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5,(3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有效压实时间对指导施工、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MultiCool软件,模拟了沥青混合料在施工碾压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趋势及沥青混合料降温至规定的终压温度所需的时间;并通过改变影响沥青混合料降温速率的单因素的取值来定量地分析各因素对沥青路面施工有效压实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面层厚度、风力、气温及下承层温度、压实时间点等因素对有效压实时间影响显著,因此在施工现场合理安排压实设备、人员,并密切关注环境因素对于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压实过程中的温度与有效时间控制,是保证路面面层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中必须对沥青混合料,从出厂、摊铺、初压、复压、到终压进行全方位有效的控制,确保路面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沥青面层验收时,不同部位的压实沥青混合料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压实度不均匀现象,特别是透水沥青面层,各因素影响下的透水面层压实度变异更为显著。通过对试验路不同部位的混合料矿料级配、压实温度、压实机械及压实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压实度变异的因果关系。级配变异对透水沥青面层施工压实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压实温度和压实功。通过对影响压实度变异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透水沥青面层施工及验收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市政道路设计、施工中沥青混合料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与沥青面层压实层厚度的几何匹配关系、表面层矿料级配的选择、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选取以及沥青混凝土压实度和残留空隙率的控制几个应该把握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阐述,对城市道路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明  徐邱彬 《山西建筑》2009,35(34):175-176
结合试验路的现场测试,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各环境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关系,进而分析了其有效压实时间,对指导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泽梅 《山西建筑》2004,30(2):95-96
从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确保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用室内劈拉强度试验,测试了沥青混合料的劈拉强度;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压实空隙率、沥青膜厚度、粉胶比、水的冻融作用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劈拉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分析了沥青道路面层松散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苏斌 《四川建材》2013,39(2):33+36
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变异性的基本分析和对成型压实(碾压)的影响,并对温度变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温度损失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袁长海 《山西建筑》2005,31(10):235-236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确保沥青面层压实质量,从碾压温度、压实速度、遍数及合理振频、振幅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压实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从沥青混合料配置、拌合、摊铺、碾压几方面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别通过沥青混合料拌制材料配合比与温度指标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速度控制与沥青混合料压实次数、转向角度等参数指标控制,在高速公路路面横向与纵向接缝处理后,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起到预期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尾矿微晶玻璃配料优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利用尾矿制造微晶玻璃的配料现状,分析了利用尾矿制造微晶玻璃的配料原理及配料过程;基于该原理开发出了尾矿微晶玻璃配料优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应用效果(以二次铁尾矿为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隧道长度对火灾烟气质量流量及烟气层厚度的影响。隧道长度分别设定为100,200,300,400,500 m。结果发现:设定条件下,烟气蔓延距离大于200 m时,烟气沉降明显,烟气质量流量和厚度呈现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烟气层下方存在诱导气流,二者之间的剪切作用共同影响烟气质量流量和厚度的变化;200 m范围内,诱导气流的速度随着与火源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主要是由于烟气层温度较高,浮力效应较强,从而卷吸下层冷空气,导致烟气质量流量和厚度增大,下方诱导气流空间减小,导致速度增加;200 m范围外,烟气层温度大幅降低,浮力效应减弱,诱导气流惯性力在二者剪切作用下占据主要作用,从而卷吸上层烟气,导致烟气质量流量和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the optimum air layer thickness of double-glazed windows is determined using the degree-days method. Calculations are obtained for ?skenderun, Kocaeli, Ankara and Ardahan which are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of Turkey. Heating cost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calculated for natural gas, coal, fuel-oil, electricity and LPG. The optimum air layer thickness is obtained for three different base temperatures which are 18, 20 and 22 °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air layer thickness varies between about 12 and 15 mm depending on the climate zone, fuel type and base temperature. The effect of the fuel type and the base temperature on the optimum air layer thickness diminishes in cold zones. It is shown that with a well-optimized glazed window, up to 60% energy saving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预应力叠合板在火灾中及火灾后的受力性能,制作了12块不同叠合层厚度的预应力叠合板,通过受火试验及受火后的静载试验,研究叠合板在高温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及不同受火时间下受火后的受力机制和剩余承载力。结果表明:预应力叠合板在高温和荷载耦合作用下,叠合面将会产生水平裂缝,燃烧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越明显,甚至出现预制层与叠合层脱离;钢筋桁架对预应力叠合板的抗火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保证了叠合层与预制层脱离后板仍具有一定的整体工作性能;预应力叠合板在高温和荷载耦合作用下,将会产生顺筋裂缝,发生黏结破坏;受火后预应力叠合板再施加荷载,预制层与叠合层将会完全分离脱开,板的受力机制发生变化,由受弯构件转化为桁架结构;对于受火时间不超过60min、保护层厚度为20mm的预应力叠合板,其剩余承载力仍能达到未受火叠合板的80%以上;对于保护层厚度为20mm、预制层厚度为40mm、叠合层厚度不小于70mm的叠合板,其耐火极限可达2h以上。  相似文献   

15.
摘 要:华南地区植被丰富,人类活动频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后果严重。为探究华南地区森林地表可燃物种类和燃料床特性对火蔓延速度的影响规律,给扑救森林火灾提供参考数据,通过实地采样与室内燃料床火蔓延速度测量实验,定量分析了森林地表可燃物火蔓延速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桉树叶燃料床在5种燃料床中蔓延速度最快,加上其在该地区的种植情况,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得到了桉树叶燃料床特性对火蔓延速度影响的规律,发现含水率开始增加阶段,蔓延速度衰减很少,含水率超过14%后,蔓延速度快速衰减,到18%后蔓延速度衰减再次减少;蔓延速度与厚度成幂函数关系,厚度增加使蔓延速度增加;堆积密度、宽度对火蔓延速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冯强  蒋斌松 《岩土工程学报》2014,36(10):1879-1887
新疆天山的玉希莫勒盖隧道处于高海拔季节性冻土地区,为防止冻害的发生,需要对所需保温层厚度进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建立计算模型,采用Laplace积分变换的方法得到了由于保温作用而没有相变发生时寒区隧道温度场的解析分析方法;通过与stehfest方法对比分析,基于高斯正交法则和快速Fourier变换的Den Iseger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采用该数值反演方法进行Laplace逆变换的求解。根据对玉希莫勒盖隧道的分析表明,保温层、衬砌与围岩中的温度都随着大气温度呈简谐振动;现场采用的5 cm厚保温层内外温差达9.63℃,不能保证该隧道围岩不发生冻胀现象;要保证其在设计年限内不发生冻胀所需要的最小保温层厚度为27 cm;通过对相关物理参数的分析表明:对流换热系数对固体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最值影响较大,但对保温层厚度的影响较小;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所需保温层的厚度越小,保证的安全年限越长,厚度也越大;随着地层温度的升高,所需保温层厚度逐渐减小;最后对年平均气温和地层温度的不同组合情况进行拟合分析,得出保温层厚度与这两因素的相关关系,可为该地区其他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配层厚度对成层式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成层式结构中分配层厚度对支撑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首先分析TNT装药在成层式工事遮弹层表面爆炸时结构的动力响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然后分析不同分配层厚度条件下支撑结构的变形和破坏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分配层厚度对支撑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很大,支撑结构的破坏主要出现在弹着点正下方区域的顶板上,当分配层厚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支撑结构顶板会出现冲切破坏。分配层厚度越厚,支撑结构上的荷载越均匀,跨中部分和跨端部分荷载的差别越小。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分配层厚度以有效减弱支撑结构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8.
刘路  姜楠  杨娟  张顺 《混凝土》2020,(3):39-43
电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其利用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程度不一样导致钢筋的发热效率不一样,使传导至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变化速率不一样的原理来判定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程度。通过试验研究了锈蚀钢筋混凝土在不同锈蚀时间、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及保护层厚度等影响因素下的表面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钢筋直径,不同保护层厚度,不同混凝土强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表面温度增长速率都随锈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即钢筋混凝土表面温度增长速率与钢筋锈蚀时间正相关;锈蚀时间越长、钢筋直径越大,混凝土表面温度增长速率越快,相反,混凝土强度越低、保护层越小,混凝土表面温度增长越快,即锈蚀时间和钢筋直径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增长速率成正比,混凝土强度和保护层厚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增长成反比。  相似文献   

19.
复合矿渣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矿渣掺合料利用各种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形成了超叠加效应。介绍了复合矿渣掺合料的配制过程及复合矿渣掺合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20.
按集料体积设计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现规范沥青混合料级配(体现填充原则)的不尽完善之处;为充分发挥集料的级配作用,使沥青混合料更好地满足高等级道路路用性能要求,提出了按体积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组成的理论与方法,经大量室内研究和实体工程验证,证明这一方法科学合理,简便宜行,可节约沥青,延长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意义,适宜生产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