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敖仕恒  赵晓峰 《华中建筑》2006,24(9):117-120
该文以中国传统哲学为背景.在简要梳理中国传统生态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建筑单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建筑单体屋顶、台基、屋身三段构成束分析其生态文化内涵,并探讨它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之间的相关性.以求从一个新的角度束认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也可为现代生态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张艳 《华中建筑》2006,24(11):163-164
中华文明的发展可谓历经沧桑.到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的肇始,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早期的城市,而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受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包括“大地文化’理念、‘庭院文化”理念等)的影响,中国城市逐步发展成为以“方”形平面为主要特征的建筑空间体系,即所谓的“方”城。  相似文献   

3.
黄媛 《华中建筑》2006,24(7):78-81
访文通过总结常规建筑面对变化的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分析被忽视的建筑“可运动“、“可变化”现象.将这一性能系统化一提出建筑的“运动”理论:在技术上,它受到仿生学的启示.作为建筑仿生学的分支;在理念上,它以共生哲学为基础,运用其中关于人的建筑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思想最后探索将系统化的“运动”理论和设计方法作为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万式适当运用于变化着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民居系统是由各个构件要素所组成,并且各个构件间都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迪庆藏居中重要构件火塘的空间型制变化进行连续动态剖析,从“描述”到“思辨”,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到“整体”,从“割裂”到“连续”,找寻火塘在迪庆藏居中的“导存”以及与之相关空间要素随火塘型制改变所受影响,归纳总结火塘形式背后影响整个民居系统的构件“智慧”,并对火塘的发展模式提出设想,望可运用于乡土建筑可持续未来实践中去,为迪庆藏居更新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态护砌改善河道水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生态混凝土球、4球联体及圆孔型砌块分别护砌开挖的1#~3#河道,并以采用“三面光”护砌的4#河道为对照,研究了生态护砌对水质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以黄浦江水为处理对象时,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d的条件下,对1#~3#河水的CODMn去除率分别为14.3%、12.7%、12.7%,对NH4^+-N的去除率〉55%,对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82.5%、70.2%、74.0%,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14.6%、12.5%、11.6%,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8%、34.9%、51.5%;对4#河水的CODMn、NH4^+-N、NO2^--N、TN、TP去除率分别为5.0%、8.9%、5.4%、4.1%、16.8%;生态护砌能有效降低河水的UV254值(降幅〉7.4%),而4#河水的UV254值则没有明显降低。由此可见,对河道采用生态护砌能有效改善水质,修复和完善河流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四性”原则在农村地区灾后重建中的运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鹏程  雷济铭  杨潇 《规划师》2008,24(12):62-66
针对农村地区灾后重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成都市提出“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和发展性”的“四性”发展原则,通过对“四性”原则进行运用研究和实践检验,肯定了它的适用性,指出它是科学指导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原则.以期指导农村地区永久性安置点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规划战略、国家调整行政区划决策以及国家和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三个方面对我国"十二五"时期建筑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人工挖孔桩护壁设计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建筑施工技术及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挖孔桩在城市应用前景;同时,对人工挖孔桩护壁结构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在几个实际工程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华 《山西建筑》2007,33(27):248-248,273
阐述了制订“实施意见”的必要性,分析了洛阳市城市房屋拆迁涉及“双困”家庭补偿安置的现状,介绍了制订“实施意见”的基本原则,并对被拆迁“双困”家庭的界定及其安置房最低面积保障的政策依据、安置住房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妥善解决“双困”家庭的补偿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共投资项目特点入手进行分析,认为公共投资项目评价与一般投资项目评价在内容上应该有所差异,根据近年来公共投资项目评价的发展趋势--绩效评价,研究了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志军  董杰  黄涛 《山西建筑》2007,33(24):38-39
从人文主义与大学校园之间的渊源关系谈起,分析了当代西方新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原因和行为方式,并指出了西方新人文主义对教育和校园建筑的深刻影响,得出了当代校园的发展将走由新人文主义和可持续发展方式决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旧城改造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站在人文角度审视人居环境,强调旧城改造应创造丰富的景观和富情趣的空间环境,以增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居民的良性互动,促进社区环境的人文性成长,回归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李志明 《新建筑》2005,(5):68-72
对江南古镇空间进行多层面、多视角阅读,如以之作为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体验、作为叙事场所、作为影像再现等。在此基础上对古镇的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两种价值观念进行反思,进而指出:只有理解古镇空间中的人文生活,才能理解古镇空间的价值与意义。古镇的发展与保护也应迈向人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刘培立 《山西建筑》2009,35(15):10-11
通过对西方近现代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的简要回顾,提炼出人本主义思想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缺失,提出应借鉴西方国家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山地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思故我悟——衡阳市人大办公楼设计构思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  叶伟  曹麻茹 《中外建筑》2009,(3):107-109
文章通过一个设计项目表述行政类办公建筑设计的新理念,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旨在倡导一种人性的设计思维,试图在传统和人性之间求得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性化”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出发,通过对重庆市和平医院和西南医院的实例调查,就医院建筑中的光环境和色彩设计对提高就医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溯 《南方建筑》2005,(5):51-52
介绍了广州文化艺术创作中心的设计理念,即构筑合理系统、重视人文关怀、营造生态景观.并具体分析了在功能分区、空间风格与绿地系统等方面如何贯彻体现人文性与生态性.  相似文献   

18.
邰杰 《中国园林》2004,20(4):19-21
对室内空间和室外园林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设计材料的使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设计具有互通性,设计理念的来源具有多元化、生活化、人性化的特征,并对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思想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连进  蒋航 《重庆建筑》2010,9(4):14-17
21世纪的交通,应回归对人本及生态环境的关怀,创造出一个人、车、路、环境和谐发展的城市交通空间,这种以人为本的交通发展模式当是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本文以"人本关怀"理念的产生与发展本源为切入点,并在交通领域的内涵分析基础上,结合《重庆市江北城步行交通规划》和《重庆市主城区人行过街设施规划》实践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参加合肥工业大学投标的设计体会,对高等院校空间环境、空间造型、空间层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阐述现代高校空间环境的人文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