12-13,26
通过对采暖散热器肋片的散热状况分析,建立了散热器肋片传热过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涡轮叶片尾缘冷却结构特点,建立了后台阶三维缝隙结构气膜冷却特性试验台;测量了缝隙中心和肋中心下游气膜换热系数的局部分布;研究了不同几何结构参数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其中缝宽/肋宽比b1/b2的变化参数是0.67、1.0及1.5,缝高/唇厚比H/d的变化参数是0.5、1.0及2.0。试验结果表明:缝后中心线与肋后中心线的换热系数随轴向距离的增加其总的趋势都是减小;换热系数随着缝高/唇厚比的减小,曲线变得比较平缓;换热系数在不同的缝宽/肋宽比时,曲线基本整体地上下移动,但吹风比不同Bc不同时,曲线移动幅度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锅炉省煤器磨损和传热问题,对采用螺旋肋片省煤器在设计中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平果铝热电厂群2炉改造工程项目阐述了螺旋肋片省煤器的应用情况。这种螺旋肋片省煤器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可有效地解决磨损问题,提高锅炉效率和使用率,是省煤器改造中较佳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有限体积法,采用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和k-ε湍流模型来求解三维N-S方程,对不同宽高比的内置V型扰流肋片的直冷却通道在入口雷诺数为20 000时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通道宽高比对肋间壁面的流动换热情况,并对W/H进行全局寻优。结果表明,带肋直通道的整体换热效果和综合冷却效率分别与W/H呈近似的函数关系,W/H为4.5时的通道整体换热效果最好,W/H为0.35时的通道综合冷却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朱恂  李刚  廖强  冯云鹏 《动力工程》2006,26(5):694-698
对水平光管和三维肋管管外具有不同空气含量的水蒸汽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凝性气体含量和壁面过冷度对光管和三维肋管凝结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水平三维肋管的凝结换热系数是光管的1.7~2.9倍;不凝性气体含量越高,凝结换热系数越低;壁面过冷度越大,凝结换热系数越大。最后,获得了水平三维肋管管外凝结换热实验关系式。图8表1参9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截面内保温圆形烟道容易出现变形的特点,以某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余热发电厂已设计的烟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法进行整体建模,计算结果显示φ4 420×5 mm的圆形烟道顶端向下位移166 mm。为满足圆形烟道顶端向下位移量100 mm以内的需求,优化设计烟道,比较了增加加固肋规格、减小加固肋间距和增大外护板厚度3种方案,增大加固肋规格为最优方案,将烟道顶端向下位移值从166 mm降低至96 mm,且仅增加造价2. 3万元。  相似文献   

16.
利用萘升华技术,在Re=2000-22000的范围内,对有顶端间隙的非标准错列肋片族的传热(质)及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各个肋片位错情况下,Sherwood数及阻力系数f随Reynolds数变化的拟合关系式,并综合分析了肋片位借对非标准错列片族的传质(换热)及阻力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边坡挡墙框架拉梁组合加固架构结合了多种常规挡墙加固技术的优点而构建的新型结构,该加固技术在原有挡墙外侧加固,以主肋、横肋纵横间隔布置形成框架,主肋顶端与拉梁连接,拉梁通过锚固块与公路内侧岩体锚固,形成一个立体框架体系。本文通过对组合架构进行应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证明其整体力学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抗滑和抗倾覆性能;并对框架拉梁组合架构挡墙加固现场施工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介绍。工程实践证明组合架构外观轻盈,施工安全保障度高,安全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18.
在空气和霜层之间为过饱和空气假设的基础上,针对平肋肋片管式换热器的结霜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考虑了霜层密度变化和霜层阻力引起空气流量减小等因素,并将结霜模型与换热器传热特性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带有交错内肋微通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肋片的形状对微通道热力性能的影响,对比了矩形肋、菱形肋、三角形肋和圆形肋4种不同形状内肋结构的微通道和光滑矩形微通道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矩形肋、菱形肋、三角形肋和圆形肋微通道的努塞尔数Nu都大于光滑矩形微通道的努塞尔数Nu,最大值分别为光滑矩形微通道的2.59,2.71,2.90和2.48倍;肋片对微通道的传热特性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这是由于流体在交错内肋的后方产生涡流,实现整个流场的全局强化传热,极大提升微通道传热特性;交错内肋的应用也增大了通道的摩擦系数,矩形肋、菱形肋、三角形肋和圆形肋微通道摩擦系数的最大值分别为光滑矩形微通道的8.66,7.96,17.50和5.96倍。  相似文献   

20.
黄晓齐 《节能》2002,(1):15-16
提供了工程计算用的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出肋厚、肋高和肋间距对肋装置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