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苹果浓缩汁的后混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欣  葛毅强 《食品科学》1998,19(1):22-24
苹果浓缩汁加工中存在褐变,芳香成份的损耗,营养素的损耗及贮藏期的后混沌等问题,后混浊是苹果浓缩汁生产中的一大难题,本文概述了苹果浓缩汁的成份,引起苹果缩汁后混浊的因素及对其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苹果多酚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苹果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在未成熟的苹果和果渣中含量丰富。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苹果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了苹果多酚的各种提取方法,以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出口苹果目前的生产现状、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叙述,对苹果在生产环节和出口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出口苹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农业部制定《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确定了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二大优势产区。规划实施5年来取得显著成效,我国苹果和苹果浓缩汁的国际市场地位进步巩固,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为适应新时期对苹果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新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基本经验,分析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苹果短途运输过程中的损伤,研究果箱包装结构对苹果损伤特性的影响,以重量为(250±30) g的烟台富士苹果作为试验对象,以分隔区数量、缓冲材料和苹果堆叠层数为影响因素,以损伤体积为评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测评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损伤体积随着分隔区数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苹果堆叠层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缓冲材料为珍珠棉时,苹果损伤体积相对较小。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最优包装结构组合:分隔4区、珍珠棉材料缓冲、堆叠1层,在5,10,20 Hz的损伤体积均值分别为49.27,63.38,81.46 mm3。经过试验验证,结果误差均小于5%。研究可为运输过程中苹果损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品科学》2006,27(3):74-74
日前,日本农业生物研究机构果树研究所在盛冈市召开的寒冷地区果树研讨会上发表了使用1-MCP苹果保鲜剂进行苹果长期贮藏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尽管根据品种的不同而效果各异,但在低温贮藏时,如果使用这种保鲜剂对苹果进行处理,可以保持苹果的硬度和糖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苹果生产的国际地位与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发展速度很快,对全球苹果供给贡献巨大,地位举足轻重。但同时在单产水平、栽培制度、机械化、标准化和品种砧木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苹果生产的国际地位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苹果生产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美红’和‘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风和真空冷冻干燥对苹果片进行干制,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美红’红肉苹果水分、质构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和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均为降速干燥,且热风干燥速率快。从水分状态来看,干燥前期以自由水去除为主,‘美红’苹果片的水分束缚力弱于‘富士’苹果。热风干燥降低了‘美红’苹果片的亮度(L*值),而真空冷冻干燥增加了苹果片的亮度,且含水量高于40%时,总色差值(△E)显著增加(P<0.05)。热风干燥后,‘美红’苹果片的干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织结构致密、硬度高、表面皱缩明显,而真空冷冻干燥后干基总酚和总黄酮变化不显著(P>0.05),苹果片外观舒展,复水性显著优于热风干燥。综上,真空冷冻干燥适用于类黄酮含量高的红肉苹果片的干制加工。  相似文献   

9.
苹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芳香可口,汁液醇美,是制取苹果汁、苹果酱及苹果派等的优良原料,这些饮料、食物深受人们喜爱。苹果在榨汁制成苹果汁后,苹果渣是其副产品。苹果渣的利用包括制气利用其能量,或用作食品配料及动物饲料,提取苹果籽油等。为了综合开发利用苹果籽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消闲食品苹果脆片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在此基础眩,对苹果清洗、脱皮生产线进行了设计研究。该生产线与切片机、真空干燥机组配合使用,实现了苹果脆片生产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上海调味品》2011,(1):20-21
地球上存在的苹果种类超过7500种,每种知名的苹果都会因地理、气候条件和人工栽培技术而有着独到之处。美国华盛顿州的苹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苹果中的佼佼者,红地厘蛇果和姬娜苹果更是享誉全球的知名苹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苹果加工业是伴随着苹果产量的高速增长而快速发展起来的。2000年我国苹果总产量达2043.1万吨,比1978年增加近8倍,2001年和2002年苹果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分别为2001.5万吨和1924.1万吨。随着我国苹果总产量的增长,苹果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以苹果浓缩汁为主导产品的苹果加工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我国优势龙头企业不断成长,果农分享市场利润的机会日趋增加。加入了世贸组织后,面对与国际接轨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苹果加工业相比其他农产品加工产业,仍将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方面具有强劲优势。本文将用SWOT分析法分析我国苹果加工业发展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威胁,提出发展苹果加工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苹果脯感官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苹果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苹果产量的不断提高,苹果深加工也蓬勃发展起来。苹果脯以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及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目前市场所售苹果脯易出现以下问题:1、产品色泽暗淡,缺乏果实应有的色彩;2、流汤现象严重,造成产品之间易粘连;3、返砂,使果脯失去光泽,易破损、降低商品价值。笔者在研究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对苹果脯的传统工艺加以改进,并选用适当的护色剂和甜味剂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制品的感官质量。l原辅材料1.l苹果:市售"红玉"1.2白砂糖:优级或一级白砂糖1.3tft糖:浓度70%以上,经脱…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三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对鲜切苹果褐变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筛选确定三者复合的最佳条件,初步探讨了其对鲜切苹果褐变程度、可溶性醌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2.08%大豆分离蛋白、1.45%壳聚糖和2.00%海藻酸钠制得的复合抗褐变剂对鲜切苹果褐变程度的抑制效果最佳。鲜切苹果经复合抗褐变剂处理后在4℃条件下储藏,相比对照组褐变程度降低了40%,且鲜切苹果储藏期内PPO和POD酶活性被显著降低,同时可溶性醌含量的积累被抑制。因此,该复合抗褐变剂可有效延缓鲜切苹果酶促褐变的发生,起到提高鲜切苹果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预处理对微波膨化苹果脆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物料厚度、水分含量、预干燥温度、均湿时间等预处理操作对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的膨化效果及品质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在苹果片厚度为5mm、苹果片初始水分含量18%,预干燥温度85℃,均湿时间3d,微波功率为中档火,微波时间30s时,所得苹果脆片膨化效果及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可食性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延长鲜切苹果货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可食性涂膜剂与抗褐变剂复配后对3℃条件下贮存2周的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研究表明:25℃条件下,苹果切块经卡拉胶(0.5%)涂膜剂和乳清浓缩蛋白WPC(5%)涂膜剂处理后,其呼吸强度可分别降低5%和20%,可食性涂膜剂与抗褐变剂复配后,对3℃贮藏2周的苹果切块可明显延长其货架期,在涂膜剂中添加不同的抗褐变剂对苹果切块有良好的护色效果,添加1%CaCl,可增加产品的硬度,同时这些复合保鲜剂可提高苹果切块的感官指标和抑制微生物繁殖,而5%乳清浓缩蛋白+1%CaCl2+1%抗坏血酸复合液浸泡苹果切块,3℃条件贮藏2周后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膨化苹果酥片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苹果和蛋白粉为主要原料,从原料的配比,工艺条件,生产配方等方面对即食苹果酥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陕西乾县瞄准苹果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富硒苹果,打造乾县特色苹果品牌,促进了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09年万亩富硒苹果让呆农比种植普通苹果多收入2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下在我意识中改变世界的两个苹果。第一个是1966年,牛顿受到苹果从树上掉落的启发,提出了对人类具有深远影响的“万有引力定律”。第二个是2000年左右,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产品,且风靡全球。关于苹果的成功,全世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但大家似乎更倾向于认为苹果在乔布斯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20.
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红萍  庞全海 《酿酒》1998,(5):43-44
关于苹果渣酒精发酵,国外已有报道,但国内报道很少。Hang等(1981)报道,苹果渣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1〕,Lonsane等(1985)报道,底物的含水量对固态酒精发酵有影响〔2〕,但关于苹果渣含水量及搅拌速度对酒精产量的影响未见报道。故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