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己烯雌酚在鲫鱼体内的残留、消除和药物动力学特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口服灌药给药时己烯雌酚及其主要代谢物双烯雌酚在鲫鱼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水温(12±2)℃条件下,鲫鱼口服灌药0.1,1.0 mg/(kg bw)和10.0 mg/(kg bw)后,其血浆、肌肉和肝脏中己烯雌酚浓度-时间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以剂量1.0 mg/(kg bw)为例,3种组织中己烯雌酚峰值水平肝脏最高,肌肉次之,血浆最低,己烯雌酚的平均消除速率均较快,分别为26.7μg/(L·h),3.75μg/(kg·h)和9.26μg/(kg·h),在12,144 h和144 h各降至检出限以下。己烯雌酚代谢物———双烯雌酚在鲫鱼的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己烯雌酚基本相似,均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双烯雌酚分别在血浆、肌肉和肝脏中3,10 h和8 h达到最大浓度值,12,144 h和144 h降至检出限以下。采用DAS2.0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程序,处理口服灌药后鲫鱼体内的己烯雌酚浓度-时间数据,计算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以1.0 mg/(kg bw)己烯雌酚为例,结果发现:血浆、肌肉、肝脏的AUC相差较大,说明不同组织对己烯雌酚的蓄积能力有差别;血浆、肌肉和肝脏的CL/F值依次为1.041,0.121 L/(h·kg)和0.052 L/(h·kg),说明己烯雌酚在鲫鱼体内分布广,消除较快。本试验中,在己烯雌酚0.1,1.0 mg/(kg bw)和10.0 mg/(kg bw)口服灌药浓度下,建议其消除期分别定为4,6 d和7 d。水温高时可适当缩短消除期,水温低时可适当延长消除期。本研究的药时曲线可为鲫鱼己烯雌酚的消除净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口服灌药给药方式下,己烯雌酚及其主要代谢物双烯雌酚在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血浆、肌肉和肝脏中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以1.0 mg/kg b.w.为例,己烯雌酚峰值水平肝脏最高、肌肉次之、血浆最低,平均消除速率分别为12.02μg/(L·h)、1.33μg/(kg·h)和3.59μg/(kg·h),10 h、192 h和168 h均降至检出限以下。代谢物双烯雌酚变化趋势与己烯雌酚相似,在血浆、肌肉和肝脏中1 h、6 h和6 h达到最大浓度值,8 h、168 h和144 h降至检出限以下。采用DAS2.0计算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血浆、肌肉、肝脏的AUC相差较大,不同组织对己烯雌酚的蓄积能力有所差别;血浆、肌肉和肝脏的CL/F值较小,说明其在草鱼体内分布广,消除较快。建议其消除期分别定为6 d、8 d和10 d。本研究所得的药时曲线可为草鱼己烯雌酚的消除净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俄罗斯鲟中的代谢及消除规律,制定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鲟体内的休药期。方法在水温12~15℃条件下,以60 mg/(kg?bw)剂量对体重为(750±50) g的健康俄罗斯鲟灌服恩诺沙星,灌服后的0~3360 h内不间断采样,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各组织内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灌药后,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鲟鳃、血浆、肌肉、肝脏、肾脏、皮肤中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25、9、12、12、18、24 h;肾脏、肝脏、皮肤、肌肉、鳃、血浆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31.863、23.435、21.434、18.640、10.342、2.599 mg/kg;消除半衰期以皮肤最大t1/2为394.431 h、血浆最小为129.6 h。鳃中药物浓度有2个峰值,第1次达峰时,血浆中药物浓度远低于鳃,推测与受试鱼进食习惯或组织结构有关。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代谢及消除趋势与恩诺沙星大致相同,血浆最早达峰, Tmax为12 h,达峰浓度以肝脏和肾脏较高,Cmax分别为6.876mg/kg和5.648mg/kg。结论从水产品质量安全角度应用本研究结果:以皮肤和肌肉作为可食性组织,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总量不超过0.1 mg/kg至少需要100 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12~15℃低水温及18~21℃高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锝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方法以60 mg/(kg·bw)剂量连续5 d对体重为(750±50) g的健康俄罗斯锝灌服恩诺沙星,并于停药后1~140 d内连续采集血浆、肌肉、肝脏、肾脏、皮肤及鳃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含量,研究连续5 d给药后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俄罗斯鲟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休药期。结果在2种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锝体内各组织中的达峰时间t_(max)均为1 d;夏季达峰浓度C_(max)小于冬季C_(max);药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药物自体内消除的清除率Cl_(z/f)及消除半衰期T_(1/2z)数据均表明,随温度升高药物清除速度加快。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锝体内代谢产物为环丙沙星,其消除趋势与恩诺沙星大致相同。结论以皮肤和肌肉作为可食性组织,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总量降至0.1 mg/kg为标准,连续5 d以60 mg/(kg·bw)对俄罗斯锝口灌恩诺沙星后,建议冬季低温条件下休药期为124.2 d,夏季高温条件下休药期为112.9 d。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次性投喂各含有200 mg/kg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和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Z)的饲料,研究两种药物在青石斑鱼中各组织分布与消除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青石斑鱼各组织中SMZ和SDZ的含量,并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SMZ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最大含量:肝脏、背肌、血浆、肾脏和鳃依次为827.97μg/kg、776.70μg/kg、610.29μg/L、432.14μg/kg和345.18μg/kg。SDZ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最大含量:肝脏、背肌、鳃、血浆和肾脏依次为895.30μg/kg、660.55μg/kg、431.88μg/kg、419.56μg/L和310.67μg/kg。SMZ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半衰期:肾脏、鳃、背肌、血浆和肝脏半衰期依次为26.65、21.00、20.38、18.73h和16.90h。SDZ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半衰期:肾脏、血浆、鳃、背肌和肝脏依次为31.50、27.72、24.75、21.66h和18.24h。SMZ和SDZ在青石斑鱼肝脏中半衰期最短,代谢速度最快;在肾脏中半衰期最长,代谢速度最慢。在水温(25±2)℃条件下,SMZ和SDZ各200mg/kg的剂量同时单次投喂青石斑鱼,建议休药期不低于3d。SMZ和SDZ代谢规律研究为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品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MS-222对大菱鲆麻醉效果及富集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立大菱鲆的有效麻醉浓度,研究MS-222在大菱鲆体内的生物富集和消除规律。方法 考察大菱鲆在不同MS-222浓度下麻醉、苏醒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以及呼吸频率的变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组织中的药物水平。结果 MS-222麻醉大菱鲆的有效浓度为60 mg/L,在此浓度下,鱼体能够在5 min之内达到第IV期麻醉状态,5 min之内苏醒恢复。大菱鲆肝脏中MS-222的富集浓度高于肌肉,经48 h消除实验后肌肉和肝脏中的MS-222均低于1 μg/kg,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3.14 h(肌肉)和14.15 h(肝脏)。结论 在水温不低于(12±0.3)℃条件下,建议将MS-222的休药期定为3天。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诱导分相微萃取/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炔雌醇、己烯雌酚和双烯雌酚三种雌激素。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柱(5μm,250×4.6i.d.),柱温:室温;甲醇∶乙腈∶水(体积比20∶4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考察了萃取剂和诱导剂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炔雌醇、己烯雌酚和双烯雌酚在0.5-100mg/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回收率在80.2-87.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9%。  相似文献   

8.
灌胃方式下,研究富锌酵母提取物(ZnE)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大鼠分别单次、连续7d灌胃4 mg Zn/kg后,0.5、1、2、3、4、6、8、12、24、48、72、120 h分别采集血液及心、肝、脾、肺、肾、胰、脑、睾丸、骨骼肌、股骨样品。利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浆中锌的含量,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组织中锌浓度,非房室模型计算ZnE的代谢动力学参数。ZnE在大鼠血液及体内各组织中末端消除半衰期大于238 h,平均驻留时间大于59 h,以股骨中锌浓度最高,其次是肝、胰、睾丸、肾、脾、肺、心、肌肉、脑。ZnE中的锌广泛分布在大鼠各组织中,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在凡纳滨对虾体内代谢及残留消除.在试验水温(28±2)℃下,以30 mg/kg的剂量对凡纳滨对虾多次药饵给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淋巴和组织中药物浓度,并通过WinNonlin 5.2药代动力学软件及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房室模型分析,SEM在血淋巴中吸收、分布、消除半衰期(t1/2K01、t1/2α、t1/2β)分别为0.695,2.567,47.603 h.经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原理分析,SEM在血淋巴、肌肉、鳃、肝胰腺和肠的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34.424,49.281,39.178,32.390,35.170 h.停药2d后药-时曲线经Excel拟合,SEM在血淋巴、肌肉、鳃、肝胰腺和肠的消除半衰期t1/2β大小为肌肉11.75 d>血淋巴8.88 d>鳃8.66 d>肝胰腺5.37 d>肠线4.71d.结果表明,SEM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吸收快、分布广,但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饲料级兽药制剂中违禁药物己烯雌酚、双烯雌酚、己烷雌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试样中3种雌激素,以乙腈-水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方式(ESI-),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定量。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回收率在70.9%~98.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3%。本方法快速、简便、精确度高、准确度高,适用于兽药制剂中己烯雌酚、双烯雌酚、己烷雌酚违法添加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郑锌  汤晓艳  曹兴元  齐凯  陶瑞  王敏 《食品科学》2016,37(4):197-201
为研究禁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在蛋鸡体内的残留性,对11 只京红蛋鸡以30 mg/kg体质量单次口服灌喂利巴韦林药物,采集给药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利巴韦林,多反应监测模式和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利巴韦林线性范围为5~5 000 ng/mL,检出限为1 ng/mL。在10~1 000 ng/mL范围内样品添加回收率为86.4%~97.1%,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满足定量要求。结果表明,给药后血浆中利巴韦林质量浓度迅速升高,随着代谢消除进行,血浆中利巴韦林质量浓度逐渐下降,至24 h血浆中利巴韦林质量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蛋鸡口服给药利巴韦林后吸收迅速,到达峰值时间短,体内分布广,消除速度快,残留性不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禁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在鸡组织中的残留规律,对京红蛋鸡以30 mg/kg体质量剂量连续口服灌喂,在不同的时间点采集鸡肉和鸡肝样品,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利巴韦林含量。对鸡肉、鸡肝中利巴韦林检测的方法学考察表明,鸡肉中利巴韦林检测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0.99,检出限为1.20 μg/kg,质量浓度范围为5.0~200 μg/L;鸡肝中利巴韦林检测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2>0.98,检出限为1.54 μg/kg,质量浓度范围为10.0~500 μg/L;高、中、低3 种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3.5%~120.6%,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7%~9.1%,满足残留分析方法要求。利巴韦林口服灌喂蛋鸡后被迅速代谢吸收,在鸡肝中代谢消除较快,残留时间短,最长检出时间为24 h,即超过24 h不再有检出,鸡肉中利巴韦林消除速率相对较慢,残留时间较长,最长检出时间为60 h,在两种组织中均不发生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13.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在青春期小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以300 mg/kg DEHP灌胃青春期小鼠,血清样品经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提取和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质量浓度,以3p97软件拟合其动力学参数。DEHP在青春期小鼠体内的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药峰质量浓度ρmax为(0.476±0.028) μg/mL,达峰时间Tpeak为(2.539±0.4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32.209±11.220) h•μg/mL,分布半衰期t1/2α为(1.886±0.480)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36.473±8.324) h。本方法简便快捷,其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青春期小鼠体内DEHP代谢动力学研究。DEHP在青春期小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分布较快,代谢较慢。  相似文献   

14.
建立大鼠血浆中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枸杞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ed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FITC)的荧光定量分析方法,线性方程为y=1 378.7x-14.98(R2=0.998 9),血浆中LBP-FITC质量浓度在0.05~10 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以及稳定性考察分析证明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体内定量分析的要求。单次灌胃给予大鼠LBP-FITC后,以药代动力学WinNonlin软件采用非房室模型拟合大鼠单次口服LBP-FITC的经时血药质量浓度数据,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最大峰质量浓度(Cmax)(2.39±0.71) μg/mL、达峰时间(tmax)(1.17±0.41)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45.85±7.12)(μg•h)/mL,AUC0-∞为(127.31±39.00)(μg•h)/mL;半衰期(t1/2)为(80.32±32.70) h;清除率为(1693.96±492.47)mL/kg;平均滞留时间为(20.64±1.36) h。  相似文献   

15.
Light-absorbing and antirad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w product on a basis of lutein and zeaxanthin for correction of eye diseases in model system of initiated oxidation of isopropylbenzene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duct is the effective light-absorbing agent and inhibitor of free-radical oxidation in vitro. In experiments on animals (rat)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product was investigated at single oral administration. A simple, specific and sensitive RP-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utein in rat plasma was developed, which was applied to pharmacokinetic investigation in rat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utein at dose 20 mg/kg.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peak plasma levels was achieved to 2 hour and the mean elimination half life was 2,4 hours.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对HepG2细胞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珊  郭俊霞  张艳贞  张静  陈文 《食品科学》2014,35(23):284-287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人肝癌细胞HepG2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EC)水平及对胆固醇代谢限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7α-hydroxylase,CYP7A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终浓度为0.1、1、10、20 mmol/L的牛磺酸,分别在培养24、48 h后测定细胞内TC、FC及EC水平;在培养液中添加终浓度为20 mmol/L的牛磺酸,分别培养12、24、48、72 h后检测CYP7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0、20 mmol/L的牛磺酸均可使HepG2细胞内TC、FC水平明显下降,且与牛磺酸浓度呈正比,但EC水平在牛磺酸浓度达1 mmol/L后即不随牛磺酸浓度的增加而进一步降低;培养48 h后HepG2细胞TC、FC水平的降低幅度大于24 h时;20 mmol/L牛磺酸使FC含量减少的作用强于对EC减少的作用;培养24 h后HepG2细胞中CYP7A1蛋白表达最强。结论:牛磺酸可增强CYP7A1蛋白表达,促进HepG2细胞内的胆固醇代谢,胆固醇降低程度与牛磺酸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作用48 h的效果明显优于24 h,且牛磺酸主要是降低了细胞内的FC水平。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泥鳅鱼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泥鳅鱼油工艺,并采用GC/MS法分析泥鳅鱼油成分。结果显示:酶法提取泥鳅鱼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66%、酶解时间2.5 h、液料比2.18∶1、酶解温度56℃,此条件下泥鳅鱼油的平均得率为6.48%;泥鳅鱼油中饱和脂肪酸占27.23%,不饱和脂肪酸占67%左右,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3.03%,以油酸(28.17%)、棕榈油酸(9.51%)、顺型异油酸(5.35%)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21.31%),此外还含有亚麻酸与EPA,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旨在考察纳豆红曲复合物(NMC)的降脂作用,及其成分洛伐他汀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MC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洛伐他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诱导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并对肝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分析。该研究还采用LC-MS法检测比格犬灌胃NMC后血浆中洛伐他汀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给药均可显著降低(p<0.01)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的LDL-C和TG水平,高剂量给药还可显著降低(p<0.01)TC水平。中、高剂量给药还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的肝脏细胞脂质蓄积程度。此外,NMC单次口服给药后,洛伐他汀在比格犬体内的达峰时间为1.17 h,最大血药浓度为62.33 mg/mL,消除半衰期为5.95 h,体内滞留时间为7.83 h。该研究证明NMC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的血脂水平,并分析了洛伐他汀在比格犬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结果可为纳豆、红曲类食品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泥鳅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泥鳅营养价值高,活性成分多.本文对泥鳅的营养成分、食用情况、活性成分研究进展及食品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泥鳅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泥鳅营养价值高,活性成分多。本文对泥鳅的营养成分、食用情况、活性成分研究进展及食品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泥鳅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