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基于PCE(路径计算单元)的多域智能光网络中,对各域间有效的资源信息交互对的光路径分配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且光路径的建路仍然存在传统的串行处理方式导致的时延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解决时延问题,文章在PCE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MDPS(多域并行信令)机制,并提出一种SCE(信令控制单元),以实现快速的跨域光路分配。该机制充分利用H-PCE(层次化PCE)技术,采用"主PCE/多个子PCE"的主从架构,每个子PCE均配备了SCE。通过主PCE与SCE的交互,各域分别独立并行地完成域内信令过程,以实现跨域光路径连接的快速建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域光网络快速光路径分配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能有效提高光路径的分配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PCE的ASON路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路径计算单元(PCE)工作组定义的基于PCE的多协议标签交换/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GMPLS)网络结构能有效解决多层网络中端到端的路径计算问题.文章从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路由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根据有关PCE的RFC文档对PCE的体系结构、发现机制和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说明,重点对PCE在ASON路由中的应用及PCE路径保护和恢复机制进行了阐述,表明PCE技术将成为ASON路由技术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智能光网络技术和P2MP(点对多点)技术的融合将能够极大地促进光组播业务的发展。文章针对多层多域光网络中的P2MP业务,提出了一种 MDMPH(基于分层PCE(路径计算元素)的多域最小代价路径启发式)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与传统的PDB(基于逐域路径)算法、E-BRPC(基于扩展的反向回溯)算法以及 CTB(基于核心树)算法相比,MDMPH 算法能够计算出代价更小的P 2 MP路径树。  相似文献   

4.
基于PCE架构的多域光网络安全建路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多域是未来大规模光互联网络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缺乏全局信息的条件下构建安全可靠的光路或光树,是光网络分域管理后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文章在分析基于PCE(路径计算单元)架构的多域光网络建路机理的基础上,剖析了其算路阶段与建链阶段存在的安全威胁,包括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大类,围绕身份认证、数据源认证、加密、数字签名和隐私保护问题,利用TLS(传输层安全)、身份密码学和TCP(传输控制协议)认证选项等安全性技术,提出了针对PCEP(PCE协议)和GMPLS(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RSVP-TE(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的安全建路机制,有效提升了多域光网络建路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抗抵赖性、新鲜性和私有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网络架构中路由扩展性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提出一种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可提高域间路由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但该研究只停留在理论阶段。现对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路由协议进行了开发与实现,针对域间路由协议BGP的控制层和基于Linux内核的转发层进行了具体模块的结构分析和开发,并进行了功能性测试。结果显示,开发系统可以实现路径标识路由和多路径路由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链路故障的恢复,不仅仅是选择一条连通的备份路径问题,还应考虑网络业务故障恢复过程中的QoS需求。针对此问题,该文基于多备份路径策略,构建概率关联故障模型和重路由流量丢弃量优化目标。并基于该优化目标,以业务的QoS需求为约束,建立故障恢复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QoS约束的链路故障多备份路径恢复算法。该算法构建单条备份路径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重路由流量丢弃为目标,并采用改进的QoS约束的k最短路径法进行拼接,且给与高优先级链路更多的保护资源。此外还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时间空间复杂度。在NS2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提升了链路故障恢复率和重路由流量QoS满足率,且QoS约束条件越强,相较于其它算法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张盛峰  刘焕淋  黄胜 《半导体光电》2015,36(2):280-284,304
研究了多域光网络中的路由保护问题.在多域光网络中,域间路由的建立要遵从域间输出策略.在考虑域间输出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域光网络中基于路径计算单元的分段共享保护算法.仿真表明,相比传统的基于路径计算单元的多域分段保护算法,该算法阻塞率低,平均保护切换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分配WSON光网络中的波长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的波长交换光网络(Wavelength-Switched Optical Network,WSON)路由与波长分配策略.该策略通过PCE建立波长资源冲突避免表,并由目的节点与PCE进行通信确认,避免资源竞争问题的发生.将该策略下的网络阻塞情况与FF算法、RF算法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该策略可以有效抑制波长预留冲突,大大降低网络阻塞率.  相似文献   

9.
一种面向多业务恢复的路由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WDM光传送网中完成多业务恢复时所出现的恢复路由资源竞争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面向多业务恢复的路由优化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恢复路由资源竞争问题,得到全局最优恢复路由。通过对实际网络的计算,验证了该算法在解决多业务恢复路由优化问题上所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一种多约束服务质量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要求解决多约束服务质量路由问题.在分析了服务质量路由特点及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服务质量路由新计算方法.方法基于路径计算,首先计算最少跳路径,然后利用非线性花费函数进行求解并判断约束路径,最后求出优化多约束路径.通过对网络拓扑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求解在多约束条件下优化路径,约束参数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11.
分组交换网是当今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IP网络终将与其他网络相互融合,演化成为新一代网络技术,现有路由协议的实现是单一的,并且将数据库、最优路径计算和网络状态分发机制捆绑在一起。主动路由选择是一个把上述困难作为目标的新路由选择策略。主动路由选择机制被设计用来提供基于用户服务模式的路由选择。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学习的协作主动路由信息交换机制,主动路由代理获悉网络基础结构不同属性的当前状态,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维护路由表,实现主动路由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网络主动路由选择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组交换网是当今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IP网络终将与其他网络相互融合,演化成为新一代网络技术。现有路由协议的实现是单一的,并且将数据库、最优路径计算和网络状态分发机制捆绑在一起。主动路由选择是一个把上述困难作为目标的新路由选择策略。本文提出一个新一代网络主动路由选择机制,能够克服传统路由选择机制的局限性,支持多种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LEO卫星星座移动通信系统空间段网络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星座网络路由和交换技术体制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以支持话音业务为主的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网络路由和交换技术方案。星座网络采用定长信元格式交换体制,采用动态拓扑离散化的拓扑快照静态路由策略。这种静态路由离线计算方式和定长信元交换相结合,提高了网络交换的效率和转发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围绕ZigBee协议中的能量感知路由协议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分析和探讨了能量路由原理,能量多路径路由原理。在此基础上文中针对能量多路径路由协议提出了一种简单完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路由选路,该文将深度增强学习原理引入到软件定义网络的选路过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路由优化选路机制,用以削减网络运行时延、提高吞吐量等网络性能,实现连续时间上的黑盒优化,减少网络运维成本。此外,该文通过实验对所提出的路由优化机制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路由优化机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与有效性,较传统路由协议可提供更优的路由方案与实现更稳定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多层卫星网络链路中断容忍路由策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路中断和接续对卫星网络路由有重要影响,该文针对多层卫星网络,设计了链路中断容忍路由策略,利用非均匀时间段内卫星网络拓扑结构的可预测性进行路由表计算,采取动态的拥塞控制机制和洪泛策略,解决由于卫星运动、通信设备故障引发链路中断情况下的路由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策略具有较高的链路利用率,能够减少动态路由计算中时延信息收集和星上路由表生成给卫星节点带来的时空开销。  相似文献   

17.
A proactive routing protocol CL-OLSR (cross-layer based 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 by using a brand-new routing metric CLM (cross-layer metric) is proposed. CL-OLSR takes into account four link quality impact factors in route calculation through the cross-layer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node available bandwidth, the node load, the link delivery rate, and the link interference, and thus the effect of route selection is optimized great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L-OLSR protocol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network throughput to a large extent, but also reduce the end-to-end delay, while achieving load balance route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Routing is the cornerstone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a new routing mechanism is a requisite for constructing new network architecture. The current routing mechanism of the Internet layer is basically the single next-hop routing mechanism, which is the root of transmission congestion in the network. To solve this congestion problem, a fundamental measure is to change the route selection mode of current routing mechanism to allow parallel transmission over multiple routes. Currently,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 is the only inter-domain routing protocol used in the Internet, but the routing system using BGP suffers scalability problem. To solve the scalability issue of the current inter-domain routing system, a new hierarchical routing system, i.e. Scalable Inter-Domain Routing Architecture (s-idra), is suggested. In addition to scalability, the current routing system is facing other challenges including security,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ulticasting, mobility and dynamic network topolog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routing protocols, especially the protocol for the new network architecture, is still a tough task and has a long way to go.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战术无线自组织网络正在向宽带高速传输技术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带宽资源,但各种新的战术应用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发展更快,因而需要设计与高速传输特性相匹配的低开销先进路由机制。在这种新型的高速战术网络中,需要路由协议为指挥员提供本作战区域内的全局的战术单位连通拓扑的态势信息、提供能够更好地支持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机制、能够更好地支持战术网络的拓扑优化控制、能够针对不同传输波束方向的链路分别实施功率控制、能够通过全局最短路径代价计算避免路由环路等。基于地址块格式压缩机制,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版本2(0LSRv2)将能以较低的带宽开销满足这些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NoC中的基于蜂群算法的QoS路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满足多个约束条件的片上网络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蜂群算法的一种QoS路由,该算法使用代理来更新路由信息,并综合考虑历史信息和当前网络状态的路由策略。采用最短路由,最大程度开放路由的自由度,使用基于软件的死锁恢复机制来检测和恢复死锁。仿真结果表明,蜂群算法比维序算法和奇偶转向模型能够更好的保证片上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