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徐学泰 《上海电力》1997,10(4):32-35
从绝缘子内部结构方面来反思内胶装悬式绝缘子许多固有的缺陷和弊病、进而更快地大力推行外胶装棒形绝缘子。使线路绝缘子的技术品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承平,因而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绝缘子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吴光亚 《电力设备》2008,9(7):110-113
目前,输电线路上使用的绝缘子主要有三大类: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盘形悬式玻璃绝缘子、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盘形悬式瓷绝缘子具有长期丰富的运行经验、良好的机电性能、耐气候性、耐热性,使用寿命周期长,伞型丰富,适合各种气候地区。盘形悬式瓷绝缘子属于可击穿型结构,其内在缺陷不易发现,运行单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定期清扫和劣化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长棒形瓷绝缘子电位与电场分布,以指导现有运维策略。文中采用有限元法,建立500 kV长棒形瓷绝缘子串三维模型,仿真并分析其电位和电场分布。结果表明:沿绝缘子串高度方向,长棒形瓷绝缘子串表面电位呈现三段式曲线,绝缘子串两端电位变化较快;其表面电场强度随高度变化呈U形曲线分布,场强最大值在高压端第1片伞裙与棒芯连接处。相比于普通悬式绝缘子串,长棒形瓷绝缘子串金具较少,其电位和电场分布更不均匀。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23(6):20-20
我国特高压骨干输电网架使用的100kV复合悬式棒形绝缘子在山东淄博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由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绝缘子质检中心、国网建设有限公司等组成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山东泰光电气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00kV复合悬式棒形绝缘子,与传统的瓷、玻璃绝缘子相比,  相似文献   

5.
耐张串对绝缘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主要采用盘形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但是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为了防污闪,都设计得很长很重,瓷绝缘子的零值问题更是非常突出。长棒形悬式瓷绝缘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绝缘子,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串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结合Ansys力学软件通过计算和力学试验,分别研究了长棒形悬式瓷绝缘子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在均布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在扭转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拉伸破坏特性以及端部附件的机械安全问题,最后得出结论:长棒形悬式瓷绝缘子的静态力学特性能够满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串的要求,从机械性能上来讲,可以应用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串上。  相似文献   

6.
应用在电力系统的绝缘子产品主要分为线路用和电站用两大类。其中.线路用绝缘子的用量大约占绝缘子总量的2/3。按材料来分.目前应用在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主要分为瓷绝缘子、钢化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瓷绝缘子按结构不同又分为盘形悬式和棒形悬式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电场计算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汛  王仲奕  金强 《高压电器》2005,41(5):340-342,346
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30kV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进行三维计算分析,讨论了导线、铁塔和均压环对绝缘子(I型)沿面场强分布的影响。运用随机搜索法的优化技术对均压环的环径、管径和环的抬高距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出高压导线的存在使棒形悬式绝缘子电场均匀化,铁塔对侧相的绝缘子电位分布影响最小,选择合适的均压环尺寸(抬高距、管径和环径)可以有效地降低棒形悬式绝缘子端部芯棒和护套所承受的场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XP—6型悬式瓷绝缘子是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由制造、使用、设计三结合,在X—4.5型悬式瓷绝缘子的基础上,改进了瓷件伞棱和连接尺寸,缩小了头部尺寸,采用新型的“W”锁紧装置。它与X—4.5型悬式瓷绝缘子相比具有泄漏距离大、重量轻、锁紧性好、便于清扫和带电作业等优点。XP—6绝缘子及X—4.5绝缘子、XP—7绝缘子的外型结构和主要尺寸见图1和表1。  相似文献   

9.
高压合成绝缘子在线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强 《电力建设》1999,20(4):25-26,30
高压棒形悬式合成绝缘子(简称合成绝缘子)是由有机高分子聚合绝缘材料为主制造的复合结构新型线路绝缘子,也称硅橡胶合成绝缘子。它的重量轻(重量仅为瓷绝缘子串的1/7~1/10),耐污闪性能好,耐污闪电压比瓷绝缘子的高50%以上,运行数年不需要清扫,特别适...  相似文献   

10.
绝缘子覆冰闪络事故严重危害着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为了研究影响棒形悬式瓷绝缘子覆冰交流闪络特性的因素,文中在人工气候室内对棒形悬式瓷绝缘子进行了带电和不带电的人工覆冰试验以及交流闪络试验,研究了表面覆冰程度、盐密污秽度和覆冰水电导率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试验中使用高速摄影机对放电电弧的发展过程进行检测,并用示波器记录泄露电流和闪络电压。结果表明:带电覆冰和不带电覆冰导致绝缘子表面覆冰程度不同,对其冰闪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局部放电的初始位置和电弧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在电弧发展到完全贯穿绝缘子表面前,在相同的试验电压下带电覆冰绝缘子的泄露电流比不带电覆冰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大;棒形悬式瓷绝缘子覆冰闪络电压随盐密污秽度和覆冰水电导率的增大而降低,且相同盐密污秽度下带电覆冰绝缘子的闪络电压高于不带电覆冰绝缘子的闪络电压。研究结果可为为输电线路绝缘子选型以及防冰减灾等,提供试验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网运行中绝缘子的损坏原因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绝缘子市场正在走向多元化,这既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也促进了国产绝缘子制造质量的提高。章对线路绝缘子(盘形瓷绝缘子与玻璃绝缘子,棒形瓷绝缘子与复合绝缘子)、支柱绝缘子和大型绝缘子——套管(瓷套管、复合套管)在电网运行中的损坏原因进行了总结,列举了相应的典型事故,并给出相应的缺陷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特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均压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介绍了特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用1 000 kV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计算及均压特性研究等情况,运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了整体单支、1/3和2/3元件组串、1/6和5/6元件组串和一种1/6瓷质绝缘子及5/6复合绝缘子组串,结果可以看出,两复合绝缘子元件组串对电场分布没有任何改善,在结构上复合绝缘子采用整体单支比两元件组串的好;导线侧使用瓷质绝缘子,接地侧使用复合绝缘子组串,可以充分利用瓷质绝缘子良好的耐电弧性和复合绝缘子良好的憎水防污性,比采用整体单支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分布均匀,使复合绝缘子元件端部密封处的电场强度降低了60%以上。计算分析了特高压绝缘子的电场分布,均压环经优化配置后,使整体单支复合绝缘子导线侧的电场强度小于320 V/mm,瓷质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组串,复合绝缘子承受的最大场强小于110 V/mm。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40.5 kV瓷支柱绝缘子在温度剧变条件下的机械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包括温度剧变产生的温度应力以及对弯曲载荷和扭转载荷的影响,温度范围为-40^+80℃(初始温度为20℃)。研究发现,在低温或者高温条件下,瓷支柱绝缘子不同介质的连接位置均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同时,在施加弯曲载荷时,高温会使瓷支柱绝缘子承受更大的应力,而在低温时应力会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在施加扭转载荷时,瓷柱的不同位置在不同温度下所承受的应力有所不同,上瓷根所受应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下瓷根所受应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该研究结果为绝缘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运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李晓红  钟永和 《高压电器》2006,42(3):188-189,193
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在役隔离开关支柱瓷瓶承受的拉应力、剪应力情况,得到上下元件瓷体部分危险区域的最大应力值;结合工程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计算Ⅰ-Ⅲ混合型裂纹的临界裂纹尺寸公式,结合裂纹形状因子,给出隔离开关支柱瓷瓶检测灵敏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脉冲激光清洗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和可控性好等优点,已开始应用于瓷式绝缘子表面的污秽清除。脉冲能量密度太大,会造成瓷绝缘子的损伤。能量密度过小,直接影响清洗效率。文中以瓷式绝缘子及表面污秽为对象,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能量密度脉冲激光下瓷式绝缘子表面温度和应力随距离变化的规律,研究脉冲激光清洗瓷式绝缘子的表面污秽清洗机制,确定最佳清洗能量密度。结果表明,能量密度为1.18 J/cm^2到2.01 J/cm^2的脉冲激光清洗瓷式绝缘子时,绝缘子表面温度远小于其气化温度;脉冲能量密度为1.41 J/cm^2时,表面最大的应力小于且接近瓷式绝缘子的抗拉强度,在不损伤基底的前提下此脉冲能量密度清污效率最高。研究成果为脉冲激光清洗瓷式绝缘子能量密度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输电线路绝缘子发展历史,比较盘型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合成绝缘子、瓷长棒绝缘子等各类绝缘子优缺点。结合山东电网输电线路绝缘子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合成绝缘子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和在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出适合当前线路外绝缘配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以高压瓷瓶支柱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局部分析,分析了整体结构在自重、安装偏差、温度变化、风载以及短路电流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为支柱绝缘子的安全性评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合成绝缘子表面电压和场强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效金 《高压电器》2003,39(4):20-22
利用表面电荷法对绝缘子表面的电压分布和场强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影响电压分布的某些因素,如均压环、伞裙对电压分布的影响。计算表明,合成绝缘子的电压分布特性与瓷质绝缘子有很大不同,其电压分布非常不均匀,高压端承受了更高的电压。伞裙和均压环均能改善电压、场强分布,但合成绝缘子均压环对电压分布均匀性的改善不如瓷质悬式绝缘子。  相似文献   

19.
孙杰 《宁夏电力》2012,(4):29-30,56
针对一起220 kV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断裂的事故,进行绝缘子现场试验和分析,从提高瓷绝缘子质量和加强运行维护管理2方面提出了预防支柱绝缘子断裂事故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绝缘子的断裂是由于其抗弯强度不足和未按照工艺要求涂抹沥青层等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the artificial pollution tests, the effects of pollution and high altitude on the flashover performance of short samples of five kinds of UHV/EHV dc composite long rod insulators are analyzed. The exponent characterizing the influence of salt deposit density on the flashover voltage is related with the profile and the material of the insulator shed. The values of the samples' exponents vary between 0.24 and 0.30, which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porcelain or glass cap-and-pin insulators, nam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lution on the composite long rod insulators is less, relatively. Thus, the composite insulators have certain advantages in severe pollution regions. The best ratio of the leakage distance to the arcing distance is about 3.35. The exponent characterizing the influence of air pressure on the flashover voltage is related with the profile and the material of the insulator shed and the pollution severity, the values of the samples' exponents vary between 0.6 and 0.8, which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porcelain or glass cap-and-pin insulators. Therefore, the dc composite insulator used in high altitude regions should have enough arcing distance.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if insulator sample Type E is selected for the plusmn800 kV UHV dc transmission lines, the basic arcing distance should be no less than 8.16 m and the basic leakage distance no less than 30.2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