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性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网河受大规模采沙影响,其河道特性发生的显著变化,基于实测资料,从网河区河道的河床演变、水沙条件、同流量水位变化、西江和北江分流分沙变化、河槽容积及河道行洪能力等方面分析了珠三角网河区河性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河区河床下切严重,来流量变化不大,来沙量大幅下降,同流量下水位下降明显,思贤滘对西江、北江的分水分沙有所调整,河槽容积增大,河道的行洪能力提高。随着规模取沙的减少,2005年后网河区河道进入新的平衡演变阶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围垦河道、占用河道滩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形成的河障严重影响防洪、水生态环境和航运安全。简要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障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河障的危害性,总结河障整治的主要工作成效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障整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河区地势低平、河网纵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集中,水资源系统面临快速城市化、海平面上升等多重压力影响,枯水期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以网河区径潮流交互作用机理为基础,以科学调控淡水和微咸水资源为主线,构建了网河区水量水质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探讨网河区水量水质优化调控的目标、机理和准则。将此模型运用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感潮区——中顺大围,得出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4.
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纵横交错,水量丰富。受上游径流和河口潮流共同影响,水流此消彼长,网河区常发生成潮。在西北江三角洲地区新建的水源工程,枯水期往往受到咸潮上溯影响导致不能取水。为此,以广东省珠海市拟建的竹银水源工程为例,探讨在西北江三角洲取水的水源工程水资源论证的重点.并对广东省水资源论证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根据工程群体实际占用河道的涉水工程发展趋势,利用概化后的天然河道建立数学模型,模拟珠江三角洲工程群体对网河区水动力环境干扰的叠加影响,研究不同的涉水工程分布密度和阻水面积比对三角洲网河水位和分流比的影响程度和趋势。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工程数量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网河区水位抬高的幅度和速度,涉水工程分布密度的增幅,直接关系着网河区分流比的动态变化,分布密度增幅较快的区域分流比减小,反之,增大;工程阻水面积的不同也影响着网河水动力环境,阻水面积较小时,网河区水位抬升幅度不大,阻水面积比较大时,局部地区的水位有明显的增加,当阻水面积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网河区的水位将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几条水道占用河滩地,人为对行洪河道设障,影响三角洲网河区的水位、汉口分流比、八大出海口门净泄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并建议对这种不顾整体利益的行为依法管理和治理。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以珠江三角洲西江干流为水源。珠三角具有水系发达、网河水流互相干扰、潮汐明显等特点。本工程取水对珠三角网河区的水动力格局、河口压咸、河道生态需水、水体纳污能力、区域用水户等存在必然联系和一定影响。本文根据珠三角网河区的水系特点,建立网河区数学模型,对工程取水影响及技术方法展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近二十年来河床演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珠江三角洲20世纪80年代及1999年两套实测河道地形资料,从平均河底高程、河相系数及河道容积等方面分析河道的冲淤变化状况,比较了不同网河片区、网河区与口门区、主要汉口的河床演变差异,从中可知珠江三角洲网河河道在80年代后普遍下切,但下切幅度各有差别。通过对引起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广东省河道采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源论证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项目水源条件适应性和保障性基础。针对目前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量论证常用的分流比估算法和珠江三角洲一位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并就两种方法的上边界条件提出新的见解,即应当以考虑珠江水量统一调度后的流量成果作为上游流量边界。为以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建设项目水源论证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水源论证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实测河床地形资料分析表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干支流河道及主要入海水道在人类活动及来水来沙变化的共同影响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切演变。西江干流河道在1999年前以淤积为主,1999年后,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河道严重冲蚀。北江干流河道在1960年前呈自然淤积的状态,1960年后,河道河床严重下切。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珠江三角洲支流河道普遍下切,且程度不均。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珠江入海口门水道中,洪奇沥和磨刀门水道下切较为明显,蕉门及崖门水道受采砂影响,出现异常深坑。初步分析表明来沙减少对西江河床下切的最大贡献率约为26%,采砂活动和航道整治是珠江三角洲快速下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受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水动力条件复杂,报汛难度大。由于中山市的洪水预报工作以莺哥咀水文站为基准,如何寻找各报汛站与莺哥咀和入海口门的洪潮水位相关关系,是洪水预报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水文特征,建立了中山市主要报汛站与莺哥咀水文站和灯笼山(或横门)潮位站的洪潮水位相关模式,并采用“08·6”洪水资料进行了模型验证和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该相关模式的拟合精度较高,满足报汛工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水位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廷华 《人民珠江》1998,(6):38-41,45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50年代至60年代大规模联围筑闸后,对以洪为主河道,上下游高高潮位或低低潮痊都有所壅高,且壅高值为上游大于下游,沿而下呈递减变化;对以潮为主的河道,高潮位或低潮位都呈上升趋势,县低潮位上升明显。河道泥沙淤积也促使洪水位不断提高。另外,预计未来50a海平面上升将使网河区水位相应地抬升,其中对以径 主的河口如磨刀门水位影响较小,对以潮流为主的河口如虎门、蕉门水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火电厂水资源论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具有水系发达、河道水流互相干扰、河口区受感潮影响明显的特点,网河区火电厂又具有取水量大、对水质要求不高以及充分利用海水或是感潮河段的咸淡水作为冷却水,退水以温排水为主的特征。对此,根据珠三角网河区的水系特点,结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描述分析网河区火电厂水资源论证的特点及论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珠江三角洲一维网河水流数学模型,结合佛山南庄紫洞水厂扩建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可供水量的推求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珠三角网河区可供水量的计算分  相似文献   

15.
在珠江三角洲河区测船测流和安装固定H-ADCP测流无法普及使用的情况下,可采用浮标式ADCP自动测量流量。介绍了浮标式ADCP自动流量测验的方法、研究内容,分析了数据比测结果和误差等,阐述了浮标式ADCP测流在珠三角地区的应用情况。此应用特别适合网河区巡测和船只较多的河道断面,运行成本低,解决了三角洲各河道流量资料缺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水文特性变异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珠江三角洲口门及网河区水文情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异,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水文特性近几十年的变化.包括对西北江主要分汉口;八大口门分流分沙比近20年的变化;90年代腹部洪水位壅高、潮汐特性剧变等现象。造成变异的原因很多,有人类活动(包括联围筑闸工程、河道采沙、大量的河障、口门围垦开发滩涂等);河道自然演变;海平面上升。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建议应逐步规范人类活动,并分步实施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位特征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晓宏  张蕾  时钟 《水利学报》2004,35(10):0036-0042
本文基于区间化变量理论,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水位空间变异性。给出了描述该网河区水位空间分布结构的半变异函数;揭示了该地区水位的空间结构性—方向性和相关距离。分析了该网河区水位的空间分布。提出了珠江三角洲河网水位空间插值的克里格方法,并给出了丰水期的一个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了该网河区水位空间分析的克里格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上联围筑闸,或在口门滨海地带进行较大面积的海滩围垦工程以后(以下简称工程后),会导致外江水文情势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化。如在河道上联围筑闸,水闸控制运用时,闸前外江的最高洪(潮)水位和最低水位的  相似文献   

19.
Argonaut-SL流量计在马口水文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敏 《人民珠江》2009,30(4):11-14
介绍Argonaut—SL流量计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马口水文站进行流量监测的应用情况,通过与走航式ADCP同步测流进行比测,率定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结果表明能满足测验精度的要求,可以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多沙少,河势基本稳定,但近20年来的大规模采挖河床泥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网河河床演变的过程,这种改变已远远超过和涵盖了同期河流自然演变的程度,尤其是大规模人工采砂引起河床普遍大幅度下切,从而引起网河区水文要素发生相应变化。该文主要从大断面、平均潮位、平均低潮位、平均高潮位、洪水情况及网河分流比等方面,探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文要素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