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针对船舶领域中喷涂机器人智能化作业的需求,对船舶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分类和船舶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功能,分析了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船舶分段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介绍了船舶分段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架构,并对喷涂设备建模、喷涂过程建模、喷涂轨迹规划、喷涂过程仿真四大模块进行了分析.应用船舶分段喷涂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可以提高喷涂质量、喷涂效率,节约喷涂成本.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采用的是传统空气喷涂工艺喷涂变速器总成。由于空气喷涂雾化不精细,漆膜不均匀,易流挂,漆的反弹损耗大,油漆利用率在所有喷漆方式中是最低的,约40%左右,相应的过滤系统、废水、漆渣处理成本增加。为了提高喷涂质量,降低成本,促进环保,通过对空气喷涂、无气喷涂、混气喷涂、静电喷涂4种喷涂原理分析,优缺点对比,喷涂工艺验证,研究开发了一种适合我公司变速器总成的喷涂工艺—混气喷涂。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外表面喷涂作业任务需求,设计了一种自行走式宏—微运动结合的5自由度喷涂作业机器人装备。对其进行构型与结构设计;建立涂层厚度数学模型,优化喷涂轨迹重叠距离,确定最优的喷涂轨迹间距;针对不同的喷涂轨迹喷涂单个管道所需的时间来选出最优的轨迹。结果表明:当喷涂轨迹间距取最优值,喷涂路径为螺旋型时,所用时间最短,喷涂质量最佳。现场试验验证,该结构类型的喷涂机器人可以有效高质的完成大型管道外表面的喷涂作业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喷涂作为现代产品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起到美观、防护以及其他特殊作用,也日益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具、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智能喷涂机器人是由计算机、传感、视觉、智能控制等多学科技术交叉综合而构成的复杂机电系统。智能喷涂机器人作为智能喷涂技术的核心,其发展与新材料、新设计和新方法的应用密不可分。针对智能喷涂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的共性问题,从喷涂机器人机构设计、喷涂系统动态性能监控、喷涂轨迹自动规划、喷涂质量检测方面综述了当前取得的研究成果;而后针对喷涂系统智能化进程中在机器人机构设计和柔性喷涂系统集成研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对智能喷涂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总结,为喷涂机器人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性能提升提供参考,推动喷涂技术全面进入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规则平面边界约束喷涂的涂膜均匀性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喷涂倾角的多变量喷涂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建立的考虑喷枪喷涂高度和喷涂倾角为变量的静态喷涂模型,采用积分法建立喷枪沿圆弧轨迹动态喷涂的涂膜厚度分布模型,通过分析喷涂轨迹测地曲率引起涂膜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给出涂膜均匀性的变倾角修正方法,最后建立考虑喷涂倾角的多变量喷涂参数优化模型改善边界约束喷涂后的涂膜均匀性,并采用模式搜索法进行求解。以某汽车引擎盖为例,通过在Robotstudio中和MATLAB中做仿真验证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电弧喷涂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弧喷涂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应用情况,总结了电弧喷涂设备以及电弧喷涂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分析了电弧喷涂材料的研究情况,最后探讨了电弧喷涂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表面喷涂技术的涂层均匀性问题,在椭圆双β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微分投影法,建立了一个考虑喷涂距离的立体涂层累积速率模型,并提出一种双层喷涂自动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以第一层喷涂的重叠宽度,喷涂速度和第二层喷涂的喷涂距离、喷涂速度为变量,以喷涂后各点厚度值与理想值的方差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在平面以及圆柱面上的仿真分析,证明了双层喷涂相比于单层喷涂在喷涂均匀性上的提升。通过喷涂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电弧喷涂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主要工业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弧喷涂技术是热喷涂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是一种古老的喷涂技术,又是一种崭新的喷涂技术。该技术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由于受喷涂设备性能的限制,只能喷涂一些低熔点的金属材料来防止钢铁表面锈蚀。随着热喷涂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电弧喷涂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到了20世纪中期,电弧喷涂技术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后来由于等离子、爆炸等喷涂技术的出现,而且能满足航空航天及火箭等尖端技术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又限制了电弧喷涂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复杂管道喷涂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工件为S形变截面复杂管道,管道截面尺寸小.手工喷涂该复杂管道内表面存在喷涂质量差、作业效率低和危害工人健康等缺点,因此研制专用机器人喷涂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复杂管道的特点和喷涂要求,喷涂工艺采用压送式空气喷涂,并设计了喷涂系统,利用长胶管可抑制压力波动的特点简化了系统,测试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热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喷涂技术由于具有极大优势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工程领域中。主要讲述热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包括主火焰喷涂技术、等离子喷涂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电弧喷涂技术、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以及冷喷涂技术等,并介绍这些热喷涂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氧-乙炔火焰粉末喷熔工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热喷涂工艺。本文研究了采用氧-乙炔火焰粉末喷熔修复磨损超差的航空零部件的方法,提出了40CrNiMoA调质钢件的喷涂修复工艺。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有限元法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应用.对有限元法作了总体的介绍,通过对国内外部分学者在热喷涂技术上数值模拟工作的介绍,阐述了有限元法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有限元法在热喷涂技术方面应用的优势及不足,并展望了有限元法在热喷涂技术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喷涂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等离子喷涂设备、新型功能涂层、与等离子喷涂相关的测量技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制备高质量的超声速等离子喷涂Ni60A涂层,并研究该涂层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及寿命。通过正交试验对Ni60A涂层的4个主要喷涂工艺参数(喷涂电压、喷涂电流、Ar气流量和喷涂距离)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分析孔隙率和显微硬度值的大小,综合评价喷涂层质量。利用Image J2x孔隙率计算软件计算涂层孔隙率,利用扫描电镜分析Ni60A粉末和喷涂层的微观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涂层的显微硬度,利用RM-1接触疲劳/磨损多功能试验机对涂层进行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接触疲劳试验,并建立Weibull失效概率图。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超声速等离子喷涂Ni60A涂层,超声速等离子喷涂Ni60A涂层的最优喷涂工艺参数为:喷涂电压170 V,喷涂电流370 A,Ar气流量110 L/min,喷涂距离110 mm,通过最优参数制备得到的Ni60A涂层的孔隙率为1.05%,显微硬度为1 086 HV0.2;在不同接触应力水平下,Ni60A涂层的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通过Weibull失效概率图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预测某一工作载荷下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于喷雾降尘的喷嘴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粉尘粒度及雾化效果参数,综合匹配喷嘴结构参数与喷雾压力,设计了旋流片结构的二次雾化喷嘴。  相似文献   

16.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大型商用软件Fluent对平整液喷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主要计算和分析了在喷射梁上的两个喷嘴与喷射梁垂直和呈一定角度时的速度场、压力场分布情况,对设计喷射梁和理解喷淋流场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琪  章易程  张浩  张帆  欧阳智江 《机械》2010,37(9):14-16
为了实现二叉式洒水器的节材设计与面积喷洒效率的提高,通过其动力学研究与水平直径(宽度)扫射面积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洒水器动量矩方程与喷洒面积计算表达式,就臂长比、长径比与倾角等几何设计参数对转速与扫射面积的影响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在介绍了30t/h试验用逆顺流式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两种冷却塔的冷却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设计风量相同时,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实测风量比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实测风量大5.5%;在试验工况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差较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大0.5℃,逼近度约小0.9℃,冷却效率大20%,且其冷却效率最大值为53.4%.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等离子喷涂技术和主要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膜轴承密封件使用等离子喷涂的优势,并对比了油膜轴承密封件常用陶瓷涂层的喷涂参数与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喷涂质量,设计研制了发动机叶片自动化喷涂转台。该转台设备与ABB喷涂机械手组成了一套自动化发动机叶片喷涂设备。介绍了转台设备的机械结构、设计原理以及电控系统的实现方法。该转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推广到其他复杂产品的自动化喷涂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