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说明屈原时已有吃菊习俗.又值菊花盛开时节,菊花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也有报高的药用价值.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撰文说:“菊黄中之色,香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也.  相似文献   

2.
屈原《离骚》中有一佳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此推测,秋菊曾入屈原之餐.许多花类,既可观赏,又可当作饮料食品和药物,比如菊花、玫瑰、月季、荷花、茉莉花、桂花等等.  相似文献   

3.
花卉食品将走俏市场:古今吃花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上正日渐流行以鲜花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它含有大量的脂肪、糖类和 22种氨基酸,18种维生素、 2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是优秀的保健食品。 “朝饮春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在《离骚》中已提到了吃花。古代食花之风颇盛,现今更是风靡一时,可食之花、不可胜数:金银花露、茉莉花茶、油菜花、黄花菜是众所周知的;即便是“凌寒独自开”的梅花,“独占三秋压群芳”的桂花,“雍容艳丽天下奇”的牡丹,也均深受欢迎。 花可作菜肴,最常用的是萱花。萱花又叫金针菜、黄花菜,用它作菜,荤素咸宜。传说航海时食之,能…  相似文献   

4.
吃花,过去被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近年已在都市普及。玫瑰、茉莉、木兰、杜鹃等在装点大地秀色、散发诱人芬芳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食趣。春天正是百花开时,不仿掐朵鲜花做点好吃的花卉菜,感受“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优雅意趣。  相似文献   

5.
我国以花入馔的历史悠久,屈原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残菊之落英”,说明二千多年前长江中下游及江淮楚地之人就有食花的习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收录了大量花卉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知识和方法。《隋唐佳话录》记载女皇武则天令宫女采集各种鲜花,和米捣碎,蒸制成软糯、馨香的糕点,名为“百年糕”;《御香飘渺录》记载了慈禧太后食用鲜花来养颜美容。  相似文献   

6.
寒江 《食品与生活》2005,(10):30-30
眼下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对于国人来说,菊花不仅是著名的观赏花卉,而且还可以用来做饮料,甚至烹制成别具风味的菜肴。这一点,古人早有先例。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里,就曾有过“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餐菊吃花了;宋苏东坡曾云:“吾以杞为食,以菊为糗……”;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载:“吴中菊盛时……余仅可收花以供服食”;清顾仲《养小录》亦载“甘菊苗”的烹制法:“汤焯、拌食。拖以山药粉油炸,香美。”清时还有许多以菊花烹制菜肴的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相似文献   

7.
食用菊花,源远流长.早在二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在其离骚诗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描述.菊花的食用方法,自古以来有许多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的饮食生活中,鲜艳的花朵受到人们的特殊青睐,许多美食家都力图把自然界的各种花卉采撷到食肴之内,借以增添食品的色、味、香、形。由此,经过历代努力,构成了我国古代独有的食花方式。 古人最早食用的鲜花要算是菊花了。菊花性微寒,味甘苦,能够明目清火,古人列此为补益品,而食用者也大有人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见食用迹象。屈原《离骚》有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汉王逸注:“英,华也。……暮食芳菊之落花,吞正阴之精蕊。”汉人应劭、魏文帝曹丕,以及晋代高士葛洪都对食菊有过精辟见解,可见历代均以菊花为食物。  相似文献   

9.
王树元 《烹调知识》1994,(10):40-41
菊花不仅是著名的观赏花卉,而且可以入药,还可以制作饮料,烹制菜肴。在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餐菊吃花了。据现代化学分析,菊花全草含挥发油,花含菊甙、黄酮类、氨基酸、腺嘌呤、胆碱等成分。药理研究证实,菊花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芹菜,又称旱芹、药芹、蒲芹,它的根、茎清嫩爽口,叶柔软爽滑,并有一股特殊的香味给人以清新之感.日常生活中,人们食芹菜一般只吃其茎,而对根、叶往往弃去,十分可惜.其实,芹菜的叶、根不仅均可入菜,无且营养价值也很高,  相似文献   

11.
知文 《中国食品》2006,(10):8-39
鲜花菜肴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我国兴起,屈原《离骚》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描述。在我国鲜花入菜有上百种,以菊花、玫瑰.桂花.荷花、百合.牡丹花入菜肴最为常见。火红鲜丽的木棉花.洁净纯雅的幽兰,亭亭玉立的木兰,芳奇四溢的茉莉等都是可食花卉中的佼佼位者。以花入菜,不仅色彩雅丽。清香四溢,有利于增进食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文化源远流长,几乎每一个民间节日都有一两样独特的食俗,正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尝月饼,重阳节便是食菊花了。说起食用菊花,我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其《离骚》中就有“朝食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记载。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  相似文献   

13.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于此吟既出,吃菊便成了历代文人骚客们争相赋颂的一件雅事.其中免不了有标榜清高的“精神享受”,然而吃菊的习俗,在我国的确是一直存在着的.广东省中山县小杭镇直到今天仍保留着这千古遗风.这里的居民不仅爱吃菊花,而且能烹出一席丰盛的菊花宴.每逢嘉宾到来,当地人都要举行菊花实来款待.  相似文献   

14.
鲜花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是一种美味佳肴,且对各种慢性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华夏之邦,食花文化源远流长。远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食花习惯,屈原《离骚》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名句。唐宋时期,食花之风盛于皇室。宋代林洪花馔专著《山家清供》问世后,花馔逐渐传入民间,至今盛行不衰。 常见入馔的花卉,春季主要有腊梅花、白玉兰、梅花、玫瑰、月季、梨花、刺槐花、中国杨花、金银花、紫花地丁等;夏日食用花卉有牡丹、芍药、荷花、白莲、茉莉、珠兰、晚香玉、黄花等;秋天常食花卉是菊花、南瓜花、木槿花、桂…  相似文献   

15.
鲜花入菜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的花馔倡导者据考证应该是古代养生家和佛教徒,清规戒律中的素食者最容易开发鲜花的可食用性。从先秦时的《楚辞·九章》到战国时代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食用鲜花一直就是个尝试。在中国,食用花卉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就采摘菊花嫩芽当菜,用洗净的菊花花瓣拌蜜糖焙制糕点。到了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220年的汉朝,莲花已被人当作食物,鲜食、炖、烤,或用醋浸着吃。莲的根状茎——藕则被煮吃、炖吃,或是塞糯米煮成糖藕,在春节期间用来待客。后来,有人用玉兰花瓣炒肉片,用鸡冠花  相似文献   

16.
对于爱吃会吃的中国人来说,鲜花入馔已非奇事。古有屈原“夕餐秋菊落英”之雅致,今有老舍《吃莲花的》之谐趣。而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北方的槐花馒头,南方的夜兰花汤,却都是俯首可得的花卉美馔。  相似文献   

17.
菊花,不仅足著名的观赏花卉,而且也可以入药,做饮料,还可以烹调成别具风味的菜肴.在我国古代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由此可见,我国人民有食菊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18.
名酒谈古(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菊花酒(楚辞)中有‘’朝饮高山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歌颂。魏文帝曹丕在给钟绵的信中说:“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责。”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出菊花不但可以食用,肯定了菊花的延年益寿的作用。晋人葛洪在(抱朴子)中说炼丹须要白菊汁。(风俗通》、(神仙传)、(言明山记)等书更神乎其神地说吃了菊花可以成仙,可见人们对菊花作用的估价已达到何等程度。明王象晋(群芳话则指出,三月采菊苗,六月采菊叶,九月采菊花,腊月来菊根,碾之为本,和以蜂蜜制丸,用酒服用,可以返老还童。古人对菊花的…  相似文献   

19.
在植物性食物中,除了种子类的谷物和果实类的水果外,大部分都属于蔬菜这一大类,蔬菜指植物的可食部分根、茎、叶、花、果、都有,种类可达一万余种,主要用作熟食,部分也可生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蔬菜的种类、品种繁多.有吃叶子的,如菠菜、白菜等;有吃果实的,如蕃茄、黄瓜等;有吃肉质根或茎的,如土豆、萝卜等;还有吃种子的,如毛豆、豌豆等,此外,还有一类大家十分喜食的、食用其花蕾和花茎的“食花蔬菜”.这类蔬菜,虽种类不很多,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