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回顾了2017年雨水情及防汛抗洪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分析了在应对"2017.8.3"暴雨时的有效措施,总结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防汛检查、落实防汛责任、保障宣传培训等防汛抗洪工作成功经验,由此引出对防汛抗洪工作的分析与思考,提出了辽宁省未来防汛抗洪工作应重视防汛非工程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基层防汛力量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传统防汛预案的不足并以外滩地区防汛墙数字化防汛预案系统的建设为例,介绍了数字化防汛预案的几个重要特性及组成模块,归纳了数字防汛预案建设的几个建设目标,也分析了建设中的难点及可能的解决思路,为下一阶段探索建设黄浦江、苏州河"数字防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5年,河北省各级防汛抗旱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开展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介绍了工作中采取的落实各项责任、推进项目建设、编制修订预案、做好人防物防、提升预报水平、关注重点部位、开展抗旱减灾、加大宣传力度等8项措施,为相关单位开展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推进,防汛抗旱指挥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思路问题引起关注。通过对信息化发展层面和"智慧化"的解读,论述了智慧防汛抗旱指挥的理念,讨论了"数字防汛"、"互联网+防汛"和"智慧防汛"的基本内涵,并从大数据等技术与"智慧防汛"关联的角度,论述了以"两台一库"为基础,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发展为国家智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5.
孔振江 《河北水利》2006,(7):I0004-I0006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眼于全省水利工作大局,立足于全省防汛抗旱工作实际,致力于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法规建设、预案建设、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等基本建设,使工作不断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切切实实履行了办公室的职能,扎扎实实开展了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有效保证了全省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有力支撑了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洪涝灾害多发频发,为提高防汛救灾的效能,先从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特点,再从防汛救灾工作机制、防汛救灾能力建设、水利防汛基础设施等4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了防汛预案不健全、防汛救灾意识弱、专业救援力量不足、病险库坝较多且年久失修、城市现有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具体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开展防汛救灾调查研究、加强防汛救灾力量建设、加快提升防汛救灾保障能力、规划建设高质量的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完善预警预案、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社会防汛救灾能力、搞好防汛物资储运、开展城市防洪排涝问题整治等多项综合治理措施,对于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防汛抗旱事关国计民生,考虑到防汛工作自身的特点,视频会议作为一种能够实现多方实时音频和视频交流的系统,十分有利于防汛异地会商、防汛调度和指挥工作。目前,国家提出了建设“数字水利”,而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保障防汛抗旱工作有效和科学的前提条件,未来更加先进的视频会议系统将会在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治淮》2018,(9)
正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事关流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充分展现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成绩和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关心淮河防汛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宣传中心决定开展"2018年淮河流域防汛减灾"主题征文活动。一、征文内容2018年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成效;防汛减灾工作经验交流和实践探索;淮河防汛减灾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等。  相似文献   

9.
《治淮》2018,(7)
正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事关流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充分展现淮河流域防汛减灾工作成绩和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关心淮河防汛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宣传中心决定开展"2018年淮河流域防汛减灾"主题征文活动。一、征文内容2018年淮河防汛减灾工作成效;防汛减灾工作经验交流和实践探索;淮河防汛减灾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重庆市部分区县防汛部门存在缺少水雨情信息平台等问题,"信息孤岛"和已建业务软件分散,不利于防汛工作的开展。以重庆市合川区防汛水雨情信息平台为例,探究了重庆区县防汛水雨情信息平台建设及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支撑作用。合川区防汛水雨情信息平台是以防汛业务为主题的信息集成系统,主要用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该平台可实现数据汇集、数据查询、空间展示、防汛值班、数据监视、网络监控、视频调取、预警提醒等功能,以多层次、多角度构建了水文"一张图",有利于防汛数据整合及功能提升。该平台自2018年上线以来,尤其在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水过境合川时,充分发挥了防汛非工程措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防汛工作经历了水利防汛到水务防汛的转变,目前正在经历由水务防汛向社会防汛跨越的新时期。在简要回顾"北京防汛1.0"和"北京防汛2.0"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打造"北京防汛3.0"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打造"北京防汛3.0"的总体思路和总目标,以及实现"北京防汛3.0"需要把握的主要特征和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明确了北京市防汛工作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的防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俊 《中国水利》2014,(6):63-66
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防汛防旱防风法制体系完备和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工作存在问题等三个角度论述了广东省开展防汛防旱防风条例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开展立法工作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条例应包含主要内容的构想,并对人员转移和基层三防能力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着眼于国家对防洪减灾的重大战略需求及辽宁省的实际防汛特点,旨在利用核心技术和成果加强全省防汛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辽宁省防汛信息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水利科学、信息化等高新技术,重点从平台研发、模型构建、数据服务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目的是提高全省防汛指挥调度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提高水库及河道洪水预报精度和预见期,提高数据利用效率,转变数据服务模式。最终形成以"数据为基础、模型为核心、平台为支撑"的辽宁省信息化防汛体系。开展辽宁省防汛会商平台研发,标准化洪水预报调度模型库建立,综合数据服务及监管平台构建三方面研究内容。通过实践检验,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全省防汛效率,加强防汛体系建设,同时,可对其它相似地区防汛指挥与洪水预报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防汛哨所属于堤防基础设施,其建设情况影响防汛工作的开展和日常堤防管理。目前我国针对堤防上防汛哨所建设的研究明显不足。分析总结了湖北阳新县富水流域防汛哨所的建设严重不足、建筑简陋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模块化、被动式建筑策略等对策,进而展开装配式哨所的方案设计探讨,以期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县级地区防汛哨所建设提供参考,引导相关防汛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王海玉 《治淮》2009,(2):39-41
目前,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防汛抗旱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调度决策的时效性、准确性为目的的非工程措施,已成为重要的减灾手段。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规划的总目标下,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正全面开展。程控交换网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设计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安徽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全省数字程控交换网,实现专网和公网的互通互连和互为备份,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6.
赵云 《中国防汛抗旱》2011,21(4):6-7,14
总结了贵州省“十一五”防汛抗旱工作呈现的大投入、大建设、大成效、大变化、大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开展大防汛抗旱发展规划、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等新时期使贵州防汛抗旱工作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丰市地处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洪涝、台风、干旱灾害频繁发生。近年来,大丰市积极完善县级防汛抗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防汛抗旱服务职能,逐步提高全市防汛抗旱减灾能力。阐述了大丰市县级防汛抗旱服务体系现状及职能定位,结合目前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就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提出完善规制体系建设、争取政府支持、推进示范建设、开展多种经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项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庆平 《人民黄河》2003,25(8):1-2,6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项目实施中,通过调研,统一了对"数字黄河"工程的认识;在"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建设原则下,开展了"数字黄河"工程需求分析;遵循"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编制原则,编制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该<规划>是一个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得到水利部批复的"数字流域"规划.规划成果包括"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报告以及数字防汛、数字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公共基础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数据中心以及信息资源调查与整合等11个专题规划报告.今后<规划>的实施,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实施方案;二要加快基础平台建设,促进信息互联互通;三要应用牵引,推进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四要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重要实时水情短信息发布查询系统,是利用现代移动通信、数据库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结合黄河实际,不仅实现了水情信息实时发布和查询,使得各级防汛决策部门可以在任意地点及时获取黄河重要实时水情信息,争取防汛指挥的主动性,而且能够推动"数字防汛"和黄河水文测报现代化的建设。本文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基层防汛是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层防汛工作扎实有效,可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成都市基层防汛体系的梳理,特别是对成都市所属简阳市"2016.8.6"洪灾典型案例分析,查找基层防汛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