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重点研究了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最大多径时延对基于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根据OFDM基本原理构建了一个OFDM无线通信基带系统仿真模型,信道带宽为15MHz.调制方式为16-QAM,编码方式采用码率为1/2的卷积,模型采用了60个子载波,并插入了循环前缀.分析了系统抗多径干扰的性能,比较了不同信道下系统的误码率,以及不同的保护间隔长度下系统的误码率.表明在瑞利衰落信道下OFDM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多径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移动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对移动通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都很差,而且不同用户的传播信号还会互相干扰,即造成码间干扰(ISI),因而对于无线信道特性进行仿真显得很必要,尤其是其中的多径衰落仿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根据无线信道的随机特性以及多普勒频移效应,建立移动无线通信多径衰落的数学模型,并采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以此讨论其传输特性.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信道衰落对无线通信质量影响十分严重,通信系统性能明显下降,在实际中应设法尽可能消除它.  相似文献   

3.
郭攀  李征 《计算机仿真》2007,24(11):293-295
OFDM技术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该系统具备了多种有利于信号高效传输的优点,特别是其抗多径效应特别突出.作为OFDM系统的显著特点之一,抗多径效应使得系统传输信号的误码率大大降低.为了验证其抗衰落性能,文中分析了多径衰落信道接收信号的特点,建立了多径传播的仿真模型,利用改进的IDFT和DFT的方法,分别在两径及六径瑞利衰落信道进行传输,通过对有无OFDM系统时误差的仿真,说明了OFDM系统具有较强抗多径衰落性能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径瑞利快衰落信道下OFDM信号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多径瑞利快衰落信道条件下,OFDM信号与单载波信号调制制式识别的方法.利用接收信号的两种高阶累积量的组合作为信号分类的特征值,有效抵消瑞利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在中频对信号进行处理,不需要信号的载波频率、波特率等先验信息.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多径瑞利快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稳健,识别概率高,算法复杂度低,适合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瑞利衰落信道下的直序扩频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接序列扩频(DSSS)通信系统为研究对象,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分析了DSSS信号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中传输时的抗多径衰落性能.采用Simulink软件构建DSSS通信系统的动态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了扩频增益、PN码码长、多普勒频移等特性,给出了DSSS通信系统误码率与信噪比(SNR)的关系曲线,进而掌握了多径瑞利衰落信道对DSSS信号传输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DSSS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与提高扩频增益相比,增加PN码的码长对于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抗多径衰落性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高晶晶  孙若瑜  陈霞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1):97-98,103
本文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简要给出了TCM的一般概念与系统模型,并结合16QAM详细阐述了TCM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在此基础上把TCM与OFDM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出了基本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案.经理论分析表明,TCM-OFDM系统有效地克服了频率选择性衰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可使由于多径而产生的部分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及多普勒频移造成对正交性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多径衰落信道下的通信系统建模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模仿真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之中,通过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推断原系统性能,从而为新系统的建立或原系统的改造提供可靠的参考.建立了多径衰落信道下以π/4-DQPSK为调制方式的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完成了仿真模型的信号表征和功能校准,着重分析多径衰落信道下滤波器滚降因子、多普勒扩展和信道延时等因素对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实验给出了相应的误比特率曲线.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铁环境下的信道建模是高铁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利用沪杭高铁实测数据,在奥村模型的基础上给出高铁信道的大尺度衰落模型,在莱斯分布模型的基础上给出高铁信道的小尺度衰落模型。之后,对已构建的模型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研究多普勒频移对信号的基本统计参数、功率谱等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自动频率补偿技术,解决了高铁中由于高速运动导致高铁通信系统误码率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OFDM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理想同步情况下,保护时隙(CP)和不同的信道估计方法在高斯信道和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在给出OFDM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用MATLAB语言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并给出参考设计程序.最后给出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保护时隙、信道估计方法对OFDM系统误码率影响的比较曲线,得出了较理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陈美好  王钰  訾晶  金婕 《测控技术》2019,38(4):107-111
高速移动的车车(Vehicle-to-Vehicle,V2V)信道与传统蜂窝系统的无线信道相比,其不同在于V2V无线信道的快速时变特性,主要体现在多径分量的快速变化、存在较大多普勒频移以及每条多径都具有动态生/灭特性。提出了一种高速无线信道建模方法,采用马尔科夫链模拟信道的动态生/灭特性,基于Nakagami分布仿真莱斯、瑞利等信道单径衰落,用抽头延时线模型完成高速多径信道建模。与传统无线信道建模方式相比,具有快速建模、动态改变和易于产生的特点,为高速移动无线接收机算法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仿真结果表明,城市车内天线(UIC)信道多径数目最多,衰落最严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加窗型DCT-Ⅳ的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传统的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加窗型的第四类离散余弦变换(DCT-Ⅳ)的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DCT变换的对称特性消除边缘效应,并且使用加窗抑制信道冲激响应的频谱泄露,然后用低通滤波器消除信道高斯白噪声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该算法优于基于DFT的信道估计算法,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信道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2.
由于空时编码技术和OFDM技术各自的特点,两者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影响空时编码获得最大分集增益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发射、接收天线数目和多径数目。该文详细分析了采用空时分组编码的OFDM系统的模型,通过改变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来仿真不同传输环境下OFDM系统的性能,并对不同分集模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多普勒频移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增加发射天线个数能有效克服系统错误平台效应,接收端采用分集技术比发射端增加天线个数能更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在进行空时分组编码设计时,可以首先考虑增加接收天线数目以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3.
A joint source-channel coding (JSCC) scheme for robust progressive image transmission over broadband wireless channels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with spatial diversity is proposed for th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where no feedback channel is available such as broadcasting services. Most of current research about JSCC focuses on either binary symmetric channels (BSC) or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 channels. To deal with fading channels in most previous methods, the fading channel is modeled as two state Gilbert-Elliott channel model and the JSCC is normally aimed at the BER of bad channel status, which is not optimal when the channel is at good status. By using diversity techniques and OFDM, the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effects in broadband wireless channels can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we show that subchannels in OFDM systems approach Gaussian noisy channels when the diversity gain gets large; as a resul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in terms of throughput and channel coding efficiency. After analyzing the channel property of OFDM systems with spatial diversity, a practical JSCC scheme for OFDM systems is propose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antennas and different multipath delay and Doppler spread. It is observed from simulations that the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more than 4 dB in terms of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 of the received image Lena and the performance is not very sensitive to different multipath spread and Doppler frequency.  相似文献   

14.
宇文翔  李宏  李海峰  马婷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10):1502-1505,1509
无人机数据链路由于多径传输,其信道为频率选择性衰落,码间干扰是影响数据传输速率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调制技术是对抗多径传输、提高传输速率的主要方法;在对系统架构和各项指标研究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TI开放式多媒体应用平台(OMAP1621)架构的宽带无线通信-无人机地空通信系统高速实时数据采集及传输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数据传输设计方案的硬件设计、驱动及时序控制,并给出了CPLD中串并和并串数据转换的仿真结果;根据该设计方案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在实际的样机演示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各项指标均满足系统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Saeedi et al. have recently proposed a DFT-based method (DBM)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to compensate for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caused by clipping distortion. They have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BM only in a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channel. But, it is known that the main advantage of an OFDM system is its robustness in fading channels where this system turns a 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 into a set of parallel flat non-selective fading sub-channel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BM over a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channel with flat fading Rician sub-channels. Our results show that similar to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channel case, the DBM can properly mitigate the clipping distortion in OFDM signals over fading channels. Furthermore, the performance of a Hybrid method that consists of a channel coding method and the DBM is also examined over fading channels.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减少码间干扰(ISI)来改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空时编码(STC)性能的合理方案。在IEEE802.11a无线标准下对STC与OFDM技术相结合后的STC-OFDM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仿真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表明,空时分组编码(STBC)与OFDM技术的结合优于垂直的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方案(VBLAST)与OFDM技术的结合;FFT点数与子载波数对系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机交织器有助于显著改善多径衰落信道下系统性能,并能在各种信道上达到合理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对流层散射多径信道估计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对流层散射通信存在严重的多径衰落的问题,分析了该多径信道的快衰落和慢衰落特性,并将对多径干扰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引入该散射通信中,建立了基于OFDM技术的对流层散射多径信道系统模型,对比分析并仿真了LS、LMMSE和基于DFT变换域法的信道估计算法下系统的误码性能,以及不同多径数目下采用DFT变换域法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高速移动接收中存在快变衰落信道难以估计、子载波间干扰(ICI)过大的问题,提出基于迭代结构的信道估计算法和ICI消除算法。利用信道解码器输出判决信息,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信道估计,并对时变信道进行线性近似,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消除子载波间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抗10%~15%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移。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精度,根据频谱资源的无陑信道特性,提出基于因子图的 OFDM 系统信道估计算法,包括二维联合信道估计算法和2个级联的一维信道估计算法。将时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建模为一阶自回归模型,使信道参数之间的交互信息近似为高斯分布,利用和积算法实现OFDM系统的联合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估计算法能够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逼近最优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