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黄连木籽油为原料,研制出适用于其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碱催化剂。考察了浸渍液中Li元素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制备的Li2O/CaO固体碱催化剂,在浸渍液中Li元素质量浓度为4%,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5h,用于酯交换反应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60℃,醇油摩尔比12∶1,固体碱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3h产物中黄连木籽油甲酯含量达到97%,制备得到的生物柴油质量达到国家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标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白土为脱色剂,考察了脱色条件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为橡胶籽油质量的2%,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83.16%.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处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白土用量为生物柴油质量的7%,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脱色率达到75.65%.  相似文献   

3.
以花椒籽油和乙醇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制备花椒籽油乙酯生物柴油。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依据响应面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对酯交换反应制备花椒籽油乙酯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椒籽油乙酯生物柴油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乙醇钠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1. 7%,醇油摩尔比11. 5∶1,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73℃。在最优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97. 95%。  相似文献   

4.
将700~1000℃焙烧鸭蛋壳4h制备的氧化钙(CaO)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用XRD和N2-吸附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温度、甲醇与大豆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00℃焙烧鸭蛋壳制备的CaO固体碱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90℃、甲醇与大豆油摩尔比9∶1、催化剂用量3.0%(占大豆油质量)、正庚烷用量30.0%(占大豆油质量)和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9.1%。催化剂重复使用12次后,生物柴油的收率仍大于97%。说明CaO固体碱催化剂在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5.
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了沉淀温度、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SO42-/Fe2O3固体超强酸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冰水浴中沉淀、500℃焙烧效果最佳。SO42-/Fe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2%,醇油摩尔比12∶1,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8h。在最佳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可达80%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40h),生物柴油收率仍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6.
用于麻疯树籽油醇解的CaO/MgO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aO/MgO固体碱催化剂,并将谈催化剂用于麻疯树籽油酯交换以制备生物柴油。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a(Ac)2浓度12%、浸渍时间6h、煅烧温度700℃。在实际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粒度为80目时催化活性较高。在优化条件下,采用该催化剂催化麻疯树籽油与甲醇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转化率迭到84.37%。  相似文献   

7.
以精制白木通籽油为原料,在催化剂Na OH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根据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并利用中心组合原理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 h、醇油摩尔比6.5∶1、催化剂用量1.0%(占白木通籽油质量)的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为94.5%。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固体碱Li2O/MgO替代传统的均相碱催化剂,催化黄连木籽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载体类型、浸渍液中Li元素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制备的Li2O/MgO固体碱催化剂,在浸渍液中Li元素质量分数为3%,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6 h,用于酯交换反应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65℃,醇油物质的量比9:1,固体碱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2%,反应3 h产物中棉籽油甲酯含量达到98%,反应10次甲酯含量维持在90%左右,其指标基本达到美国的ASTM标准和德国的DINE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2- 4/Fe2O3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了沉淀温度、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SO^2- 4/Fe2O3固体超强酸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冰水浴中沉淀、500℃焙烧效果最佳。SO^2- 4/Fe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2%,醇油摩尔比12:1,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8h。在最佳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可达80%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40h),生物柴油收率仍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麻疯籽油为原料,对固体酸SiO_2/Zr(SO_4)_2-Ti(SO_4)_2、固体碱K_2CO_3/MgO-Al_2O_3两步法催化麻疯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即第一步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催化麻疯籽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和甲醇预酯化,第二步以固体碱为催化剂,催化麻疯籽油与甲醇进行醇解反应。利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固体酸碱两步法催化麻疯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过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预酯化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醇油摩尔比12: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酸值由10.47 mgKOH/g降为0.70 mg KOH/g。碱催化醇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醇油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2 h,醇解转化率稳定在95%左右。固体酸—碱两步法适用于催化麻疯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实验结果为实现麻疯籽油生物柴油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郭萍梅  黄凤洪 《中国油料》2011,(1):71-76,86
以Na2SiO3为活性物质,以纳米Fe3O4为磁核制备磁性固体碱催化剂Na2O·SiO2/Fe3O4,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硅与铁的摩尔比2.5,晶化时间2h,煅烧温度350℃,煅烧时间2.5h,并通过震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催化剂的磁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Na2O·SiO2/Fe3O4具有较好的磁性和顺磁性,抗水性能优于传统均相碱催化剂;将其应用于棉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醇油摩尔比7:1,催化剂加入量5%,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h,搅拌速度400r/min,在此条件下,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反应转化率为99.6%,连续使用11次后活性仍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实验制备CaO/V2O5固体碱催化剂,研究钙钒摩尔比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制备催化剂条件为:钙矾摩尔比3∶1、煅烧温度823 K。考察该催化剂对油脂酯交换反应活性,CaO/V2O5催化大豆油酯交换最适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15∶1、催化剂用量6.2 wt.%、反应时间4 h,大豆油转化率达80%;该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活性并没明显降低,游离脂肪酸和水分含量对该催化剂活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制备环境友好固体碱KF/ZnO,并用以催化大豆油甲醇解反应,探讨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转化率影响。采用Hammett指示剂—苯甲酸法分析所制备固体碱碱强度和碱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制备条件是醇油摩尔比10:1,催化剂用量3%,反应时间9h,负载量15%,煅烧温度600℃,最高转化率可达85%以上;KF/znO碱强度是H_=15.0~18.4,煅烧温度和负载量都对碱量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橡胶籽油的溶剂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乙醚提取橡胶籽油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为自变量,橡胶籽油得率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1.5 h,液固比16.9∶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橡胶籽油的得率为41.60%。橡胶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81.93%。  相似文献   

15.
将乙酸钙溶液、氟化钾溶液作为浸渍液,氧化铝作为载体,通过二次浸渍、二次焙烧制得KF-CaO/Al_2O_3固体碱催化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各制备因素对催化剂在菜籽油醇解中活性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乙酸钙溶液质量分数20%,氟化钾溶液质量分数25%,一次焙烧温度950℃,一次焙烧时间5 h。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可使菜籽油转化率达到99.4%。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及Hammett指示剂滴定法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CaAc_2/Al_2O_3、CaO/Al_2O_3及焙烧前后的KF-CaO/Al_2O_3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aAc_2/Al_2O_3在140、420、700℃附近有明显失重,焙烧前KF-CaO/Al_2O_3在200、570℃附近有明显失重。焙烧后KF-CaO/Al_2O_3固体碱催化剂由无定形Al_2O_3载体及负载于表面的以单层分散的CaO、KF及反应产物构成。其比表面积为29.72 m~2/g、孔体积为0.074 2 cm~3/g。催化剂为表面光滑的层状结构,其碱强度介于7.2~18.4。  相似文献   

16.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K2CO3后经过煅烧,制得K2O/C固体碱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催化剂的优化制备条件为:K2CO3与活性炭摩尔比0.04,粒径40目,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3.5h,浸渍时间3h;将其应用于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的加入量、醇油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中水分含量等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醇油摩尔比8:1、催化剂加入量4.0%、反应时间1h。在此条件下,K2O/C的催化活性优于传统均相催化剂,重复使用多次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无外加催化剂的情况下,厨房排油烟机回收盒中的废油脂在近临界水中的水解,考察了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水油比对水解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4.0 MPa,反应时间5.5h,水油比3∶1.在此条件下,废油脂水解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固体碱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合成工艺.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5h、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2∶1、催化剂用量4.5%,该条件下酯化率为87.5%,所得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酸值(KOH)、皂化值(KOH)、碘值(Ⅰ)、熔点分别为1.86 mg/g、148.4 mg/g、2.9 g/100 g、47.3℃.  相似文献   

19.
在有机溶剂体系中,以油茶籽油和异丙醇为底物,通过脂肪酶催化醇解反应进行油茶籽油改性合成富含油酸的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异丙酯.考察了溶剂种类、酶种类、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和酶加量5个因素对醇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以叔丁醇为溶剂,脂肪酶Novozyme 435为催化剂,底物异丙醇与油茶籽油摩尔比6∶1,酶加量为底物质量的1%,反应温度55℃.在此条件下反应36 h后甘油三酯转化率达到95.24%,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异丙酯的含量可分别达到11.58%、8.25%、75.41%.  相似文献   

20.
以蔗糖为原料,固体SO42-/TiO2-ZrO2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制备乙酰丙酸。研究了浸渍用硫酸浓度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乙酰丙酸得率的影响。用XRD和NH3-TPD对使用前后的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1.0 mol/L硫酸浓度浸渍,550℃焙烧3 h的催化剂活性较强。在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190℃的条件下反应1 h,乙酰丙酸摩尔得率高达50.0%。回收的SO42-/TiO2-ZrO2催化剂焙烧后在多次重复使用过程中仍然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