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电网产生的影响,以及简化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模型.针对分布式发电的并网接口技术,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以减轻分布式电源对配网产生的影响,并设置一定宽度的滞环带宽来消除滑模变结构控制中由于切换频率过高而带来的抖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电压突变后恢复稳定状态的速度和效果,保证了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王宏翔 《大众用电》2010,(12):26-27
<正>1分布式电源并网产生的问题分布式电源(简称DG)并网会产生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并网系统本身的结构和性能;另一个是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电网运行、控制、保护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除了在偏远或特殊地区只有分布式电源作为唯一的供电电源外,大部分选择分布式电源的用户都希望分布式电源和外部电网互为备用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而配电网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希望可以对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并网对配电网安全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规划中负荷预测、规划技术原则及配电网布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给出了负荷预测中对分布式电源处理方法的建议,明确了电网规划技术原则中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并网容量、并网接入方式及电能质量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分布式电源布局规划建议,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并网后会使配电网出现电压波动程度变大的问题,给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首先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特性,然后对分布式电源并网造成配电网电压波动影响的原理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配电网电压波动仿真模型,对分布式电源在不同并网位置、不同并网容量和多分布式电源不同并网方式下配电网电压波动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并网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逐渐增多,其对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网的成本效益产生了影响。在总结了当前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净现值法和投资回收期法从配电公司和独立投资商两个方面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的成本效益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比较了不同商业模式和不同负荷大小下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成本效益的不同。计算表明当前商业模式下分布式电源接入从经济上来说对配电公司是不利的,独立投资商自用发电比例越大收益越多。  相似文献   

6.
为减轻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城市配电网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内外制定了一些分布式电源并网准则,以保证分布式电源的安全有效接入,但这些并网规则的制定依据并没有明确给出。为此,以天津城区典型的35 kV 高压、10 kV中压和400 V低压配电网为例,计算分析接入分布式电源对城市配电网线路载流量和母线电压的影响,给出分布式电源并网规则中关于接入容量和接入电压等级要求的依据,并讨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及三相不平衡度等方面的电能质量的影响及其要求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何昌奇  邵龙  高杨  卢佳 《中国电力》2014,47(5):88-91
分布式电源(DG)接入电网后会对电网的电压分布产生很大影响。如何减少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给配电网电压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IEEE33节点配电网络作为算例,应用Simulink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通过改变分布式电源的容量以及接入位置来分析其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在大量仿真算例与数据的基础上,并经过充分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方案,以及并网应该遵循的一些准则,使配电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得到提高,对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对优化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分布式电源的广泛应用对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短路特性、电能质量等产生影响,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间隙性,会给电网规划、运行、维护、保护和控制等带来诸多困难。为支撑分布式电源安全并网、高效运行和经济运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修订了Q/GDW 10370—2016《配电网技术导则》。文章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特点,总结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电能质量及保护方面的影响,系统性地介绍了该导则中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原则及运维要求的相关规定,阐释了条款规定的目的及依据,为分布式电源的规范并网以及配电网的主动管理及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距离保护在具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昊  夏冬平  卢继平 《电气应用》2006,25(12):56-60
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放射状配电网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直接并网和逆变并网两种分布式电源模型,并对配电网进行距离保护整定计算。针对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容量和接入位置等因素,探讨了在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系统中,电流速断保护和距离保护的工作情况。分析了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长短线配合、短路点过渡电阻对测量阻抗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灵敏度,选择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的最佳准入容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不同位置和不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潮流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电源最佳接入容量计算模型和相应的优化求解算法。利用PSSSINCAL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最佳接入容量,验证了最佳接入容量计算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54,自引:8,他引:46  
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从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微网技术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以及应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分布式发电技术有助于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但分布式电源大规模的并网运行将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调度运行带来一定影响;微网技术通过不同层次的结构为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提供接口,是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的有效方式;智能配电网则可通过对微网的有效管理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最后,通过对三者的分析对实现智能配电网的思路与技术手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计及分布式电源并网安全约束的配电网改接优化模型。首先,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后改善区域型负荷平衡和确保上级电源事故备用不超限问题进行了分析,将分布式电源的返送电流和上级电源备用容量统称为分布式电源并网安全约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电源总变电容量和10 kV馈线网络结构这两项配电网改接方案评价指标。随后建立了计及分布式电源并网安全约束的10 kV配电网改接优化模型,并且对10 kV馈线网结构指标不合格、区域电源总变电容量指标合格的配电网,采用免疫遗传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某片区实际10 kV配电网改接优化问题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大小及接入方式影响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在未来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局部配电网时,地市供电公司将面临确定分布式电源并网方案的挑战。分析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制约条件和关键影响因素,从优化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方式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接纳能力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案例库架构,以期为开展系统性的案例研究、支撑分布式电源并网方案快速制定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并网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会给配电网的运行带来很大影响.在分析分布式电源功率特性及其对配电网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计及电能质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对分布式电源并网位置和容量的优化来实现经济性和电能质量的相关指标,其中电能质量评估指标为节点电压偏差和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模型的求解则采用提出的改进遗传粒子群融合算法.建立分布式电源并网优化仿真实例,验证了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微网后对微电网保护的影响,针对微网中分布式电源的特点,建立微网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微网并网后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根据分布式电源与保护的位置关系,讨论当线路不同位置短路时,分布式电源产生的流过保护的故障电流大小和方向。根据故障电流的特点,得出微网接入配网时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发电及其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会对系统网络损耗产生重要影响。分布式电源对网损的影响与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等元器件的电阻、运行台数或回数、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位置、并网容量以及运行方式等密切相关。本文在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简化配网模型上,推导了引入分布式电源前后的网损表达式,利用MATLAB计算分析各种因素对网损变化率的影响,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为实际配电网中变压器选择、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与定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主要阐述分布式能源并网对配电网运行、规划的影响以及各种分布式能源原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一、分布式能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一)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1)对损耗的影响在配电网中的负荷附近接入分布式电源系统,整个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暂降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赵岩  胡学浩 《电网技术》2008,32(14):5-9
针对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的特点建立了电压暂降分析模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算例对配电网中电压暂降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分别以同步发电机和逆变器为并网接口的分布式电源在不同条件下抑制电压暂降的能力。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控制策略、系统网络参数以及扰动源与监测点之间的电气距离都会对电压暂降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特性,需要建立多个不同电压等级和并网容量的分布式电源仿真模型来满足配电网的并网要求。针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仿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电源仿真模型的功率变换方法。对具有标准输出电压和功率的分布式电源进行电压电流变换后再接入电网,以适应配电网对不同电压等级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的要求。建立了功率变换器的仿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并网仿真算例中。仿真结果表明,该功率变换方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能提高分布式电源仿真模型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分布式电源(DG)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的、高效的发电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重点分析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传统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验证了分布式电源不同容量,不同接入位置对配电网各段电流保护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种对配电网特定区段产生最小短路电流的接入方法。在分析DG并网对短路电流产生助增及汲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特定段电流保护无影响的最优接入方式,并通过理论分析跟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对DG接入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并网原则,对DG并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