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预先对小鼠予小剂量照射,3~6h后再接受大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观察小剂量辐射对大剂量损伤的拮抗作用。实验结果证明:预先照射0.01Gy后,以染色体畸变为观测终点,则骨髓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均低于单纯大剂量组(p<0.01)。雄鼠预先经0.05GyX射线处理6h后全身照射2.0GyX射线,在9周内的受育率明显高于单纯大剂量照射组(p<0.01)。说明小剂量电离辐射不仅具有降低小鼠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受大剂量照射小鼠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小鼠脾细胞经ConA刺激48h,其细胞外液使2Gy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体外培养的胸腺细胞凋亡降低,尤其在培养后72h降低明显(P<0.05)。与此同时,脾细胞CD25表达(P<0.01)及IFN-γ分泌(P〈0.05)明显增高。上述结果提示,小剂量辐射改变了免疫器官的微环境及其信息传递过程,使免疫功能增强,细胞成熟和分化加速,凋亡降低。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松果腺细胞cGM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剂量辐射免疫兴奋效应的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松果腺细胞cGMP的影响。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75mGyX射线全自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松果腺cGMP的时程变化。照射后4hcGMP含量开始下降,12h、18h显著下降(p<0.01),24h后开始增高,7h显著增高(p<0.05)。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促进小鼠松果腺细胞信息传导功能激活。  相似文献   

4.
蒋亚齐  陈英  刘芬菊  李友 《辐射防护》2006,26(6):353-357
应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采用小鼠整体照射和人外周血离体照射方式,检测受^60Co-γ射线照射的外周血细胞DNA损伤修复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探讨SCGE用于辐射损伤快速剂量估算的可行性。整体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程度在照射后即刻最明显,照射后2hDNA损伤已基本修复,照射后24h与照射前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离体实验结果发现,照射后即刻人外周血细胞尾矩TM值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照射组与未照射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剂量效应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0.3619+2.1834D(r=0.9946);人外周血细胞尾矩TM照射后6h与未照射组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是一种快速、灵敏检测DNA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但修复较快,可测时间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5.
将HAb18-ADR-HSA-NP和ADR-HSA-NP或其131I标记物进行荷肝癌裸鼠实验,观察其在动物体内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及其抑瘤作用,结果表明,HAb17-ADR-HSA-NP的有效药载量为1.44%,比ADRHSA-NP(1,69%)有所降低,呈缓慢释药状,其最大释药量(41%)明显低于ADR-HSA-NP(65%)(P<0.05),正常裸鼠显像显示,131I0HAb18-ADR-HSA-NP在体内的趋肝性和稳定性均优于131I-ADR-HSA-NP,肝脏清除较131I-ADR-HSA-NP慢,HAb18-ADR-HSA-NP主要滞留于瘤体,随时间延长,其滞留量明显多于ADR-HSA-NP(P<0.05),它能明显抑制癌细胞生长,其抑癌率显著高于ADR-HSA-NP(P<0.05),因此,HAb18-ADR-HSA-NP在体内能和肝癌细胞结合并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研究重离子辐照小鼠头部对脾脏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为重离子放射治疗癌症和太空防护提供基础数据。80MeV/u能量的^12C^6+对BALB/c小鼠头部给以0、0.5、1、2、4、10Gy的照射,用流式细胞仪测脾脏细胞周期分布。重离子辐照后36h,小鼠脾脏细胞S期细胞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显著减少(p〈0.05);0.5Gy组、4Gy组和10Gy组出现G0/G0期阻滞明显阻滞(p〈0.05),1Gy组和2Gy组无显著变化(p〉0.05);0.5Gy组G2/M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其它剂量组明显阻滞(p〈0.05)。重离子辐照小鼠头部对小鼠脾脏细胞周期分布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应对电离辐射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能力。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GM细胞)为对照,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c,MDA)测定试剂盒,AT细胞和GM细胞经60^Coγ射线0、1、2、3、4Gy照射后,观察比较它们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在1、2、3、4Gy剂量照射下,AT和GM细胞中SOD活性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P〈0.01),同一剂量点的AT细胞中SOD活性明显低于GM细胞(P〈0.05);AT和GM细胞中MDA含量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同一剂量点的AT细胞中MDA含量明显高于GM细胞(P〈0.05)。AT细胞和GM细胞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均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由于AT细胞中SOD活性降低,导致AT细胞应对辐射的氧化损伤能力不足,引起AT细胞中MDA含量增加,是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小鼠脑、肝组织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鼠受照射后两种组织中的5-HT深度随尽夜节律的变化表现出明显不同,与对照组相比,P<0.01。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T淋巴细胞亚型变化的观察,探讨了低剂量电离辐射在肿瘤免疫调节中的兴奋效应机制。BALB/C荷瘤鼠分别接受5、10、20和50cGyγ射线全身照射后,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观察其外周血、脾脏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T细胞亚型的相对变化。结果表明:10cGy照射组小鼠外周血及脾脏中L_3T~+/Lyt~+显著增高(p<0.01);而TIL中L_3T~+/Lyt~+则显示进一步下降(P<0.05)。提示低剂量电离辐射通过其兴奋效应改善了荷瘤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并可能使表达Lyt_2分子的Tc在肿瘤局部聚集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辐射增敏剂丁胱亚磺酰亚胺(BSO)作用下胃腺癌细胞(SGC)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与照射剂量间的关系。实验观察到胃癌细胞内GSH含量有呈照射剂量依赖性升高的趋势,而用BSO预处理后的细胞,GSH含量迅速降低且变化不受照射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亮  彭勇  刘怡  彭红芬 《辐射防护》2019,39(6):517-521
探讨医院级各部位CT扫描辐射剂量及成人CT检查诊断剂量水平。采集2018年2月—2019年1月本院在GE Light Speed 16 CT设备上进行诊断性CT检查的全部成年人共15 440例的CT检查数据,按照检查部位进行分类,统计各部位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使用SPSS 19统计软件分析CTDIvolDLP的四分位数并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表明,各部位CTDIvol的诊断剂量参考水平(DRL)值为:颅脑87.75 mGy、肺部8.09 mGy、上下腹15.82 mGy、上下腹盆腔15.79 mGy;各部位DLP的诊断剂量参考水平(DRL)值为:颅脑1 053.03 mGy·cm、肺部245.19 mGy·cm、上下腹269.96 mGy·cm、上下腹盆腔835.20 mGy·cm。研究中发现肺部CTDIvolDLPDRL值(分别为8.09 mGy、245.19 mGy·cm)低于我国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的DRL值;60岁以下患者肺部CT检查CTDIvolDLPDRL值低于8.09 mGy、245.19 mGy·cm,60岁以上患者肺部CT检查CTDIvolDLPDRL值高于8.09 mGy、245.19 mGy·cm。通过研究可以确定医院级各部位CT检查辐射剂量及成人CT检查诊断剂量水平,能为优化CT检查扫描技术和监测辐射剂量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于剂量约束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我国核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核技术利用项目快速发展,其辐射防护尤显重要。其中在核与辐射建设项目辐射防护的设计和审评中,对剂量约束概念的应用,还存在很多误解。本文从剂量约束概念的引入、发展和建立,到剂量约束概念的意思、作用和应用范围,以及剂量约束概念和辐射防护相关概念的关系,进一步阐述对剂量约束概念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γ射线外照射个人剂量估算的体模实验结果,给出了特定照射几何条件下的器官剂量、有效剂量当量与个人剂量计吸收剂量或人体中心自由空气场照射量的比值(DROP、DROT),并对事故剂量的种常用表达参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犬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经不同低剂量率~(60)Coγ射线小剂量(0.5、0.25、0.05、0.01和0.005Gy)辐照后,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其辐射损伤致死效应,从照后0.4和8h所检测的结果表明:小剂量γ射线淋巴细胞辐射损伤的程度与照射剂量间有一定依存关系,但早期表现不明显,随照后时间推移,逐渐出现类同大剂量照射的线性正相关规律;而它同低剂量率之间是从照后早期开始就明显有规律地表现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秦山第三核电厂个人剂量监测的实施.重点介绍氚内照射剂量监测计划、测量设备、尿样收集处理以及氚剂量计算方法等,给出了电站2003~2005年个人剂量的监测统计结果,并与国外同类型重水堆核电站的剂量监测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对热释光剂量在核模型辐射剂量测量中所遇到的高剂量率,大剂量,高能量,低能量等特殊情况,谈了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直接影响环境中氡暴露剂量。为了弄清楚现场环境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准确评价氡暴露剂量,利用累积式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装置对环境中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进行了现场测量,对不同环境氡暴露剂量和未结合态氡子体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尽管不同环境氡子体浓度有较大差别,室内外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差别不是太明显,室内外环境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变化范围9.27%~16.87%,未结合态氡子体对氡子体暴露有效剂量贡献的份额在30.22%~46.24%变化,矿山环境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和剂量贡献份额明显高于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LH4007RH-CMOS器件与60Co γ射线辐照总剂量、剂量率以及辐照后退火时间和温度的响应关系.试验研究表明,按照美军标1019.4试验步骤,如果器件经0.5~3Gy/s高剂量率辐照后再附加25℃的室温退火,评估氧化物陷阱电荷效应就显得不太保守.对于评估器件空间界面态效应,建议仍使用一星期 100℃的高温退火.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用封闭平衡模式、氡逸散模式、铀系不平衡模式和铀线性积累模式计算年剂量的方法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使用基于克里金理论的插值计算方法对均匀网格与随机排列等不同分布类型的辐射剂量场进行了数据重构与可视化研究,并将重构结果与常用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对辐射剂量场重构精度与可视化显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多数情况,克里金插值法在辐射剂量场重构的精度与可视化显示的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算例中克里金插值法的结果与原始数据之间的偏差在10%以内,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结果与原始数据之间的偏差基本在15%以上;但在辐射剂量场梯度变化较大且已知数据极少的区域,克里金插值法的计算结果偏差会增大,此时可使用反距离加权插值作为其补充,综合使用。本文的研究工作,验证了克里金插值法在辐射剂量场重构与可视化方面的应用潜力,可为推动辐射剂量场可视化仿真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