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焦炉煤气是炼焦工业重要的副产品。本文综述了当前焦炉煤气的利用现状,包括用于合成甲醇、合成天然气、制氢、发电、生产化肥、生产直接还原铁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焦炉煤气利用应向着清洁化、产品高附加值、多联产方向发展,提高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焦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石焦集团利用自产焦炉煤气富含氢气的优势,通过变压吸附工艺制取高纯氢气,再用蒽醌法技术生产加氢产品高浓度双氧水,为焦炉煤气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路,延长了煤化工产业链,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用低品位铁矿石生产直接还原铁和高纯铁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品位铁矿石进行了煤基直接还原以生产直接还原铁和高纯铁粉的研究,提出煤基直接还原-渣铁分离-高纯铁粉新的工艺流程。所得直接还原铁产品的铁品位、金属化率和铁回收率分别在91%、92%和84%以上,而高纯铁产品的含铁量均在97%以上。直接还原铁粉经冷固结成型后即为电炉炼钢的优质原料,而高纯铁粉的利用价值更高。该工艺为合理利用我国大量尚未开发的低品位难选铁矿石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平煤神马集团利用炼焦副产品生产高纯度硅烷,产品纯度达到99.99999%,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该集团形成了原煤—焦炭—焦炉煤气—氢气—硅烷高端煤化工产业链。该项目技术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肖文德表示,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业化硅烷生产技术在国内率先取得突破,结束了国外技术垄断和国内产品全部依靠进口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优质铁精矿生产直接还原铁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直接还原铁的应用,简介绿煤基回转窑法、煤基隧道窑法和煤基转底炉法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方法与生产工艺,并对建厂投资和生产成本作了介绍,对进一步用优质铁精矿开发生产直接还原铁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目前国情出发,论述了利用优质磁选铁精矿生产高附加值的直接还原铁的合理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可行性。“一步法”直接还原在较小的规模(小于150万t/a)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适合我国目前情况的一种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硫酸铵作为焦炭生产企业的一种合成副产品,是利用硫酸与焦炭生产中的副产物焦炉煤气净化回收后直接进行中和反应,吸收煤气中的氨而得到的。文章探讨硫酸铵产品出现变色夹带黑粒子等现象的质量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直接还原铁新工艺并提高产品质量,以全铁含量为64.71%的某低硫磁铁精矿为原料,糊精为有机粘结剂,采用内配焦炭制备生球团,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还原焙烧试验。结果表明:在焦炭用量为20%、还原温度为1 150 ℃、还原时间为1 h、糊精添加量为1%、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磁场强度为80 kA/m的条件下,可获得全铁含量为92.67%的直接还原铁产品,此时铁回收率为95.74%;内配1.6%的碳酸钠后,直接还原铁产品的全铁含量达到93.55%,提升近一个百分点,而铁回收率降至94.20%。SEM EDS分析显示直接还原铁产品晶粒较大,金属铁衍射峰明显,可作为电炉炼钢中替代废钢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发展直接还原铁的必要性,阐述了直接还原铁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直接还原铁的资源优势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氧化铝厂赤泥综合利用的新工艺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利用氧化铝厂赤泥 ,配入A型催化剂 ,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焙烧—渣铁磁选分离—冷固成型新工艺流程 ,生产出优质的直接还原铁团矿。所得产品的金属化率为 92 1 % ,含铁品位为 92 7% ,铁回收率为 94 2 % ,该产品可作电炉炼钢的原料。这种新工艺为氧化铝厂赤泥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炼焦煤矿区的储量、产量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国炼焦煤资源的地区和煤种的分布以及冶炼精煤的分配使用情况,发现中国的炼焦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其次是河北、安徽、山东、黑龙江和河南、贵州等省。冶炼精煤主要供国内钢铁厂及焦化厂配煤炼焦使用。  相似文献   

12.
立足山西焦化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制约焦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范世锦  王亮 《中国矿业》2012,21(5):105-106,114
本文针对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丈八井41105综采工作面事故,全面分析了矿井基本概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通过对该工作面的CH4、CO2、CO、O2、H2S、温度、风速等参数进行了数次测定,确定了有害气体的涌出位置,最后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潜在危害指数的综合评分法是筛选地下水优控污染物常用方法。对于污染场地而言,现有的综合评分法指标体系中存在个别指标筛选作用失效、未考虑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浓度超标等问题。本文从焦化场地污染特征出发,改进了综合评分法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7个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地下水优控污染物包括萘、苯、甲苯、1,2二氯乙烷、苯酚、铜、镍、铅、镉、汞等10种。改进之后的筛选方法能够识别出排放量大、污染程度高、亟需进行管控的污染物。由于焦化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成分复杂,目前开展的地下水调查所监测的污染物种类有限,导致筛选结果有所遗漏,建议开展地下水补充调查,进行地下水水质全分析,完善优控污染物清单,为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捣固炼焦工艺虽然相对于顶装煤工艺可以改善焦炭质量,并能降低炼焦用煤的质量.但将顶装煤焦炉直接改为捣固装煤焦炉,亦存在不少问题,以某焦化公司为例,主要从生产工艺,加热工艺,炉体结构和生产管理4个方面分析了由顶装煤工艺改为捣固炼焦工艺后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原因,并进行了技术总结,对今后其他炼焦厂的技术改造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由于上组煤(低硫煤)产量减小,下组煤产量加大,煤炭销售硫分升高,部分矿井由于地质条件所限,只能生产高硫煤,致使多数钢铁厂、焦化厂对高硫煤难以消化,导致高硫煤出现滞销,制约了矿井的正常生产。通过发挥大集团内部资源优势,利用港口独特的储、装、运系统配销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矿区近十年来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的经验,提出相应采取的施工管理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将黏结指数70~75的蒋庄矿1/3焦煤与黄陵气煤及田庄矿1/3焦煤进行了工业指标、煤岩组分及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蒋庄矿1/3焦煤变质程度低、挥发分高,成焦显微结构含有大量的各向同性结构,其煤质显示气煤特征。利用蒋庄矿1/3焦煤与黄陵气煤参与配煤炼焦,并对配煤质量和焦炭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研究表明,蒋庄矿1/3焦煤与黄陵气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较一致,当其配比较低时,焦炭质量较优,但当其配比按常规1/3焦煤比例配用时,焦炭质量劣化明显,进一步表明蒋庄矿1/3焦煤按气煤配用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通过实施"集中化、洁净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生产集约、以煤为主、多种经营、各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新阳煤矿近水平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显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新阳煤矿二叠系山西组3#煤层7321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的连续观测,研究在薄煤层运用窄轻型支架和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条件下的矿山压力特征,分析了顶板的运移、损伤、破坏规律及在上覆煤层采动影响下的矿压显现规律,为确定此类煤层的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参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