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瓷》2009,(2):59-59
答:1干燥技术的分类按干燥制度是否进行控制可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由于人工干燥是人为控制干燥过程,所以又称为强制干燥。按干燥方法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对流干燥、辐射干燥、真空干燥和联合干燥。  相似文献   

2.
在脲醛复合肥的干燥过程中,既要严格控制温度,又要控制干燥空气的湿度,以防止副反应的发生。空气半开放半循环微粉-流化床两级干燥技术包括恒速干燥过程和降速干燥过程,恒速干燥采用微粉干燥技术,降速干燥采用流化床干燥技术,可在保证脲醛复合肥性能的同时使其得到干燥。由于恒速干燥所需的热量来自降速干燥的余热,因此与单一气流干燥和单一流化床干燥技术相比,空气半开放半循环微粉-流化床两级干燥技术可显著降低干燥能耗。  相似文献   

3.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天然胶乳厚胶膜在热风与红外线两种干燥方式下的干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红外干燥的干燥速率常数远大于热风干燥,采用红外干燥可大大缩短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和厚度均显著影响干燥过程,红外干燥对温度更敏感。通过动力学拟合结果,得到了干燥动力学方程,可以预测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4.
李军  李建  李鹏  王良  张文秀 《洁净煤技术》2014,(3):49-53,56
为降低生物质型煤干燥成本,提高干燥效率,研究热风干燥风速和温度对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拟合了生物质型煤在不同热风干燥条件下水分随时间变化的模拟曲线。结果表明:生物质型煤与多数多孔介质类似,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干燥、恒速干燥、降速干燥3个阶段,其中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时间约25 min;热风温度越高,风速越大,生物质型煤的干燥速率越大,干燥时间越短,干燥时的裂纹率也越高。当干燥温度180℃,风速1.2 m/s时,生物质型煤热风干燥效果较好,干燥热效率最高为48.34%。通过对不同温度、风速条件下的生物质型煤干燥试验数据与常用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发现Sabbet干燥模型拟合度最好,当干燥温度180℃,风速1.2 m/s时相关性系数为0.997,二者相关性显著,因此Sabbet干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生物质型煤在不同温度、风速下的干燥特性。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普通热风、远红外和微波干燥方式对陶瓷坯体的干燥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干燥速度、坯体内外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空气干燥主要靠水分浓度差实现,内外温差较大;远红外线干燥的坯体内外温度均匀,恒速阶段的干燥速度是热风干燥恒速阶段速度的1.2倍;微波干燥主要靠温度差实现水分扩散,最大干燥速度可达4.26%/min(干基),约为热风干燥速度的12倍。将含水量为22wt%的陶瓷坯体干燥至恒重,普通电热干燥的运行成本最高,约为远红外干燥的1.5倍和微波干燥的4.2倍。分析了远红外干燥和微波干燥在陶瓷工业应用的可行性,指出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以碱式氯化镁纳米棒为原料,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出氢氧化镁纳米棒滤饼;在不同干燥介质温度和不同物料床层厚度下,通过干燥动力学实验,得到了干燥速率曲线和干燥温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恒定干燥条件下,随着干燥介质温度的提高(或物料床层厚度的降低),氢氧化镁纳米棒的干燥速率加快,干燥时间缩短。当干燥介质温度较低(或物料床层厚度较大)时,对于某一干燥介质温度(或物料床层厚度)下的一条干燥速率曲线,氢氧化镁纳米棒的干燥过程可以分为升速、恒速、第一降速和第二降速四个干燥阶段。随着干燥介质温度的提高(或物料床层厚度的降低),干燥速率曲线中的恒速干燥阶段范围逐渐变小,直至消失。整个干燥速率曲线图可以分成为升速干燥区、恒速干燥区、第一降速干燥区和第二降速干燥区。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褐煤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条件对褐煤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获得用于估计褐煤干燥效果和干燥时间的半经验关联式,在自主研发的单炉处理量为3kg的低温热解试验系统中进行了褐煤干燥试验,获得了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对预热段的干燥效果影响不大,但对恒速干燥段的影响明显,降速干燥段次之的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干燥预处理对油页岩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微波干燥是一种快速、高效和节能的干燥方式。在家用微波炉改造基础上搭建了微波干燥实验台,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对柳树河油页岩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单项扩散模型等13个薄膜干燥模型等对微波干燥分别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所需的时间远小于传统干燥所需的时间;微波干燥速率要远大于传统干燥干燥速率;油页岩微波干燥过程适用于双项扩散的半经验模型,油页岩微波干燥机理为湿分(液体或蒸气)双项扩散控制过程;300、400和550 W三个功率干燥时能耗相差不大。为了以较少的能耗达到相同的干燥效果,对于柳树河油页岩,以功率550 W干燥为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凝胶注模成形得到氧化铝陶瓷坯体,采用直接干燥、高湿干燥、液相介质干燥等方式对坯体进行干燥,研究了不同的干燥方式对坯体干燥速率及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注模成形坯体对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高湿干燥、液相介质干燥可有效减缓干燥速率,避免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10.
干燥温度对明胶粘度的影响(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探讨了明胶干燥温度对明胶粘度的影响。明胶经常温干燥再经55℃干燥与只经常温干燥相比,粘度下降。明胶经常温干燥后再经70℃或87℃干燥与只经常温干燥相比,粘度下降,其下降幅度与明胶经常温干燥后再经55℃干燥相当。而明胶经常温干燥后再经105℃干燥与只经常温干燥相比,快胶、食用胶、惰胶的粘度较大幅度上升,PA胶粘度较大幅度下降。快胶、食用胶、惰胶,经常温干燥和先经常温干燥再经55℃或再经70℃、87℃干燥,其粘度下降值大体相当,而先常温再经105℃干燥,胶样粘度下降值有较大幅度上升。PA胶由于自身特性,先常温后55℃干燥与只经常温干燥相比,粘度下降值减小,先常温后70℃或87℃干燥与先常温后55℃干燥相比,粘度下降值相当,而先常温后105℃干燥与先常温后55℃干燥相比,粘度下降值减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短时间内对大量枸杞进行干燥的问题,提出采用真空常压脉动干燥技术,使干燥过程中压力在真空与常压之间交替变化,降低能耗,提高干燥效率。通过对枸杞的真空脉动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寻找到最佳真空脉动干燥曲线。根据最佳干燥工艺曲线,设计干燥面积为50m2的真空脉动干燥机及其自动控制系统。该装置实现了对真空度和温度的智能调节,提高了枸杞的干燥速率并改善了干燥效果,大幅度缩短干燥时间,提高枸杞的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高温烟气干燥和回转管式干燥特性,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高温烟气干燥和回转管式干燥过程进行流程模拟,并运用能量平衡法和分析方法对2种干燥系统能量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spen Plus能够较好地模拟高温烟气干燥和回转管式干燥过程。烟气和蒸汽温度分别为750和203.1℃时,回转管式干燥的热利用效率为71.27%,较高温烟气干燥高4.04%,而回转管式干燥利用效率为87.68%,较高温烟气干燥高49.33%。随干燥介质温度升高,高温烟气干燥与回转管式干燥热利用效率提高,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组合干燥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组合干燥可以干燥某些单一干燥方法难以干燥的物料。组合干燥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较好地控制整个干燥过程,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产品。文章介绍了组合干燥的现状及其进展,并结合实例对组合干燥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微波干燥法进行卫生陶瓷坯体干燥试验,探究微波可以实现对卫生陶瓷快速干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围绕着微波设备大型化、连续化中面临的关键技术及微波干燥电耗相对较高等技术进行攻关,开发了卫生陶瓷微波干燥辊道窑,并在实际工厂使用。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实现了沿坯体纵向与沿坯体局部区域横向的均匀干燥及微波干燥能显著提高干燥的内扩散速率,最终实现对卫生陶瓷的快速干燥;采用微波、热风耦合加热技术能显著降低微波干燥电耗;开发的卫生陶瓷微波干燥辊道窑,可极大缩短干燥周期,降低场地占地面积,提高干燥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姜宝成  李炳熙  王德瑶 《化工进展》2006,25(Z1):565-571
橡胶的干燥特性是干燥设备设计的关键.本文结合实际的干燥系统,建立了橡胶干燥的数学模型,编制了橡胶干燥过程的动态模拟程序,对干燥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分析了影响橡胶干燥的主要参数.模拟结果表明:新风流量与循环风流量越大、干燥温度越高,则干燥效果越好,但随着新风流量与循环风流量以及干燥温度的提高,其干燥速度的变化幅度越小.  相似文献   

16.
微波真空组合干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真空干燥是综合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各自优点的一项新技术,将微波干燥的快速高效性和真空干燥的低温高质相结合,在真空条件下利用微波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实现物料的快速低温干燥。着重阐述了微波真空组合干燥技术的机理、特点、干燥动力学以及影响微波真空干燥的重要因素,并对微波真空组合干燥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除湿-常规分段组合木材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木材干燥能耗,通过对杨木进行太阳能-除湿-常规分段组合干燥,即含水率40%以上采用太阳能进行预干,25%—40%采用除湿干燥,25%以下采用常规干燥,并与常规干燥进行干燥能耗和木材质量的对比。结果表明,分段组合干燥比常规干燥节能19%左右,而且干燥质量和常规干燥基本一致。分段组合干燥充分利用了三者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陶瓷粉体常用的干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诸爱珍 《江苏陶瓷》2000,33(3):23-25
详细叙述了陶瓷粉体采用的热风干燥、红外线干燥、喷雾干燥、冰冻干燥等干燥方法,分析了各种干燥方法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陶瓷粉体选择相适应的干燥方法,以便能获得理想的干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农业和食品行业需要能源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干燥技术,最近红外加热干燥的应用得到广泛研究。作为现代干燥技术的另一种选择,红外干燥具有加热均匀、干燥速率高、干燥时间短、节约能源、产品品质和安全性高等引人注目的优点。研究表明。将红外方法可以减少干燥时间并且节能。与热可以对果蔬实现同步漂烫和干燥,干燥和热风干燥相结合能够有效的减少干燥时间。所开发的红外冷冻相继干燥常规的空气干燥或冷冻干燥相比,更适合于生产高品质的酥脆果蔬片。红外加对稻谷进行同步干燥和杀虫。本文将综述红外加热技术的最新研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气凝胶超临界干燥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其干燥速率的影响,利用ANSYS Workbench和FLUENT软件,建立了干燥釜和凝胶三维模型并模拟干燥过程中乙醇随时间的变化分布;此外,通过改变干燥温度和干燥压力研究干燥速率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干燥速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压力超过13 MPa,干燥速率上升趋势明显下降,而随着温度的上升干燥速率呈下降趋势,温度超过50℃,干燥速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合理地增加干燥压力,降低干燥温度有利于气凝胶的超临界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