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蛹蛋白和蚕蛹短肽的模拟胃肠道消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蚕蛹蛋白和蚕蛹短肽的氨基酸组成,并分析了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消化特性和氮释放量,探究蚕蛹蛋白和短肽在人类营养支持方面的应用。使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蚕蛹蛋白和蚕蛹短肽的氨基酸含量,并计算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蚕蛹蛋白和蚕蛹短肽的消化特性和氮释放量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和凯氏定氮法进行评价的计算。结果表明,蚕蛹蛋白和蚕蛹短肽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而且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合理。蚕蛹蛋白和蚕蛹短肽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中有良好高效的消化率和较高的氮释放量(约90%)。因此在今后将蚕蛹蛋白和蚕蛹短肽作为优质且经济的蛋白质原料,在动物饲料和人类肠内营养支持制剂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刘慧娟  王琳  申鼎 《印染助剂》2012,29(9):12-14
为了探讨蚕蛹蛋白纤维的可纺性,对蚕蛹蛋白纤维的形貌、组成、强伸性能、弹性、卷曲、质量比电阻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纤维横截面近似圆形,呈明显的皮芯结构,纵向不光滑,有明显的裂缝和凹槽;蚕蛹蛋白纤维红外光谱图特征与资料所示粘胶纤维红外光谱相近;蚕蛹蛋白纤维干态、湿态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初始模量均低于普通粘胶纤维;蚕蛹蛋白纤维回潮率为13%,与普通粘胶纤维相当;蚕蛹蛋白纤维的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回复率和卷曲弹性率均小于粘胶纤维;蚕蛹蛋白纤维的弹性和质量比电阻小于普通粘胶纤维.  相似文献   

3.
蚕蛹蛋白营养面包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彩平  向春娇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11):1353-1358
将蚕蛹蛋白应用于面包的生产.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蚕蛹蛋白、水、酵母以及面包改良剂添加量对面包品质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蚕蛹蛋白营养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蚕蛹蛋白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蚕蛹蛋白2%,酵母1.2%,面包改良剂0.1%,水55%,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面包风味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蚕蛹蛋白提取及其多肽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蚕蛹蛋白是一种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目前已有很多有关蚕蛹蛋白研究;该文主要对蚕蛹蛋白提取技术(脱脂、脱色、除臭)和蚕蛹多肽生理功能(如抗疲劳、抗氧化、降血压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程醉 《中国纤检》2012,(21):26-29
蚕蛹蛋白纤维是近年来才新研发出来的一种纺织服装用人造蛋白质纤维。目前,在我国制造的蚕蛹蛋白纤维一般都采用桑蚕蛹作为原料,其余的诸如柞蚕蛹、蓖麻蚕蛹、马桑蚕蛹等尚未有见到相关报道。不过理论上讲,所有的蚕蛹都可以提取其中的蚕蛹蛋白来制造蚕蛹蛋白纤维。据了解,蚕蛹蛋白纤维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悬垂性好以及手感舒适等真丝织物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真丝织物存在的色牢度差、易缩水、易起皱、易泛黄、遇强碱易脆损等缺点。不过,由  相似文献   

6.
蚕蛹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生产蚕蛹蛋白纤维混纺纱的工艺要点。通过研究蚕蛹蛋白纤维的纺纱性能,根据后道产品对纱线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合理选配原料,对蚕蛹蛋白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针对混纺纤维性能特点,合理设计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有效解决了因蚕蛹蛋白纤维可纺性较差而产生的纺纱技术难题,最终使蚕蛹蛋白纤维混纺纱的条干CV、强力和毛羽等质量指标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蚕蛹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蚕蛹蛋白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活力及溶血素生成的影响。结果:蚕蛹蛋白明显增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和溶血素抗体生成。结论:蚕蛹蛋白明显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蚕蛹蛋白精制及其氨基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缫丝后蚕蛹为原料,对蚕蛹蛋白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并测定提取后蚕蛹蛋白的氨基酸含量及分子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蚕蛹蛋白提取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3、提取次数3次、pH3.0,此工艺下蛋白提取率为53.0%;通过氨基酸分析发现提取前后蚕蛹蛋白氨基酸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说明该提取方法并不会造成蚕蛹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改变,并且该提取方法制得的蚕蛹蛋白不仅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各氨基酸配比合理,分子量分布范围从500~100000u,可进一步应用于制药、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以蚕蛹蛋白为原料,蚕蛹蛋白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蚕蛹蛋白水解度的因素,如底物浓度、酶与底物比、酶解p 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进行优化,并对蚕蛹氨基酸成分和蚕蛹蛋白水解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4.0%、酶解时间为4.0 h、酶解pH为7.0、酶与底物比为20%时,蚕蛹蛋白水解度最高,达37.04%。抗氧化分析结果显示,风味蛋白酶酶解蚕蛹蛋白的水解液对DPPH清除活性较高,为90.19%,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24.79%,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7.07%。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碱溶酸沉提取的蚕蛹蛋白为原材料,采用GC-MS比较了烘干与冻干两种蚕蛹蛋白挥发性成分,同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时间,不同处理方式对蚕蛹蛋白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烘干蚕蛹蛋白和冻干蚕蛹蛋白中分别鉴定出26种和35种挥发性化合物,蚕蛹蛋白中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化合物,而其臭味主要来源于醇类化合物和硫化物,且含量较少,亦与部分醛类化合物有关;热处理可显著提高蚕蛹蛋白体外消化率(p0.05),不同处理方式下蚕蛹蛋白体外消化率高低依次为辐照(10 k Gy)蒸煮(100℃,1 h)微波(700 W,3 min)蒸煮(100℃,20 min)干热(130℃,1 h)未处理,热处理60 min后,蚕蛹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值(TIA)仅为14.52%,胰蛋白酶被抑制百分比下降到38.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