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冷柱头进样的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测定高滴熔点微晶蜡中正构和非正构烃类含量及碳数分布的方法。对滴熔点在90℃以下的微晶蜡进行测定。实验表明,使用大口径高温毛细管柱可以分析碳数在72以下的微晶蜡。方法快速,准确,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柱头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蜡、微晶蜡的组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柱头进样的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测定石蜡和微晶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及相应的碳数分布的方法。首先采用当前基线积分得到正、异构烷烃的总量,再从中扣除由谷谷积分所得正构烷烃部分而得到异构烷烃含量的方法进行各碳数正、异构烷烃含量的计算。石蜡组成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微晶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6%以内。并与分子筛吸附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方法适用范围广,信息量大,同时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精密度高等特点,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沈北/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进行了近临界丙烷脱沥青结合酮苯脱蜡脱油制备微晶蜡的小试和中试研究。在近临界条件下,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所得轻脱沥青油收率为30%左右,残炭1.0%,胶质质量分数4.0%,轻脱沥青油是生产高滴熔点微晶蜡的良好原料。轻脱沥青油经酮苯一段脱蜡、两段脱油或三段脱油可得粗微晶蜡,白土精制得微晶蜡产品。控制不同的脱油温度条件,可生产滴熔点不同的微晶蜡,分别满足80~90号微晶蜡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4.
尿素包合法分离测定微晶蜡中的正构和非正构烷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微晶蜡为样品 ,采用尿素包合法不仅能够准确测定微晶蜡中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含量 ,而且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正构烷烃与非正构烷烃组分 ,为进一步研究微晶蜡中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性质提供样品。实验考察了包合用活化剂、稀释剂、尿素用量、温度、时间等对正构烷烃测定结果和正构烷烃与非正构烷烃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方法准确度高 ,重复性好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2 % ,测定结果与气相色谱法进行比较 ,两者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沈北/大庆减压渣油中获得适宜生产微晶蜡的原料,在实验室小型连续溶剂脱沥青装置上,考察了操作条件对丙烷脱沥青过程的影响,并对液体萃取和近临界萃取溶剂脱沥青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近临界丙烷脱沥青对微晶蜡的萃取有利,相同收率条件下,由脱沥青油制得的微晶蜡滴熔点比液体萃取高5℃左右,微晶蜡收率比液体萃取高约5个百分点。适宜的近临界丙烷脱沥青操作条件是:萃取温度60~70℃,压力6~7MPa,溶剂比4.0~4.5。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沈北/大庆减压渣油生产微晶蜡的可行性,利用超临界萃取分馏技术,对沈北/大庆减压渣油进行了分离与评价.亚临界及超临界条件下得到的窄馏分的各种性质均表现出较好的规律性,但亚临界条件下得到对应收率的馏分蜡含量更高,选择性更好.对沈北/大庆减压渣油进行了亚临界丙烷萃取分馏,以窄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制得微晶蜡,对微晶蜡的碳数分布、平均分子结构进行了测定与表征.由沈北/大庆减压渣油可以制备75~95号微晶蜡,微晶蜡潜含量约为10%;微品蜡的平均碳数分布在57~110,氢碳原子比在1.90~2.02;微晶蜡组成以长链异构烷烃为主,由中间馏分制得的微晶蜡含有少量环烷烃结构,芳香环结构只出现在由重馏分制得的微晶蜡中,并且只有一个芳香环.  相似文献   

7.
以未精制的费-托合成蜡为原料,将其减压蒸馏为轻质蜡油和重质蜡油馏分,采用自制W-Mo-Ni型催化剂对两段蜡油馏分分别进行加氢精制,使其中的含氧化合物氢解、烯烃加氢饱和,制备低含油量、高滴熔点的费-托合成蜡。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对精制蜡含油量的影响,并采用高温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对蜡样品的碳数分布、分子结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6.0 MPa、轻质蜡油反应温度为260 ℃、重质蜡油反应温度为320 ℃的条件下,两段费-托合成蜡馏分的脱氧率分别为95.86%和94.90%,所得两种精制蜡的滴熔点分别为72 ℃和112 ℃,含油量(w)分别为0.76 %和0.09%,碳数分布分别为19~29和26~120;FT-IR分析结果表明加氢后精制蜡主要由长链正构烷烃组成。  相似文献   

8.
大民屯凹陷高蜡原油的正构烷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HP6890型高温气相色谱剖析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高蜡原油。研究结果表明:高蜡原油中显著存在碳数高达C40-C60以上的高碳数烷烃类,主要为正构烷烃;常敢相色谱受到柱系统热稳定性的限制,仅能提供碳数 小于C35的化合物信息,而高温气相色谱可以分析C35以上的烷烃。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3号酮苯脱蜡装置加工的减二线和减五线蜡下油为原料,分别采用低温发汗和酮苯脱蜡脱油试验的方法,从轻馏分(减二线)的蜡下油中,得到了固态烃化学组成以正构烷烃为主的低熔点石蜡,从重馏分(减五线)的蜡下油中,得到了固态烃化学组成以大量的环烷烃和异构烷烃为主的低熔点微晶蜡。对低熔点石蜡分析结果表明,该石蜡具有吸热温度范围窄、吸热量高、相变温度和峰顶温度适中等特点,可以开发为相变石蜡产品。同时,低熔点微晶蜡的化学组成较好地解释了一直以来工业生产中一段脱蜡二段脱油工艺"对轻馏分效果好,而对重馏分效果差"的现象,为今后生产高熔点、低含油量石蜡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法测定橡胶防护蜡中的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碳数及含量。实验表明,气相色谱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柱初温:60℃,柱终温:360℃,升温速率:5~15℃/min,进样量:0.4μL,汽化室温度高于柱温3℃。在上述条件下,能使橡胶防护蜡中的各组份得到较好的分离,利用Agilent Cerity工作站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标样可完成橡胶防护蜡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齐聚副产物制备耐高温泡沫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齐聚副产物为原料在实验室分别以AlCl3、AlCl3络合物和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并经磺化制备了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耐高温泡沫剂,试验结果说明烷基碳数为16的异构烷基苯磺酸盐常温发泡性能最佳,烷基碳数大于20的正构烷基苯磺酸盐高温发泡性能最佳,后者特别适合高温蒸汽驱油。加入适当的非离子助剂及无机盐能够提高磺酸盐的水溶性,改善发泡剂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碳酰二胺晶体的熔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碳酰二胺晶体熔点的方法,考察了升温速率、试样量、炉体气氛流量对晶体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DSC法是测量碳酰二胺晶体熔点的有效方法,在升温速率1℃/min、试样量1.5 mg、载气流量50 mL/min的条件下,碳酰二胺晶体熔点测定值与文献值接近,该法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李淑杰  王丹  王紫东  张立军  马丽 《石油化工》2023,(10):1423-1430
采用DSC法对费托蜡滴熔点进行测定,研究了升降温速率、升温次数、起始和终止温度、氮气吹扫气流量、平衡时间、试样质量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滴熔点的适宜条件,考察了DSC法测定费托蜡滴熔点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再现性。实验结果表明,DSC法测定费托蜡滴熔点的适宜条件为:第一次升降温速率20℃/min、第二次升温速率5℃/min、熔融过程的起始温度为室温、终止温度高于预估滴熔点20~30℃、取样质量5~10 mg、氮气吹扫气流量10~50 mL/min、熔融与结晶过程转变平衡时间2 min。DSC法测定费托蜡滴熔点操作简单、试样用量少、检测速率快、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测试结果准确,可作为传统方法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14.
郑波 《石化技术》1999,6(1):34-37
直接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液体石蜡及原料中正构烷烃含量和碳数分布。应用毛细管柱上进样技术和长25m、内径0.32mm、固定相液膜厚度0.1μm的高温镀铝石英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法对液体石蜡及其原料进行研究。方法快速、简便,定性、定量准确,精密度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5.
植物型乳化炸药专用复合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蜡与减五线馏分油、减四线蜡下油、微晶蜡和石油树脂为原料,在120℃下加热熔化并搅拌60min条件下,制备了植物型乳化炸药专用复合蜡,并考察了原料组分变化对复合蜡各种性能的影响。当植物蜡用量为16.7%、减五线馏分油用量为18.8%、减四线蜡下油用量为58.3%、微晶蜡用量为4.1%、石油树脂用量为2.1%时,制得的植物型乳化炸药专用复合蜡针入度68 (1/10)mm、滴熔点60℃、运动粘度8.13mm2/s、含油量34.81%,其性能优异,常温下呈固态,方便使用和运输,是乳化炸药理想的油相材料。  相似文献   

16.
对五种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和碳数分布作了测定,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10时,五种柴油的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的分析,计算了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0和碳数分布方差σ2。σ2较小时,柴油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较差。检验统计量X^2可以反映柴油正构烷烃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当油样中的正构烷烃分布不太符合正态分布的时候,其对各种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介绍了GB/T 8026—2014《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测定法》标准的修订背景、与修订前标准GB/T 8026—1987及修改采用的ASTM D127-08《石油蜡(包括石油脂)滴熔点测定法》的主要差异。考察了部分试验条件对滴熔点测定结果影响,进行了方法重复性精密度验证试验,同时考察了修订前后标准试验结果的差别。滴熔点是石油蜡和石油脂的重要质量指标,各国都很重视石油蜡和石油脂的滴熔点测定方法。GB/T8026—1987《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筛4次吸附的方法测定微晶蜡的正、异构烷烃含量,并与气相色谱法的结果对比,其一致性较好。本方法所用仪器简单,操作简便,数据重复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在±5.9%以内,实用性较强,具有推广价值。结合前文所建立的分子筛吸附测定石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的方法,可实现石蜡、混晶蜡和微晶蜡中正、异构烷烃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法测定橡胶防护蜡中的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碳数及含量。实验表明,气相色谱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柱初温:60℃,柱终温:360℃,升温速率:5~15℃/min,进样量:0.4μL,汽化室温度高于柱温3℃。在上述条件下,能使橡胶防护蜡中的各组份得到较好的分离,利用AgilentCerity工作站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标样可完成橡胶防护蜡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结合气相色谱(GC)、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FI-TOF MS)和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实现了聚α-烯烃(PAO)合成油的烯烃含量、双键类型、碳链长度、支链结构以及异构程度等精细分子结构表征。基于平均碳数、支链长度以及支链个数等精细结构参数,建立起分子组成与黏度指数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加氢前PAO粗产品主要以单烯烃为主,还有少量的链烷烃和双烯烃,不含有芳烃;加氢后的PAO产品中仍含有质量分数10%左右的单烯烃,残留的双键主要以四取代乙烯基为主;对于以1-癸烯为原料合成的PAO,其碳数分布测定优先选择GC方法,对于以C8~C12混合烯烃为原料合成的PAO,其碳数分布测定优先选择FI-TOF MS方法;与黏度指数的构效关系表明,PAO黏度指数随着平均碳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异构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建立的黏度指数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对聚合度为3~5的PAO产品黏度指数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