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青釉是中国当代工艺研究中,适合当代人生活方式且具有实用及观赏双重功用的优良工艺创造,玉青釉的釉色极大地拓展了青瓷工艺的美学空间,温润如玉的玉青釉作品,以其独特的沉静、素雅的质感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2.
谈钧釉之美     
钧瓷最富特征的艺术,就是追求窑变的釉色之美。其基本釉色是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乳光釉,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更淡的称为月白,色泽如青玛瑙和蓝宝石一般的美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北宋中晚期古钧窑的艺匠们在上述天青釉和红紫斑釉的基础上,成功的创造了蓝、红、紫、白诸色错综掩映的玫瑰紫、海棠红等高温  相似文献   

3.
<正>瓷器的材质美核心内涵是其宝石学特征,即"润"与"透"。"润"为玉石的一种特殊光泽——油脂光泽,"透"为玉石的透明度。和田玉讲究油润性,翡翠讲究水头,分别是润、透的意思,陶瓷文化与玉文化同为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曾对越窑青瓷有过"如玉如冰"的评语,陆羽评的是青釉温润如玉如冰。宋代青白瓷不仅釉的质感达到了如玉的要求,釉色也达到了与玉无别的效果,宋人诗词中也不乏  相似文献   

4.
钧窑原产地的神垕钧瓷匠师王金合在传统钧瓷工艺的基础上,从"试错式"的经验性工艺性探索出发,成功研制出以窑变丰富、绚丽多彩著称的钧瓷窑变山水釉,釉色质感极具生命力,近年来在国内陶瓷美学界声誉鹊起。钧瓷窑变山水釉是钧瓷窑变美学的极致表现,也是当代中国陶瓷意象美学的最高境界,极具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粉青"色釉是中国青瓷釉的杰出代表,是青瓷锻造工艺由成熟并达到顶峰的标志。南宋龙泉粉青釉被誉为青瓷釉的顶峰之一,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是青瓷釉的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南宋粉青釉,讲究釉的色调,呈粉润青绿色,青中泛蓝,蓝中含青,青绿之中显粉白,颜色淡雅凝重。该文结合试验,就南宋粉青釉的研制工艺及其关键环节的把握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受千年中国钧瓷之都的熏染,而立之年的任晓飞对钧瓷釉质釉色的研制有着天然禀赋,近五年他先后研制成功诸多的钧瓷亚光结晶釉、紫光釉、青红釉、山水釉,在当代钧瓷界声名鹊起;与此同时,任晓飞以当代人的生活美学需求为基点,远溯中国陶瓷古典传统器型,融合实用需求和现代审美情趣,创烧出其独具现代时尚和生活韵味的茶器、花器、香器、酒器、文房用器等,成为当代中国钧窑生活陶艺的先锋匠师。  相似文献   

7.
古代钧瓷的科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著名钧瓷主要生产地位于河南省禹县西南的神矦镇.自宋至明,钧窑生产广泛分布于该地区.钧窑著称于世主要在于其釉的色艳多变和釉美如玉的特点.特别是其相当厚的带有乳浊性着色的厚釉和分相呈现出来的多色流纹和斑点,更赋予特有的装饰效果.钧釉色变之多是其它诸窑所不能比拟的,其主要釉色有月白、灰绿、暗绿、淡青、不同深度的天青、葱青、深蓝、紫蓝、丁香紫、紫红、玫瑰红、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Fe和Cu在钧瓷紫釉和青釉中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Fe在紫釉和青釉中都以Fe2O3、Fe3O4、FeO3种形态存在;Cu在紫釉中以CuO、Cu2O和少量的Cu存在。FeO和CuO共同作用的结果使钧釉呈现紫色。通过热力学分析了Fe和Cu的各种氧化物。并给出在不同CO2/CO分压下各种氧化物的热力学状态图,这些结果为钧瓷釉成色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引言 青瓷又称青釉瓷器,是我国古代瓷器中最古老的品种。青瓷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胎质、釉色等工艺上,如鼎盛时期的南宋龙泉青瓷特点是薄胎厚釉,着重解决釉的呈色问题,突出一个“青”字,使之确实达到“如玉类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陶瓷装饰肇始颜色釉。经过颜色釉和颜色釉综合装饰的瓷器,釉色鲜美,色彩缤纷,别具一格。颜色釉广泛用于美化日用陶瓷、陈设陶瓷,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增加花色品种,而且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美的享受。景德镇所创造丰富多彩的釉色及其精致完美的器物,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正钧瓷器物的成型工艺,主要以拉坯、合模、注浆、印坯等等工艺为主,其中最常见的还是拉坯和注浆成型工艺,在这些古老的钧瓷成型工艺中,唯独没有泥片拍打成型工艺。我现与大家分享,钧瓷壶全手工泥片成型工艺,有不妥之处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一、制泥现代制泥相对简单快捷,大体分为:原料粉碎~磨浆~压滤水份~真空炼泥(数次)直到适合使用。言归正传下面着重介绍钧瓷壶泥片拍打成型  相似文献   

12.
<正>汝窑烧造工艺成熟后,在配料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烧成还原气氛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呈色和产品。在今天,传统汝窑技艺恢复后所形成的四大类釉色即豆绿釉、天蓝釉、月白釉、天青釉,已经接近历史上的面貌。目前,在汝窑故地汝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乃至英国、日本、美国等地著名博物馆和个人收藏,都有汝窑的历史器物的遗留,可以与今天的釉色进行比样,我通过多年的试验和探索,上追宋代汝瓷源泉,以求汝瓷釉色之真谛;下开今日之新貌,以与当代生活结合。以下就汝瓷的釉色诸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教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三、釉上施彩工艺的源流与釉上青花的呈色机理以及青料绘于釉上在生产中的作用釉上青花的施彩方法,并非青花产生以后的创造。其实,陶瓷器的釉上施彩方法,我们并不陌生。陶瓷史告诉我们,胎、釉、彩一次烧成的陶瓷施彩方法,是从釉上发展到釉下的。著名的两晋青釉加斑器物,就是这种工艺的先驱。往后,唐宋时期的众多窑口也相继采用了这种工艺,或加斑,或釉上  相似文献   

14.
太康元年墓是宜兴发现的规模较大的西晋早期墓葬,所出器物颇具地方特色,时代表征明显,历史信息丰富,这些青釉瓷器与宜兴龙头岕窑址出土器物标本的胎、釉、纹饰、制作工艺等特征相似,当为西晋时期该窑产品。本文详细梳理了该墓出土的贴塑凤纹双系盘口壶、青釉斜方格纹鸡首壶、武士瓷佣、女婢瓷佣、明灶、明厕等,器物本身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地域特征是研究西晋时期江南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5.
汝瓷为什么能够雄踞中国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我的基本观点是:一选料独特,观其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不可替换;二是用釉独特,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不可复制;三是工艺独特,汝瓷造型古朴大方,难以模仿。千百年来,汝瓷有"似玉、非玉、而胜玉"之称。本文着重从汝瓷选料说起,浅论汝瓷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旧铸管厂地块出土的19个南越及东汉带釉器物样品与三国东晋南朝的8个青釉瓷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成分、物相、烧成温度等方面的检测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样品中带釉器物应为原始瓷;原始瓷与青釉瓷的胎化学组成差别不大,均在1100℃以上烧制且未烧结,但是原始瓷多施碱钙釉,青釉瓷为钙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形式向绘画发展,自中唐代长沙窑已初显端倪,那种逐步臻于成熟的釉下彩绘技法以"写意性"的绘画艺术溶入对日用器皿器物的创造之中,这种"器、物"与"艺术"的独特结合无疑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至此,中国陶瓷的审美活动逐渐从注重器物的釉色美而开始转移到对器物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新方向,并为后世开创了一个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瓷绘艺术时代。长沙铜官窑始于唐代初期,历经苍桑,延绵三百多年。铜官窑釉下彩绘早期多出现在民间日用瓷和外销瓷,早期常见的器物表面点  相似文献   

18.
浅谈对河南钧瓷与后起之秀铜红釉的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钧瓷,由"钧台"而得名,始于唐朝,成熟兴盛于宋代.由于铜的引入,突破了单一铁还原窑变的青瓷界限.我们综合分析了古钧、仿钧及历代铜红釉64个样品的分析数据,结合工艺试验结果,从化学组成及其他的角度探讨了古今钧釉和历代铜红釉的异同,研究了"钧台窑"胎用原料的源流,其结论:1.光泽柔润似玉,彩色灵活多变是宋代"钧台窑"的独特风格,它是由釉的化学组成和特殊烧成工艺所产生的综合效果.古钧釉中磷、钛、硅、铁、钙含量均较高,这是造成釉系液相分相和产生气泡的内因.由于"钧台窑"特点,决定了它的烧成工艺必然是低温、慢速、气氛变化大而快,从而给釉的液相分离和残留气泡及产生多种彩色创造了条件;由于多种液相的分相和气泡的综合光学效应产生了柔润的光泽;由于还原气体成份变化大和快故而产生了灵活多变的彩色.2.釉面平滑光亮,彩色鲜艳纯正单一,是近代铜红釉发展的特点.它是因釉内引入了高温熔块,改变了釉的化学组成并采用高温快烧和控制稳定的还原气氛烧成的综合效果,是近代铜红釉发展的一种趋势,既有利于批量生产也方便了对铜红釉的理论探讨.3.氧化亚铜和两价铜离子是钧瓷釉的主要呈色因素.铜红釉的呈色是铜铁混合还原的结果,其呈色效果与铜的存在形式和分散度(包括粒度与液-液分相后铜铁的局部富集)有关.4.对"钧台窑"制坯用料的推断从"钧台窑"瓷胎中铁、钛含量的变化规律,结合临汝大峪店、严和店和禹县刘庄出土的古瓷胎中铁、钛的化学分析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推断"钧台窑"早期制坯用料取自临汝大峪店,中晚期制坯用料取自临汝严和店和禹县刘庄,反映出古钧瓷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9.
组成对钧瓷釉呈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河南省Hou地区的原料系统研究了滑石、骨灰、ZnO和Fe2O3对钧瓷釉呈色的影响,通过对釉色的观察和利用国产JFY-PS测配色仪进行颜色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烧成工艺条件下,可以在相当宽的组成范围内获得呈色良好的钧瓷釉;少量引入滑石、骨灰、ZnO、和FeO3不会明显改变钧瓷釉的发色;过多引入滑石会导致釉的析晶而使釉的红色变浅;适量引入ZnO有利于釉色明度的提高,增强釉的乳光效果,获得浅紫红色的钧瓷釉,过量引入ZnO则会明显增中釉对短光的反射率而使钧釉紫红色调增强;过多的引入Fe2O3与骨灰都会降低釉对可见光特别是长波光的反射率而不利于钧红釉的呈色;Fe2O3的引入会使釉色偏向紫红。  相似文献   

20.
正颜色釉是陶瓷装饰的始祖。古今中外的诗人无不赞美景德镇的颜色釉瓷:"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窑变如波涛翻滚,红釉如美人醉酒,花釉千变万化,青釉雨过天靑……"颜色釉是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制成釉浆,施于坯胎或瓷胎上,在窑炉内经高温或低温烧成。精致完美的器型,丰富多彩的釉色,被誉为"人造宝石",讲述着"窑变万彩"的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