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多功能改进型索氏提取器为提取工具,以人参须根粉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分子筛辅助下高效制备了稀有人参皂苷Rg5,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以30 mL的甲醇为溶剂、加入0.3 g 4 A分子筛、于65 ℃提取4 h时,人参总皂苷的提取率达到10.2%,稀有人参皂苷Rg5的得率达到3.20%,与传统索氏提取器相比可以显著提高人参皂苷Rg5的制备效率。分子筛辅助下利用多功能改进型索氏提取器从人参须根粉提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Rg5,不仅得率较高,而且操作简单快捷,是一种快速制备人参皂苷Rg5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柠檬汁辅助雪梨汁的作用下,以原人参二醇组(PPD)皂苷为原料,通过酸水解制备稀有人参皂苷Rg3的工艺,分别探索了柠檬汁与雪梨汁的配比、原料体积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制备人参皂苷Rg3的影响,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原人参二醇组皂苷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0 mg·m L-1,柠檬汁与雪梨汁的配比为10∶90,PPD皂苷与果汁的体积比为1∶1.4,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5 h时,Rg3产率为76.00%.  相似文献   

3.
三七提取中人参皂苷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三七自身含有的人参皂苷糖苷酶的作用,采用TLC和HPLC方法检测,研究了不同温度水提三七过程中人参皂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80~100℃,15%以上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b1、Rd、Re、Rg1转化为Rg2、Rg3、Rh2、C-K等稀有人参皂苷;提高温度到110~121℃时完全转化;而人参皂苷本身对温度很稳定,在80~121℃不发生转化。这说明三七提取中人参皂苷的变化,主要不是温度的作用,而可能是自身酶等三七内部的特殊物质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三七自身含有的人参皂苷糖苷酶的作用,采用TLC和HPLC方法检测,研究了不同温度水提三七过程中人参皂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80~100℃,15%以上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b1、Rd、Re、Rg1转化为Rg2、Rg3、Rh2、C-K等稀有人参皂苷;提高温度到110~121℃时完全转化;而人参皂苷本身对温度很稳定,在80~121℃不发生转化。这说明三七提取中人参皂苷的变化,主要不是温度的作用,而可能是自身酶等三七内部的特殊物质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参稀有皂苷Rg3是具有较高抗癌活性的人参皂苷单体,但在人参中的含量极低.采用新筛选的细菌Arthrobacter sp.3产胞外酶转化人参二醇类皂苷(PPD)生成人参皂苷Rg3,为大量制备人参皂苷Rg3提供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菌产生的人参皂苷酶为胞外酶,通过薄层层析法(TLC)分析得到,最佳发酵诱导物为0.1 mg/mL的PPD,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24 h、底物质量浓度0.1 mg/mL.经HPLC检测,在此条件下反应,产物中Rg3的质量分数为21%.  相似文献   

6.
人参稀有皂苷Rg3是具有较高抗癌活性的人参皂苷单体,但在人参中的含量极低。采用新筛选的细菌Arthrobacter sp.3产胞外酶转化人参二醇类皂苷(PPD)生成人参皂苷Rg3,为大量制备人参皂苷Rg3提供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菌产生的人参皂苷酶为胞外酶,通过薄层层析法(TLC)分析得到,最佳发酵诱导物为0.1 mg/mL的PPD,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4 h、底物质量浓度0.1 mg/mL。经HPLC检测,在此条件下反应,产物中Rg3的质量分数为21%。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等各部位皂苷组成与分布进行研究。利用正丁醇萃取法提取总皂苷,桓仁产的15年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的总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7.68%、3.47%、6.48%;抚松产的25年林下参的芦头、主根、须根的总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6.67%、2.88%、4.93%;两种林下参芦头中总皂苷质量分数是主根总皂苷质量分数的2倍。经TLC和HPLC检测,25年林下参芦头与主根中Rb1、Rg1、Re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总皂苷的54%、52%,须根中Rb1、Rc、Rg1、Re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52%;15年林下参芦头中Rb1、Rg1、Re质量分数较高,占总皂苷的48%,主根和须根中Re、Rb1、Rc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总皂苷的40%、45%。从两种林下参中检测到8种高活性稀有皂苷20(S)-Rg2、20(S)-Rh1、20(R)-Rh1、20(R)-Rg3、20(S)-Rh2、20(R)-Rh2、Rk2、Rh3。林下参各部位中人参主要皂苷及主根中稀有皂苷的质量分数,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但芦头和须根中稀有皂苷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GS0202菌产人参皂苷-β-葡萄糖苷酶条件及其酶的反应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 GS0202菌所产人参皂苷-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人参皂苷Rb1生成人参皂苷Rg3的能力,采用单因素研究方法,对菌体发酵条件,及其所产酶的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胰蛋白胨10 g,酵母粉5 g,氯化钠10 g,水1 L;诱导物为人参总皂苷,其加入量为3.2 mg/mL,培养温度为28℃;酶反应的最适条件为25℃,pH 4,底物质量浓度为3 mg/mL。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 GS0202菌所产人参皂苷-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人参皂苷Rb1生成人参皂苷Rg3的能力,采用单因素研究方法,对菌体发酵条件,及其所产酶的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胰蛋白胨10 g,酵母粉 5 g,氯化钠10 g,水1 L;诱导物为人参总皂苷,其加入量为3.2 mg/mL,培养温度为28 ℃;酶反应的最适条件为25 ℃,pH 4,底物质量浓度为3 mg/mL.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苷Rg2(组)是红参中含有的稀有皂苷,由20(S)-Rg2、20(R)-Rg2、Rg6及Rg4等4种异构体组成。本实验采用制备色谱技术对4种混合皂苷进行分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分离产品进行检测分析。从50mg Rg2(组)皂苷中获得20(S)-Rg2、20(R)-Rg2、Rg6及Rg4等4种皂苷分别为2.6、2.8、1.5及3.9mg,纯度分别为95.3%、96.4%、96.3%及98.3%。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Arthrobacter sp.No.3 GS 0202新细菌所产人参皂苷糖苷酶水解人参三醇类皂苷Rg1生成人参三醇类皂苷Rh1的能力,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菌的发酵条件及所产糖苷酶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 ℃发酵条件下,人参皂苷酶的诱导物人参茎叶总皂苷存在下,该细菌产生较好.其粗酶...  相似文献   

12.
柱层析法在人参皂甙组分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人参中所含的主要药理成分为人参二醇类皂甙、人参三醇类皂甙和齐墩果酸三种,其中的二醇类皂甙是制备人参皂甙Pg3的主要原料,这种药物活性较高的微量皂甙可以由人参二醇皂甙通过化学法而来。本论文为得到大量的人参二醇,采用柱层析法对人参总皂甙进行分离。在对98.1g西洋参入参总皂甙进行分离后,得到二醇类皂甙36.6g,其分离率是37.3%。这样,就为大批量的从人参皂甙Pg3制备Rh2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3种人参中的皂苷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市销人参、西洋参和三七参根部中总皂苷的含量及组成.采用正丁醇萃取法提取总皂苷发现:总皂苷在人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1%;在西洋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6.3%;在三七参主根、须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1.7%.人参、西洋参须根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均高于主根,是其1.5倍;...  相似文献   

14.
以人参根须为原料,采用甲醇浸提法提取人参根须中总皂苷,再用硅胶柱层析法对总皂苷进行分离,得到较纯净的人参皂苷单体Rf.结果表明,500 g人参根须中提取得到总皂苷20.5 g,提取率为4.10%.总皂苷中主要含Rg1、Re、Rf、Rb1、Rc、Rb2、Rd等成分.20.5 g人参根须总皂苷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较纯人...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皂甙Rg3的分离提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人参皂甙Rh2生产过程中所生成的副产品Rg3的分离提纯。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人参皂甙混合中分离出单体Rg3的得率为样品的16%。再用化学法对Rg3进行拆分。20(S)-和20(R)-Rg3异构体,通过乙酰化反应生成极性相差较大的异构体,经硅胶柱层析得到两种产物,分别脱乙酰化后得到20(S)-Rg3和20(R)-Rg3。20(R)-Rg3收率为5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人参皂甙Rh2生产过程中所生成的副产品Rg3的分离提纯。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人参皂甙混合物中分离出单体Rg3的得率为样品的 16 %。再用化学法对Rg3进行拆分。 2 0 (S) 和2 0 (R) Rg3异构体 ,通过乙酰化反应生成极性相差较大的异构体 ,经硅胶柱层析得到两种产物 ,分别脱乙酰化后得到 2 0 (S) Rg3和 2 0 (R) Rg3。 2 0 (R) Rg3收率为 5 5 %。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泳法及DEAE-Cellulose DE-52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对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GS0202菌分别在20和60℃下培养时产两种不同的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下培养所产的酶能水解人参皂苷Rb1生成人参皂苷F2,60℃下培养所产的酶能水解人参皂苷Rb1生成人参皂苷Rg3;找到了4条差异蛋白带,它们的分子质量分别约为66、47、35、22 ku;将60℃下培养得到的酶分离提纯,其纯酶的分子质量经电泳鉴定约为66 ku,与1号差异带的分子质量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