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讲述了目前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结构体系、通信模式等情况。并提出了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发展趋势,将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变。还介绍了目前技术较为先进的遥视系统、门禁系统及其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ARA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体系,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220kV 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通信模式.首先论述变电站与调度之间通信规约和变电站内运用的通信规约;其次介绍通信结构中的主要设备;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各种通信模式的网络拓扑,提出220kV 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比较合理的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4.
介绍220kV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通信模式。首先论述变电站与调度之间通信规约和变电站内运用的通信规约;其次介绍通信结构中的主要设备;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各种通信模式的网络拓扑,提出220kV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比较合理的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5.
华普校 《西北电力技术》1997,(5):29-33,F003
介绍了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产生,发展与结构模式,对有关微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常规分散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如何向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转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逐步实现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的几种管理模式,并对它的关键设备,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提出了设计原则,文章列举了两种结构模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傅纲林 《广东电力》2002,15(6):39-42,48
介绍了1995年制定的广州电风自动化发展十年规划,即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及其通信规划。包括了SCADA,DAS,DTS与MIS的接入,RTU模式的变电站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现代管理机制的集控模式,以及与自动化相关的通信要求。并介绍了规划的实施情况、存在的不足及所需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新建及常规变电站改造工程,介绍、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三种基本模式,并提出了一种1lO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从模式上进行总体选择,然后分别从数据通信子系统、监控子系统、保护子系统进行设计,并针对目前变电站综自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50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以南昌50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仿真培训系统为例,介绍如何根据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仿真培训系统的仿真范围、仿真模式、培训内容及其实现方法,阐述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间隔层、变电站层和电气主设备这3部分的仿真设计要求。这些内容不但能作为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仿真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开发后的测试标准,而且也适用于开发中心集控站的仿真培训系统。因此,纯软件的仿真模式更适合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更新较快的仿真对象。  相似文献   

10.
以合肥地区220 kV螺丝岗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为例,叙述了高压变电站由传统监控模式改造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同时,介绍了相应的系统结构、具体改造方案和一些现场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等;还对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符合国情的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至复  曾鸣 《电网技术》2007,31(10):74-78
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体系选择所面临的基本形势,讨论了单一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单一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和三级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利弊,认为三级电力市场体系综合考虑了资源优化配置等多方面因素,符合电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规律,是一个成本小、收益大且能够循序渐进实现电力改革长远目标的市场模式,应作为我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基本模式。在借鉴了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逐步实现三级电力市场统一开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人防工程电气系统的组成,提出了系统组成的狭义和广义界定方式,对人防工程电气系统及其内部子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有了更加细致、准确的理解。讨论了人防工程电气系统在不同阶段的三种典型实现模式:传统实现模式、混合实现模式和全现场总线实现模式,认为全现场总线实现模式将成为人防工程电气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此项工作对全面理解人防工程电气系统的组成,恰当地选择系统构建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输入为光伏充电蓄电池的三相双模式逆变器系统,输出既可接三相负载实现独立运行,也可连接电网并网运行。系统独立运行时采用电压源运行模式,并网时采用电流源运行模式,在并网/独立模式切换过程中采用快速检测并网开关和抑制电流突变的过渡算法实现并网/独立的平滑切换。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器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易实现,可满足微网中对发电单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中,光伏侧DC/DC变换器通过级联拓扑可实现光伏功率升压直流送出。当光伏输入侧功率差异较大时,级联变换器会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和定电压模式间切换,模式切换控制会引起系统稳定性变化。文章以级联隔离升压全桥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变换器在电导增量法-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定电压控制下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和级联系统等效阻抗模型,根据阻抗稳定性判据评估控制模式切换下系统稳定性差异。当变换器由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切换为定电压模式时会降低系统稳定性能,且随着切换控制模式模块数量的增多稳定性显著减小。在此情况下,可采用母线电压降压运行的方案,尽可能使光伏侧DC/DC变换器工作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级联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前馈控制的BLDCM滑模变结构调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滑模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但为减小滑模控制系统抖振,引入等效控制理论,在滑模控制器输出端串入一个积分器,导致系统的响应速度较慢.为了提高滑模控制器的快速性,本文将滑模控制与前馈控制相结合,构成前馈滑模控制器,不仅补偿了控制器输出端积分环节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和抗扰能力,而且保留了传统滑模控制简单、鲁棒性好等特点.Matlab仿真表明,新型滑模控制器控制下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超调量小、鲁棒性好、速度响应较快.文中还利用DSP来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有效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评估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脆弱性评估指标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基于系统非故障潮流状态运用三类脆弱性指标来评估电力系统的动态安全,即求取电力系统在非故障潮流变化过程中的脆弱支路集合;评价系统在任一潮流状态下经受故障冲击的脆弱程度指标;评价系统在当前潮流状态下发生连锁故障的可能路径集合及其发生概率。文章对此三类脆弱性指标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该评估模式中,系统当前的潮流状态通过广域测量得到,这可以充分发挥广域测量技术的特点,使得动态安全评估能够反映系统的实际场景,同时,本评估模式依据系统非故障潮流状态中评价系统在当前运行场景下的脆弱性,及早地发现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可为运行人员提前消除危机提供分析依据,因而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体化整定计算系统中辐射网运行方式组合中存在的问题,从供电路径入手,提出直接设置供电路径、自动形成供电运行方式的模式。供电运行方式由厂站方式和线路方式组成,系统自动搜索电源点,然后在每一个电源点下设置供电路径,由系统自动生成供电运行方式。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一体化整定计算中辐射网运行方式组合的繁琐问题,以及辐射网多电源供电、大电源转供等特殊运行情况,提高系统的计算速度,增加系统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云广直流系统仅带小湾电厂孤岛运行的调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楚雄侧孤岛运行是云广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之一。介绍了云广直流仅带小湾电厂孤岛运行方式的调试项目,包括联网-孤岛运行方式转换试验、孤岛系统稳态运行以及运行过程中模拟故障或扰动的试验。基于该孤岛运行方式的现场调试,对系统的实际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初步验证了云广直流孤岛运行方式的可行性。现场试验及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后续孤岛运行方式调试打下了基础,并为系统处于这种孤岛方式时的实际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仓库的一体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以省调系统为例,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有应用、潜在应用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调度数据仓库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在该模式中,数据仓库集中存储主要应用于子系统的公用数据,是各应用于系统的联系纽带。该模式适用于新一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也适用于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改造。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是电力系统遭受大干扰能够恢复稳定运行的能力,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PSS作为线性控制策略不能够有效抑制大扰动。基于滑模控制,分数阶微积分和有限时间稳定,提出了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来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使系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恢复稳定运行。首先,通过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解耦非线性电力系统。然后,提出分数阶滑模控制器并给出其设计和证明过程。同时,给出电力系统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性下的收敛时间。最后,在3机9节点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数阶滑模控制器调节发电机的励磁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数阶滑模控制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