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建立 《山西建筑》2002,28(6):69-70
综述了混凝土冬期施工理论,分析了混凝土早期冻害的产生原因,对防冻剂的认识由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结冰提高到允许有一定量的冻存在,分析了现代防冻剂的组成成分与作用原理。提出了防冻剂掺量应以用水量为基准,根据环境负温调整防冻剂的掺量和对应高效减水剂的掺量。  相似文献   

2.
曹步杰 《建筑技术》1990,17(10):52-54
冬期施工中在混凝土内掺人防冻剂,能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使水泥在一定的负温条件下仍进行水化反应,不断增长强度。采用这种方法,施工设备、施工方法非常简单,因而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防冻剂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混凝土施工规范中对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也没有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无章可可循。尽管近几年已大量采用加防冻剂进行混凝土冬期施工,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所选防冻剂说明书上提供的规定负温度与掺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冬期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百余种,仅北京就有几十种防冻剂出售。从成分上分析,这些普通防冻剂大多数是以各种减水剂与硫酸盐、亚硝酸盐、尿素或氯盐复合而成的。由于盐含量高而不易溶解,为使其较均匀地掺在混凝土中,一般都掺用大量载体,这些载体包括粉煤灰、矿粉和水泥等。在施工温度为-10~-15℃时,掺量在6%~10%,如果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400kg,则每立方米混凝土要掺入24~40kg。当前,随着商品混凝土特别是泵送混凝土技术在建筑施工单位推广应用,在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中掺入一种全水溶型、掺量小、适应性好的高效防冻剂就越来越显得迫切了。基于上述  相似文献   

4.
闫跃龙 《山西建筑》2008,34(15):117-118
结合具体工程,分析了混凝土受冻的危害,介绍了冬期混凝土施工采用的方法,从材料要求、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规定、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防冻剂的掺量及控制等方面论述了冬期混凝土施工管理的要点,以确保冬期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振铎  王庆 《建筑技术》2002,33(10):763-765
混凝土冬期施工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有几十年的时间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也总结出很多可靠的冬施方法。近些年随着冬施理论的不断发展 ,各种防冻剂的研究开发 ,更促进了冬施技术进步 ,但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对冬期施工技术及所用材料的了解不够全面 ,在施工方法选择、冬施技术措施要求及防冻剂的使用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甚至是认识误区。本文讨论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管理和应用防冻剂的一些问题。1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是否必须使用防冻剂混凝土工程一般都是建筑的主要承重受力结构。在房屋建筑施工时 ,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各方面 ,包括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琳 《山西建筑》2002,28(12):84-85
介绍了商品混凝土冬期生产中防冻剂的选择及其在三类地区中的应用原则,对确定防冻剂掺量的四种理论依据,掺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选择防冻剂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宏观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两方面对防冻剂、泵送剂复合使用造成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性能降低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期施工过程中防冻、泵送剂复合使用时,如果不进行混凝土试配实验,仅从单一外加剂的掺量进行复合使用,将对冬期施工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盛天保 《混凝土》1991,(5):55-57
为适应和满足砂浆、混凝土冬期施工免遭冻结和强度增长的需要,掺用盐类外加剂是广泛应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近几年来,笔者发现一些单位在应用砂浆掺盐法和混凝土防冻剂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较为突出和危害较大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惠太铨  周云涛 《建筑技术》1991,18(10):32-35
混凝土冬期施工既要免遭冻害,又要确保其具有一定的中、早期强度和耐久性,引入复合防冻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解决高掺量带来的冬施费用激增和耐久性降低等问题,迫切需要研制功效高、掺量少的防冻剂系列品种。分析掺外加剂负温混凝上的特性,筛选防冻剂组分,辅之以适当的预养保温措施。在工程应用中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一、问题的提出在低负温(-15~-25℃)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出于对混凝土遭受冻害危及质量的担忧,容易接受按“冰点下降法”原理设计防冻剂掺量。期望混凝土含冰率趋近于零,往往导致防冻剂掺量增至水泥重量的15%,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寒冷地区混凝土冬期施工量逐年增加,经常采用防冻剂和膨胀剂配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而掺防冻剂和膨胀剂在负温环境下的膨胀率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本文研究了0℃、-5℃条件下FN防冻剂对掺HCSA膨胀剂混凝土强度、限制膨胀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HCSA膨胀剂等量取代水泥6%时,在恒0℃和-5℃的养护条件下,为确保混凝土具有合适的限制膨胀率和强度增长率,FN混凝土防冻剂的适宜掺量为0.25%和0.3%;FN混凝土防冻剂具有降低混凝土冰点和促进HCSA膨胀剂在低温和负温环境下膨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灰比原理讨论了冬期施工中如何简捷准确计算单位混凝土中防冻剂用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用水量为准则,用来指导实际工程中防冻剂的应用,该方法的原理是,在负温混凝土中防冻剂的掺量应随水灰比的降低而减少,不应该是随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JD-10液体防冻剂的性能,以及在东方广场工程中标过程和工程应用情况。JD-10液体防冻剂在具有-10℃条件下不结冰、不结晶和不沉淀,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强度增长显著等优点,成功地解决了混凝土冬期施工的难题。现场应用和检测表明,JD-10防冻剂混凝土施工性能好,强度增长显著,波动小。JD-10液体防冻剂为冬期施工理想的防冻剂。  相似文献   

13.
王玉瑛 《混凝土》1990,(1):49-54
一、我国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发展综述在50~60年代初,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可以说大都是学习苏联的,而冬期施工规范也不例外。如50~60年代初的混凝土冬期施工及验收规范都是高氯盐掺量;由于氯盐掺量多,时隔十几年或廿几年后,从一些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分析说明,高  相似文献   

14.
巴松涛  徐勃  李建民  徐宏峰 《建筑技术》2010,41(12):1118-1122
对冬期施工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的某高层混凝土结构,分析其钢筋锈蚀的主因是掺用氯盐类防冻剂不当,氯离子含量超过限值所致;次因则是干湿循环、雨水浇淋及覆雪结冰、酸雨、冻融循环、施工质量缺陷等因素的加剧作用。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应是基于相关因素的综合评价。为保持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在设计条件满足的同时,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水灰比原理介绍了一种在冬期施工中正确估算防冻剂用量的计算方法 ,可以用来指导实际工程中防冻剂的应用 ,该方法的原理是 ,防冻剂的掺量应随水灰比的减少而降低 ,不应该是随水泥用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冯浩 《建筑技术》1993,20(1):41-43
本文介绍了我国冬施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和现状,提出了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和应用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如低负温早强剂和防冻剂的掺量偏高,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差;目前我国早强剂仍以碱或碱性化合物为主,增加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可能性等。对第四代防冻剂的开发提出了几条标准。建议变冬施混凝土各自生产为集中规模生产和经营,实现有组织的工业化生产,以确保冬施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水是负温施工混凝土的冻害之源,又是水泥水化硬化之本。冬期施工中,不可能将用水量压低至无法施工的程度来避免冻害,唯有合理选择防冻剂,缓解混凝土的初期冻害,并施予热拌、保温、预养和中期保水等综合措施,才能使轻微冻害“自愈”,确保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一、冬期施工混凝土的防冻剂选择我国“三北”地区冬期混凝土施工所采用的防冻剂,多数是复合粉剂。这种复合粉剂至少含有防冻剂、早强剂、减水剂和引气剂四元以上的组分,除了具有防冻、减水、早强和改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冬期施工采用防冻剂已作为一项普遍的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效益。由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防冻剂品种繁杂,且在负温时掺量过大,可能给工程带来不应忽视的后遗症。为探索水泥、混凝土在负温下防冻剂的掺入到底能起到何种作用?若能将各个组分的作用搞清楚,能否根据它们的作用,适当地或最低限度地降低防冻剂的总掺量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确保工程质量,这是当前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鲁源 《混凝土》1999,(1):47-49
冬期施工条件下,负温混凝土遭受冻害是建筑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一个质量问题,对此国家标准中都规定有具体的防范措施。但是各施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在理论和操作上还未完善解决,这就影响了冬施混凝土的经济和技术效果。比如,在施工现场,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提问:掺防冻剂混凝土浇灌完毕后不久就结了冰,这是否意味着防冻剂没有起作用?这种结了冰的混凝土是否会产生严重的质量后果?气温条件与防冻剂的掺量有什么内在联系?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发生在冬施中混凝土冻害的调查,并在室内做了试验,力求在理论上对负温混凝土的加上问题做些…  相似文献   

20.
冬期混凝土施工管理和防冻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冬期混凝土施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介绍了防冻剂的应用,为混凝土的冬期施工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