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为大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这门教学是如此重要,可是实际上我国的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对此,各高校应该根据现状,对大学计算机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从而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快速有效地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中,《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并科学使用计算机解决更多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Power Point的课程教学来观察任务驱动的作用,进一步展示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目,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必修公共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进而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着重分析在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完善考核方式、增强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实践,力求为找到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出思路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总结43所院校在厦门会议上关于大学计算机体系的共识,提出大学计算机及其基础课程的重要性,阐述大学计算机(面向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大学计算机知识体系;论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基础课、通识课和基本技术技能课的地位;指出计算机教学面向应用是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计算思维应成为大学生的普适能力,应该在坚持计算机教学面向应用的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讨论了计算机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创新,结合教学实践体会,阐述了从开设创新型选修课程、开放实验室、创新大赛、科技创业、毕业设计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内高校必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化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既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本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进而详细论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大学计算机基础》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本课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分析了教材、文献资料和网络环境等教学条件的发展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具有专业特色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快速的普及到我们的生活中,这对人类的工作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公共教学的必修课。但是存在着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不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会结合自身的喜好,这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本文就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 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任。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该门课程 在教学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分层教学、创新实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考核方 式、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希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量减少、没有适宜实验体系的问题,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提出设计开发先进的虚拟实验平台,依托先进教育技术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说明借助平台进行教学过程实施和实验设置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以及教学方法与技巧;分析基于平台的教学效果及优势,总结先进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的高中已经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各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基本都局限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上,而计算机文化以及网络文化方面的内容较为欠缺。为了让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文化和网络文化素养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院校中大学计算机是一门重要的通识类课程,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而言有着重大的作用。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关键与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学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对此本文将简要描述以计算机思维为主导的大学计算机理实一体教学思路,希望能够提高该课程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教育》2012,(1):99-99
<正>编者按: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程序设计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抽象和枯燥的特点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抱怨和厌学情绪。而这些又正是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对学生具有深远意义。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背景相结合,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是国际上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本刊诚邀程向前老师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大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任.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其计算机实践及应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型学科,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技工学校教育过程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是一个重要专业,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的重要课程,为了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育水平,必须要积极加强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数学和物理同等重要,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文章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阐述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的课程定位,着重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围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核心任务进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已经成为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标志,面对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可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带来了更多的网络海量资源,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挑战就是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时代的发展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所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需求.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展开讨论.首先介绍大数据的定义与内涵,然后分析当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发展现状,最后对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生在大学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入门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必要先行课。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教学型本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针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其计算机基础掌握水平参差不齐、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等现状,提出了分层分类教学改革,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了分级教学新课程体系。我校2012、2013级新生考核成绩表明,分级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进一步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成果对其他同类院校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范围信息化浪潮下,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目标逐年提高,专业领域对人才的信息实践能力更加严格,信息应用技术与学习、科研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而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环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则面临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滞后于技术发展,缺乏明晰的改革方向,有可能沦为"鸡肋"课程的困境。为了顺应信息化潮流,走出困惑,在新的环境下正确定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入思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系列问题,我刊特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程向前老师,主持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专栏探讨。本次探讨主要基于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SWOT分析和对课程发展思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