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英雄  王勇  宋烨 《机械》2014,(7):1-5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针对某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静强度试验方法和设备,对构架的静强度进行评估,同时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互验证其准确性,以检验构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
动车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RH3动车转向架为研究对象,针对动车转向架构架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建立CRH3动车转向架构架的实体模型,根据TB/T 2368-2005《动力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方法》规范确定了构架的载荷工况,并将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对构架进行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构架各部位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构架满足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高速动车转向架构架,根据欧洲标准EN13749对其进行载荷条件计算,得出超常工况以及一般运营工况下的载荷值组合,然后在疲劳强度试验台上对该构架进行试验,得出相应参考点的实测应力值,并通过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架上各参考点的应力值与仿真值一致,且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构架满足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构架作为铁道车辆转向架的主要承载结构,要保证构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参考《200 km/h及以上速度等级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暂行规定》(简称《暂规》),以某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完成了构架的静强度分析。根据静强度分析结果,利用Goodman-Smith疲劳极限线图对构架的疲劳强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满足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UIC标准的转向架构架强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瑞  赵永翔 《机械》2012,39(10):9-12
介绍了某型动车转向架焊接构架的结构特征,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根据国际铁路联盟标准UIC615-4详细计算了构架强度分析所需的载荷条件,其中包含超常载荷、运营载荷、及附加载荷;对得到的载荷进行了组合,确定了强度分析的载荷工况,载荷工况又分为静强度评价载荷工况和疲劳强度评价载荷工况;对构架静强度进行了计算与评定,并用Goodman疲劳强度极限图对构架疲劳强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该转向架焊接构架能够满足标准规定的静强度及疲劳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轻量化的高速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转向架构架的技术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转向架构架进行三维建模,继而对构架进行了模拟仿真应力计算,并完成了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所设计转向架构架,不仅符合转向架构架结构简单、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也满足转向架构架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动车组转向架的构架,在长期的高速行驶中会产生疲劳磨损,甚至引起构架的失效和断裂,非常容易造成事故。为保证CRH系列动车组列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乘坐舒适性,需要对构架进行分析优化得出符合要求的构架型式。本文对转向架构架进行solidworks三维建模,然后根据《UIC515-4客车转向架结构强度试验方法》对所设计的列车转向架构架进行静强度分析计算与模拟,验证设计结果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8.
李晨  曾京 《机械》2020,47(8):31-36
以我国某城市使用的B型地铁列车转向架构架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主要设计参数和材料性能。参考EN13749-2011标准和运用中常见超常工况,通过Hypermesh对构架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再对有限元分析中发现的重点部位,采用相同的工况组合并依据EN13749-2011标准规定的相关安装和加载方法,通过监控构架状态展开研究。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型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发现试验中加载和测量造成的系统性误差,强调了在研发中台架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并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有限元技术对某机车转向架构架进行强度仿真计算及试验验证分析,以DF4D内燃机车转向架构架为例,详细介绍了客车转向架构架强度的分析方法,利用仿真计算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对构架静强度进行设计,为机车可靠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和谐号CRH380B动车转向架为研究对象,根据UIC615-4动车转向架加载标准,应用Workbench软件对构架首先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和经典疲劳强度分析,由此确定了相对薄弱的关键节点。然后运用UM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施加路谱激励、求得构架的垂向和横向动态载荷谱;运用nCode DesignLife疲劳分析软件,将动态载荷谱施于构架的承载位置,进而求得构架的疲劳寿命云图。由于构架的疲劳寿命试验成本昂贵且实验局限性很强,因此本文的仿真计算为动车转向架的疲劳寿命求解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盛雁龙 《机械工程师》2014,(11):191-192
根据铁道车辆转向架构架所受载荷特点及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建立该构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计算分析,依据TB/T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进行构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评定。分析结果表明,构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满足TB/T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某动车组转向架车轮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对200km/h速度等级的高速列车车轮强度进行计算和强度分析。按照UIC510-5标准,对车轮的静强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地铁8号线(杨浦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为例,用SolidWorks软件对动车转向架构架进行实体建模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向架的构架结构进行静载荷分析,找出构架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为国内的转向架的设计生产提供经验及数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列车转向架轻量化问题,采用APDL语言建立某型高速转向架焊接构架的参数化优化设计模型,以高速转向架焊接构架的质量为目标函数,以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作为约束条件,对构架结构几何形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构架的质量减少了11.9%,构架应力分布更趋于均匀,减少了应力集中的现象,构架强度满足JISE4207-2004标准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完成铁路货车转向架构架的虚拟疲劳试验,提出了一种采用LMS平台基于UIC510-3标准的疲劳试验仿真方法.首先对转向架构架进行有限元建模,依据UIC标准确定边界条件;其次通过模拟在超常载荷工况下的静态承载载荷,对其结构静强度进行评价;最后模拟车辆在主要运营工况下的动态循环载荷,运用LMS平台进行疲劳试验仿真及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其疲劳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对轨道交通装备的疲劳性能的预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型轨道运料车转向架构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国内一些列车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新型低速轨道运料车转向架.根据国际铁路联盟规程UIC 615 4—2003标准进行构架载荷分析与相应工况的载荷计算,并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构架正常运行和超常运行两种工况下的应力以及变形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结构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晓光  肖遥  金雄峰  王康 《机械》2022,(2):22-29
介绍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永磁直驱列车的柔性拖车转向架,该转向架采用了小轴距、小轮径的设计方法.转向架的构架采用"交叉板式"横梁实现柔性,能提供较低的扭转刚度和合适的抗菱刚度,适应线路不平顺的能力更强.对构架进行强度计算和疲劳试验之后,发现测试结果满足标准要求.对拖车柔性转向架的扭曲减载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该转向架的轮...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有限元强度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改进型转向架构架的结构特征,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根据标准UIC515-4/UIC615-4,计算了构架强度分析的主要载荷,并考虑了辅助载荷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强度分析的工况,对静强度进行了计算与评定,用Goodman疲劳强度极限图对疲劳强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该构架能够满足静强度及疲劳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地铁8号线(杨浦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为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静强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转向架的构架结构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找出构架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为国内的转向架的设计生产提供经验及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的气动性能及流场规律,建立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基于SST k-?两方程模型对运行速度分别为250 km/h、300 km/h和350 km/h的高速列车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动车及拖车转向架各部件对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对转向架阻力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对头车转向架影响最大;头车转向架的阻力占总转向架阻力的54.9%,其中构架和轮对分别占35.6%和46.5%,部分部件由于前后压差形成负阻力;拖车转向架的流场结构比动车转向架更加复杂,闸片等部件对转向架区域的流场结构有显著影响;转向架区域外形和设备舱隔墙倾角也会影响其流场结构,斜角入口比直角入口的流场结构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