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水厂的控制系统中,PID控制方式多采用闭环反馈,主要控制流量、水池液位和管网压力等,实际应用中要根据被控设备的特点确定PID参数才能保证被控设备的可靠运行。某水厂V型过滤池恒液位系统采用PID控制方式,工作过程中Z30-18.IN.EPC型调节型电动执行器故障较多、机械传动部分磨损较严重,分析了PID参数的设定对电动执行器的影响,重新设定PID参数后解决了出现的问题,达到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机翼振动响应较大问题,研究了PID、LQR和LMS等3种控制律方法实现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可行性。在仿真试验中,采用Patran进行结构建模和压电力等效,通过Matlab的Simulink模块搭建控制仿真模型,使用设计出的试验方案进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参数,PID、LQR和LMS等3种控制律方法在仿真模拟中均较好地抑制了振动响应,在机翼上实现主动控制技术。LMS方法的控制效果更佳,PID方法的控制收敛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PID控制技术的智能空调系统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PID变风量空调系统存在的大滞后、多参量、非线性、时变波动、以及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等缺点,将模糊控制技术与常规PID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自适应自整定调节能力的VAV变风量模糊PID控制空调系统,建立了VAV变风量空调系统模糊PID控制模型,以VAV末端调风阀门开度和房间湿度作为控制对象,利用M ATLAB进行了建模仿真实验。实验表明,模糊PID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空调系统的动静态调节性能和系统稳态调节准确度,从而使空调系统模糊PID控制器的综合调节性能有了很大改善,具有非常良好的调节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原油蒸馏装置是炼油厂原油加工的龙头装置,由于具有强耦合、非线性、大时滞及干扰不可测等特性,常规的PID控制很难保证所有的被控变量始终稳定在其允许的范围内。针对这一问题,以锦西石化分公司南蒸馏装置为对象,研究了先进控制技术在常减压装置上的应用。该技术采用HONEYWELL的多变量鲁棒预估技术(RMPCT)控制器和最小二乘(PLS)的软仪表技术,主要包括:基于PLS的软仪表开发、常压炉和减压炉出口温度先进控制、初馏塔/常压塔和减压塔的产品质量或关键变量实现多变量协调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先进控制技术可有效提高装置的平稳率,实现卡边控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效益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智能楼宇自动化是建筑节能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空调节能是楼宇节能系统的核心.空调节能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闭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也比较复杂.在控制环节中,空调机组的功率特性、调温空间范围、外界热源的干扰以及空间内人员的分布和活动状态都会影响到精确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控制参数的设定.运用自适应PID控制技术,针对不同环境下的空调系统通过自动整定比例、积分、微分参数,以期达到最优化节能减排的效果;实践应用也证明运用的自适应PID控制技术是简单、高效、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倒立摆是一个强耦合、严重不稳定的系统,其背景来源于火箭发射等课题.在该系统中,PID控制器常常被采用.由于该系统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次要的因素被忽略了,实际上是一个非线性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根据计算智能逼近非线性系统的功能,设计一个RBF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实现对常规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适应整定.最后使用BC++编写系统的控制程序,通过实物控制验证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整定的系统具有较好的瞬态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电机同步控制中传统环形耦合PID控制存在抗扰动性不强、扰动下同步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前馈控制的滑模变结构多电机相邻耦合控制策略,建立了3台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控制仿真模型,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滑模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并进行了交变负载、突变负载实验。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相比传统环形耦合PID控制、相邻耦合PID控制具有更高的同步精度和更好的抗扰动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基于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的控制系统在某型船用电子机柜专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专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了PID控制技术对空调系统关键参数(送风温度、湿度及冷凝压力)的自动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焦化厂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具有强干扰、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采用一种多变量PID神经元网络控制算法,更好地实现了解耦控制。这种多变量PID神经元网络与常规的PID控制算法比较不仅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自学习功能和自适应解耦能力,适用于对非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解耦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架车机举升单元同步控制中存在的强耦合、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结合传统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将模糊PID控制技术应用于架车机举升单元的同步控制中,并重点研究了采用模糊PID控制实现架车机举升单元同步运行的具体设计方法。在Simulink环境中对架车机举升单元同步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PID控制,模糊PID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随动性好、超调量小、稳态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电子工业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制造,要求有一个非常洁净的生产环境。洁净厂房空调系统,是以控制空气中尘粒为目的的工业洁净室技术,洁净室主要控制温度、湿度、风速、流场和洁净度等参数[1]。GE公司的PLC双重冗余控制系统实现紧急情况下的无扰动切换。并通过变频器实现节能,使空调具有智能化,人性化,大功率,多功能,节能等特点[2]。设计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控制效果较好,为温、湿度控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流程。利用设备监控系统自动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节控制。室外环境的气象资料和室内空调运行的状态和能耗等参数记录在操作员站上供查询和进一步的分析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朱福根  熊树生  周超  李伟 《机电工程》2017,34(3):315-320
为降低自动空调系统的成本,以及在商用车和工程机械上的推广应用等问题,将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应用到空调控制系统中。对汽车空调制冷和制热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开展了控制系统主控芯片的降成本选型可行性分析,建立了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和其所适用的控制系统硬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离散化控制算法在低成本空调控制系统中的软件实现方法,给出了基于STC12C5AS2微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在汽车空调系统模拟测试台上对系统启动时间、操作响应速度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选用8位微控制器设计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不仅可以降低硬件成本,而且开机速度快、操作体验良好,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产轿车空调系统节手段落后、控制方式粗略这一现状,结合别克(Buick)皇朝(Regal)车型空调系统,研制开发了微机全自动轿车空调电子控制系统,同时对控制策略作了深入研究,为轿车空调热舒适性控制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林永进 《机电工程》2009,26(9):108-110
针对当前中央空调系统中水泵能耗大的问题,阐述了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水泵的工作特性,分析了水泵在不同调节方法下的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变频控制的调速方法更适合于水泵的节能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出了在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中分别以回水温度和冷凝器出水温度为控制对象的闭环控制方式,并针对不同的冷凝器出水温度提出了水泵调速的分段控制方法,不仅方法简单、可靠,而且节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基站空调能耗,设计了一套集通风系统、控制系统于一体的节能系统。该系统具有对室内外温湿度数据、粉尘值、滤网堵塞状况、烟雾、风阀状态、门禁、加湿器状态、水浸等检测功能,以及加湿器、混风机、空调、风机机组、风阀的控制功能。与空调联动对基站内温湿度进行实时有效控制,减少空调使用时间,以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6.
VAV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风量(VAV)控制系统产生振荡是VAV空调系统的最大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了空调室及控制器的动态特性模型,在此基础上,自行开发了计算机仿真系统,并利用这套仿真系统对VAV空调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出,VAV控制系统的稳定范围受控制参数和系统参数的影响。得出的极限参数ku、ωu的数学式对现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与现场实例吻合。本文为VAV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集中控制室空调设计在人员舒适性方面考虑不足。从热舒适角度出发,结合电厂实际情况,采用PMV-PPD评价指标探讨温度、湿度及工作区风速3个因素对集控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发现现行电力行业标准DL/T 5035—2004中关于集控室室内冬、夏季空调系统设计参数的规定未能充分考虑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并给出合理建议,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多数中高档轿车配置了自动空调系统,轿车维修技术人员迫切需要掌握轿车自动空调系统的原理和维修.介绍了以AT89s51为核心的轿车空调实验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对帕萨特空调机械部分的控制.该系统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杜芳莉 《机电工程》2013,(12):1528-1530,1535
针对传统空调系统中主要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来消除室内的热湿负荷造成能源品味上的浪费问题,将毛细管辐射换热技术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开展了由毛细管承担室内显热负荷而由新风系统承担全部的室内潜热负荷空调处理方案的分析,建立了空调房间温度与湿度之间相互独立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采用冷冻水变流量优化控制法解决毛细管换热中的结露问题.在新风系统运行时,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停止供水;新风系统除湿结束后,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开始供水,在此基础上对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采用间歇性流量控制方案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20.
汽车的空气调节装置(简称汽车空调),即对汽车车厢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洁净度及空气窜动速度等部分或全部地进行调节,使其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从而创造一个舒适的驾驶及乘坐环境.汽车空气调节装置主要由空气制冷系统、空气供暖系统、空气强制通风系统及空气净化系统等组成.在生活中人们俗称的汽车空调主要指汽车空调中的制冷系统(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