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的发源及其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现状。在总结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的优势和缺陷的基础上,对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中荒煤气发生量和组成以及焦炉传热和结焦时间的计算方法。在阐述了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存在的争议后,对热回收焦炉炉体结构优化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基于化产焦炉、卧式热回收焦炉和立式热回收焦炉的经济和技术分析,立式热回收焦炉炼焦技术较另两种焦炉的炼焦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炼焦耗热量是衡量焦炉热能利用技术水平和经济性的一项综合指标,一段时期以来八钢6m焦炉炼焦耗热量较高。文章对影响焦炉炼焦耗热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采取的降低炼焦耗热量的技术、操作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捣固炼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捣固炼焦的原理及技术优势,对顶装焦炉与捣固焦炉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顶装炼焦改造为捣固炼焦所涉及的项目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介绍了捣固炼焦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迄今,高炉炼铁流程的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致命弱点是对优质焦炭的依赖性。优质焦炭必须依赖优质炼焦煤,而炼焦煤资源相对紧缺。从上世纪80年代就在炼焦方面开展了一些开发研究,寻求减少使用粘结性炼焦煤的途径。现有炼焦工艺的改进技术包括:型煤炼焦工艺、配煤调湿技术、干熄焦技术、巨型单室焦炉、无回收焦炉、焦炉大型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鞍钢备煤炼焦技术的现状,结合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情况以及世界备煤炼焦技术的发展,建议鞍钢新建焦炉可考虑采用6m焦炉 干熄焦 煤调湿或5.5m捣固焦炉 干熄焦,以保证焦炭质量满足高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实施焦炉易地大修系统工程、梅钢产品结构调整及工艺装备升级技术改造炼焦工程,实现焦炉大型化及自动化,应用干熄焦技术及焦炉优化加热模型,实施焦炉全自动操作、炉头补充加热及蓄热室封墙密封项目,优化干熄焦操作维护、延长干熄焦炉年修周期,优化焦炉操作及维护,降低炼焦工序能耗。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炼焦生产自动化,对焦炉车辆走行采用双曲线自动跟踪控制技术。根据该模型技术,炼焦生产MES在ERP管控一体化总体调度下,实现了炼焦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炼焦生产效率和焦炭产品质量,降低了焦炉加热的煤气消耗量。  相似文献   

8.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焦部以焦炉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为基础,对焦炉热量传递全过程中影响炼焦耗热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优化加热煤气排水工艺、改进煤气孔板和空气过剩系数控制方法以及焦炉炉体密封工具等措施,优化了焦炉热工管理,炼焦耗热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现代炼焦炉的特征是年产量在250万t以上,焦炉产量高,焦炉产生的荒煤气量大。通过优化炼焦技术,使焦炉生产更加稳定,使焦炉的使用寿命更长,满足环保需要和自动化操作的要求。通过对焦煤压实,使焦炉的产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传统的炼焦产生的煤气还可用于生产代替废钢和/或铁水的DRI。  相似文献   

10.
韶钢焦化厂在炼焦精煤来源地区多、煤种杂、质量波动大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炼焦精煤的管理、实施配煤 自动化改造和应用焦炉管理“四项技术”等措施,稳定了炼焦精煤质量,提高了配煤准确度,改善了焦炉加热的均 匀性,最终达到提高焦炭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渣进行型煤炼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焦化厂产生的废渣按一定配比进行型煤炼焦的简易工艺流程。小焦炉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证明,焦炭强度特别是热强度明显改善,并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焦化废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焦化加热炉炉管结焦的处理技术,重点讨论了加热炉焦的方法,包括烧焦的基本原理,烧焦的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当加热炉炉管结焦特别严重时,应先采用高压水射流清焦,剩余的残焦用烧焦的方法处理,这样既可以减轻炉管内表面的损伤,又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焦化企业迫切需求解决的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换热式两段焦炉的炼焦工艺,其工艺特点 是用换热室取代传统蓄热式焦炉中的蓄热室,并在炉体上部引入干燥预热室,有望实现预热煤炼焦、烟气余热品位对 口高效梯级利用和能源优化配置。通过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对换热式两段焦炉和传统蓄热式焦炉进行能耗分析 对比,预测换热式两段焦炉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等优点,为焦化工业的发展探讨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笺号测温法是指对结焦末期某一笺号的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温度进行测量调整的一种焦炉温度管理方法。在安钢焦炉上的应用表明,笺号测温法使焦炉结焦末期的横排温度趋均匀化、最小化,横排系数、均匀系数明显提高,与分段测量法相比,节省煤气7.86%。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炼焦煤的低灰分、中等硫含量等质量特性;马钢小焦炉试验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炼焦配用澳煤可以得到冷态强度较好的焦碳,而配用加煤炼焦具有良好的焦炭热态强度;在配煤炼焦中两者均可替代目前国内主焦煤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炼焦过程中煤传热传质现象的规律,建立2 kg试验炼焦过程流动、传热及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将装炉煤/焦饼假设为多孔介质,结合水分蒸发冷凝与挥发分析出子模型,模拟了配合煤焦化过程中的传热、水分传递、挥发分析出及荒煤气流动等现象,并分析水分含量对煤层中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可反映试验焦炉炼焦过程中的传输现象。炼焦过程中,焦饼温度会受到烟道回流空气的影响,顶部装炉煤成焦所需时间较长。在水蒸气冷凝的作用下,装炉煤中心水分含量会在焦化过程中逐渐升高,并使装炉煤中心温度达到100 ℃时形成恒温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炼焦过程中煤传热传质现象的规律,建立2 kg试验炼焦过程流动、传热及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将装炉煤/焦饼假设为多孔介质,结合水分蒸发冷凝与挥发分析出子模型,模拟了配合煤焦化过程中的传热、水分传递、挥发分析出及荒煤气流动等现象,并分析水分含量对煤层中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可反映试验焦炉炼焦过程中的传输现象。炼焦过程中,焦饼温度会受到烟道回流空气的影响,顶部装炉煤成焦所需时间较长。在水蒸气冷凝的作用下,装炉煤中心水分含量会在焦化过程中逐渐升高,并使装炉煤中心温度达到100 ℃时形成恒温平台。  相似文献   

18.
王国鹏 《山西冶金》2011,34(6):61-62,74
介绍了太钢7.63 m焦炉煤调湿的工艺流程。煤调湿工艺是一种炼焦用煤的预处理技术,即通过炼焦煤在焦炉外的来自干熄焦余热锅炉的蒸气干燥来降低并稳定装炉煤的水分。装炉煤水分的降低能够提高焦炉生产能力、减少结焦所需热量消耗、提高焦炭质量、保证焦炉连续稳定操作,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炼焦是连续性生产,生产中组织焦炉维修十分困难,因此炼焦生产,特别在强化焦炉生产中,防止焦炉高温事故发生极为重要.景德镇市焦化煤气总厂在生产中,采取加强温度控制,严格加热制度,保持炉温均匀等措施,保障了强化生产,防止了焦炉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