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曹云芳 《润滑油》1997,12(4):43-45
为解决内燃机油生产中出现的抗泡性不合格质量问题,考察了内燃机油添加剂对油品抗泡性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抗泡剂的筛选与复配试验,试制出新型410复合抗泡剂。试验结果表明该具有很好的消泡作用,用于内燃机油生产中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万涛 《石油商技》2008,26(2):53-55
某轧钢厂轧钢机齿轮箱换用长城L-CKD 320闭式工业齿轮油后,因润滑系统难以彻底清洗,导致齿轮油抗泡性降低。采用补加AF1抗泡剂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长城L-CKD320工业齿轮油在实际使用中因被污染而造成的抗泡性失效问题。同时对T901与AF1这2种抗泡剂在不同应用场合下的抗污染能力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对硅型抗泡剂中使用的甲基硅油粘度偏低,润滑油抗泡性和抗泡稳定性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确认采用高粘度甲基硅油作为抗泡剂,具有适用范围广,抗泡效果好的特点,可改善油品的空气释放性。  相似文献   

4.
张坤 《润滑油》2016,(4):61-64
抗泡性是润滑油的一个关键性能。文章从抗泡头的种类、抗泡剂的加入方式以及调合温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找出油品抗泡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表明使用进口lawler圆柱形抗泡头对油品的内在抗泡性能要求更加苛刻;抗泡剂采用逆流喷射器加入相对更好;调合温度在30~60℃范围内时,温度对油品的抗泡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油在储存过程会出现抗泡性能下降的问题。用复合抗泡剂解决了CH-4柴油机油抗泡性能的储存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开毓  徐魏 《高桥石化》2002,17(1):12-15
介绍了硅油和非硅型两类抗泡剂各自在抗泡性能,放气性能方面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将这两类抗泡剂复合研制成的3号复合抗泡剂,该剂在实验室的试验中,显示了用量小,抗泡性显的优点,并作为4040船用中速机油,通过了指定的台架试验和海上进行的实船航行试验,证明抗泡剂性能优良,持久。  相似文献   

7.
王开毓  徐魏 《润滑油》2002,17(5):48-51
介绍硅油型和非硅油型两类抗泡剂各自在抗泡性能,放气性能方面的特点,重点阐述用这两类抗泡剂及其它助剂复合研制的3号复合抗泡剂,该剂在实验室试验中,显示了用量小,抗泡性显著的优点,用于4040船用中速机油,通过了指定的台架试验和海上实船航行试验,证明抗泡剂性能优良,持久。  相似文献   

8.
工业润滑油用非硅抗泡剂性能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工业润滑油用非硅抗泡剂进行了实验室考察,对一些油品提供了应用依据。一些要求比较苛刻的液压油等油品可以用非硅抗泡剂代替硅油,从而解决了空气释放性与抗泡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甲基硅油粘度偏低、润滑油的抗泡性和抗泡稳定性差及溶剂的选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确认采用高粘度甲基硅油作抗泡剂和乙基硅油作溶剂,具有适用范围广,抗泡剂用量少,效果好的特点,还改善润滑油的润滑性、抗氧化及热稳定性和空气的释放性。  相似文献   

10.
《润滑油》2019,(6)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抗泡性能差会造成设备磨损、能耗增大、压力降低等问题。因此,在润滑油生产过程中要加入抗泡剂,以增强润滑油的抗泡性能。文章简要阐述了泡沫产生的原因,两种抗泡剂T901和1#(T921)抗泡剂的作用机理,考察了两种抗泡剂在不同加入比例下对油品的抗泡性能以及外观安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1#抗泡剂,加入量在10~20 mg/kg之间时,抗泡效果良好、外观透亮。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外通用内燃机油的生产状况、市场分布、调制高档通用内燃机油对基础油的要求以及国外添加剂公司通用油复合剂的生产状况及特点、国内通用油的研发状况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我国通用油的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梁红 《润滑油》1997,12(1):14-18,23
介绍了废除内燃机油低档产品标准的适时性与必要性,“八五”期间我国内燃机油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和标准简要说明,以及“九五”内燃机油标准化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环保、节能、延长换油期是推动内燃机油规格升级换代的主要动力,为满足日益苛刻的环保及节能要求,迫使发动机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来满足这一要求,而发动机技术的提高对内燃机油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动油品规格不断向前发展。文章对美国内燃机油的最新发展动向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油和基础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兰生 《润滑油》1999,14(6):1-6
介绍了内燃机油规格的发展及对基础油的要求:要配制高性能内燃机油,Ⅱ类基础油是其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杨政  水天德 《润滑油》1997,12(2):42-47
对加氢油应用于内燃机油的调制进行了考察,认为加氢油是调制高档内燃机油的优质基础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强化系数、大功率铁路内燃机车运行的特点,对中国石化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生产的基础油、添加剂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包括高碱性硫化烷基酸钙的“9532”配方,调制的多级铁路内燃机车四代油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在ND5机车上进行的使用试验表明,其主要性能略优于美国ORONITE公司OLOA2939复合剂调制的四代油。  相似文献   

17.
内燃机油规格的最新发展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蓉  蔡祝华 《润滑油》2002,17(5):6-11
介绍美国API和国际组织ILSAC近年来推出的内燃机油新规格SL/GF-3,APICH-4和APIPC-9,从台架试验和模拟试验两个方面比较新旧规格的不同之处,提出汽油机油显著的发展趋势是低粘度,低挥发性,良好的燃料经济性;柴油机油的发展方向是良好的烟炱控制能力,优良的高温性能和抗磨性能,同时指出发动机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日益苛刻的排放法规是内燃机油规格发展的两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OCP)目前正由单般向双般、多效发展,这对提高内燃机油质量具有一定意义。文章介绍了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结构表征并对其在内燃机油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高效内燃机磨合油在492QB16上的磨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爱莲  聂钢 《润滑油》1999,14(3):28-32
利用铁谱技术考察了兰炼石化院开发的高效内燃机磨合油与普通机油对492QB16型汽油机的磨合效果,结果表明:高效内燃机磨合油能缩短磨合时间,改善磨合性能。最后确定了采用高效内燃机磨合油后较为合理的492QB16型汽油机出厂磨合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