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M1(NiCoMnTi)_5合金粉末经表面微型包覆Ni-P处理后制备成吸氢电极,研究其活化性能。结果表明,表面包覆Ni-P合金的贮氢电极,其放电容量提高,但达到最大循环放电容量的放电次数增加。试验还表明,采用小电流充放电易使贮氢合金电极达到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干法、湿法和湿法加添加剂三种制粉工艺对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制粉工艺对合金粉末的表面形貌、粒度分布、氧含量均存在很大的影响 ,并影响到其电化学性能。当采用湿法制粉工艺时 ,贮氢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较干法制粉明显改善 ,若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 ,活化性能进一步提高 ,第一次放电容量即达到2 78mAh·g-1,第二次放电容量达到合金电极的稳定容量 32 2mAh·g-1。湿法制粉对贮氢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可能与贮氢合金粉末表面的氧化和细粉相对含量较多有关 ,然而 ,当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以后 ,贮氢合金电极的氧含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3C充放循环稳定寿命达到 5 0 0次 ,与干法制粉工艺接近。  相似文献   

3.
利用表面修饰提高AB5型贮氢电极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建新  于波 《表面技术》2001,30(5):64-67
贮氢合金的表面性质对于它的电化学应用十分重要.AB5病型贮氢合金虽然具有活化性能好,容量在260mA·h/g~320mA·h/g是目前生产MH-Ni电池负极的主干材料.但是AB5,型贮氢合金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抗氧化和抗粉化的能力很差,导致放电容量的迅速降低.综述和比较了近年来对AB5,型贮氢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情况,分析了表面与电极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系列低钴贮氢合金RE(NiCoAlMnCu)5.1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实验发现,稀土中La和Ce含量的变化对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均有影响,一般是La含量较高的合金最大放电容量也较大,而Ce含量较高的合金循环稳定性较好,活化性和1C放电性能却相差不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混合稀土成分可以使得RE(NiCoMnAlCu)5.1稀土贮氢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具有超结构特征的稀土-镁-镍基贮氢合金作为新一代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负极材料,因其高的放电容量和好的倍率放电性能,是目前贮氢电极合金发展的重点材料之一。本文从材料相结构、贮氢特性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稀土-镁-镍基AB3型、A2B7型和A5B19型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进展,为开发兼具高容量和长寿命的新型稀土系贮氢电极合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添加Cu(OH)2对La2MgNi7.5Co1.5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电极外表面上被镀上Cu膜,Cu膜的厚度和致密性随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合金电极表面形成致密性Cu膜,可以有效地抑制电极内部贮氢合金的氧化,但对贮氢合金颗粒粉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电解液中添加Cu(OH)2,增加了La2MgNi7.5Co1.5合金电极的活化次数,降低了该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但对合金电极的最大电化学放电容量没有负面影响.此外,利用电沉积方法在电极表面镀Cu膜能够明显改善该合金电极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La0.7Mg0.3Ni2.5Cox(x=O.1,0.2,0.3,0.4,0.5)贮氢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三电极测试体系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合金的相结构、贮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为多相结构,主相为(La,Mg)2Ni,和(La.Mg)Ni3相;该系列贮氢合金的贮氢容量随x值的增大先增后减,在x=0.4时贮氢容量达1.37%。最大放电容量为365.4mAh/g。合金的活化性能好(活化次数均为1次),随着x值的增加,贮氢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力升高,合金电极表面电荷转移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快淬、热处理、快淬+热处理制备工艺对铸态(LaCe)1.0(NiCoMnAl)5.0高容量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为单相CaCu5型结构,快淬+热处理合金相的成分和结构的均匀性最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铸态合金相比,热处理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有所提高,但其倍率性能明显降低;快淬合金的活化性能、放电容量、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均降低;快淬+热处理合金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好,具有较好的活化性能、最大的放电容量(344.7mA/g)、最大容量保持率(S100,85.67%)以及较好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贮氢合金的高倍率和低温放电等电化学性能,采用在有机酸中添加金属离子M2 (Ni2 、Co2 、Cu2 )及还原剂的方法,对商品AB5型贮氢合金粉末进行表面复合处理,实现了有机酸处理和表面微包覆一步完成.结果表明,经表面复合处理后的贮氢合金电极在2400mA/g放电电流密度下的HRD由21.9%提高到38.1%,在-35℃下的放电容量由54mA·h/g提高到170mA·h/g.表面复合处理显著改善了AB5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表面改性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化学计量比对AB4.8~AB5.2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当x=0.1时,贮氢合金电极的0.2C,1C和5C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特性及3C循环寿命分别达到324mAh·g-1,301mAh·g-1,263mAh·g-1,0.81和530次。此外,化学计量比对贮氢合金的活化性能和温度特性均有较大的影响,当x分别为–0.2,–0.1,0.0,0.1和0.2时,贮氢合金电极在0.2C充放电的条件下活化次数分别为3次、4次、7次、5次和6次,且随着x的增大,贮氢电极的高温(45℃,1C)和常温(25℃,1C)放电效率下降,低温(–18℃,1C)放电效率则有增大的趋势。从合金活化性能、大电流充放电特性和循环稳定性来看,x=0.1时(AB5.1),能得到具有较佳的电化学性能的贮氢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