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为取水许可制度服务的一项新工作。本文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桐城二水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为例,依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要求,从取水、退水方案制定,取水影响分析、退水影响分析等方面对桐城市第二水厂建设工程取用牯牛背水库水资源进行了充分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核心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的取水、用水环节,以及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取水区其他取用水户的影响等。它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取水许可申请进行审批的技术依据,也是取水许可审批科学化、合理化的技术保障。依据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要求,对惠州市激流坑水库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案例采用类比分析法、指标法、定额法、水资源供需平衡法等,结合《大通河水量分配方案》和水资源管理要求以及国内环境水量研究现状,重点分析论证了工程取水方案的合理性,对《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调水总干渠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复核,确定了受水区2015年、2020年、2030年需水量和逐年缺水量;建立了取水河段可供水量、可调水量计算概念模型,运用Tennant法、区域最大取水能力阈值法、径流调节计算方法确定了取水河段可供水量、可调水量以及各水平年的调水量及其过程和供水保证程度,分析了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总结了同类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的关键思路、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论证是对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建设项目取水、用水、退水合理性以及对水环境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的专业活动。从水资源论证等级与范围、取用水合理性、取退水影响分析、节水论证与水资源保护及公众对水资源论证工作认识等方面对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分别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体系、与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关系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重点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取得取水许可的必要环节,有取水需求且从水库、河道、地下及公共管网取水的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均应编制水影响评价。目前北京市将水资源论证纳入水影响评价,不再单独编制水资源论证,水影响评价中有关水资源论证的内容一般包括水源分析、水量计算及退水分析等几个环节,其目的是合理分析建设项目取、用、退水可靠可行性,为评价项目水资源条件合理性、节约用水及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水源分析作为水影响评价过程中的重点,直接影响建设项目取水可行性。通过综合分析多个案例及结合建设项目特点总结水影响评价水源分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究其解决办法,为北京市一般建设项目水源方案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方缺水地区地下取水建设项目具有用水量大,对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影响重大等问题,其水资源论证一直是该项工作的重点领域。本文在介绍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紧扣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对论证工作的要求,总结论证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结合北方缺水地区生产生活需求和科技需求,提出北方缺水地区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专题研究框架。对于规范水资源论证工作,提高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婷  曹百会  谭炳卿 《人民长江》2014,45(21):78-82
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旨在评估建设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取水水量、水质、水源的保证率、退水水量及退水方式等的变化情况,核查建设项目实际的取、用水情况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落实情况,验证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中有关取、退水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建设项目延续取水审批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的技术路线、主要内容、评估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结合实例分析,指出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区别和联系,可为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的编写与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供水工程水资源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2002年,水利部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建立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是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1个重点建设的产业集聚区之一,该产业集聚区现有供水工程供水能力有限,产业集聚区供水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严重制约着产业集聚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现状用水调查分析,在业主提出取水水源的基础上,对取水规模、取水水源及取水地点进行论证,分析本建设项目对取水和排水的利用情况和水环境影响,评价沁河供水保证程度和取水、排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对该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可以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取水和退水对周边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实现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布局相适应、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规模相协调、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从而为取水许可的科学审批提供技术依据.近年来,天津市对建设项目取用水按取水许可要求进行了大量的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介绍天津市水资源的特点、建设项目取水实际需求情况,总结概括天津市境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特点和注意把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山区水库水资源论证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为例,针对该类山区水库水资源论证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从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的划定、水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取用水量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的影响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为做好山区水库水资源论证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寒区河道凌汛灾害河势“弯道效应”的量化评估十分重要。基于分形理论提出河道横断面-纵剖面-平面多维度河势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及其物理机制,并探讨黄河内蒙古段不同维度河势演变分形特征及其与凌汛灾害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不同维度河势均具有多尺度自相似分形特征,且具有多年记忆周期的长程相关性;冰坝(严重性冰塞)发生频次与河道主槽弯曲分形维数呈正相关指数型函数关系,与河相系数、深泓点高程和河段平均底坡分形维数负相关,与水深-面积分形维数正相关,总体表明冰坝灾害更易发生于主槽偏移摆动大、蜿蜒曲折、河湾发育程度高的宽浅型弯曲河道,研究成果可为凌汛期冰塞冰坝灾害易发河段诊断及预测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头道拐河段因其特殊的河道形态及地理位置而成为黄河内蒙古段最易形成冰坝的河段,研究该河段河冰输移及堆积过程是理解内蒙古段河冰过程及卡冰结坝作用机理的关键。本文基于耦合的二维有限元水动力学模型和DPM(Discrete Parcel Method)河冰动力学模型,模拟了黄河头道拐河段2020—2021年冬季封河过程并进行了验证,讨论了不同水力条件、上游流凌密集度及河道形态对封河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官牛犋弯道,河道弯曲率大、束窄程度高的什四份子弯道更易形成卡冰,且流量越小,卡冰作用越明显,冰盖向上游发展速度越快。河道流凌密集度小于0.4时,各种流量下研究河段未发生卡冰;流凌密集度增大至0.4,表面流冰首先在弯曲率系数较大的什四份子弯道处形成卡冰,随着流凌密集度和流量的进一步增大,下潜并输移到下游的流凌也会在官牛犋弯道形成卡冰,因此,头道拐河段形成卡冰的流凌密集度临界条件为0.4。应用冰水耦合二维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天然河道河冰输移、堆积过程中河道的水力特性、冰厚增长及封河形态,揭示了影响河冰过程的相关因素及作用机理,为黄河内蒙古段防凌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冰期输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河流在冬季结冰是一种普遍现象。冰块堆积,堵塞和聚集形成的冰坝、冰盖和冰塞会导敛河道阻力增加,致使卜游水位上涨,并可能造成冰期洪水,建筑物破坏,航运不畅等危害。研究河冰形成和演变规律,寻求相出的解决办法保证冰期安全输水成为许多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原型观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内冰,岸冰,底冰,冰盖和冰塞的生成和演变,封冻河道的阻力、过流能力和水位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前苏联,加拿大,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结合河冰研究的成果,在引水工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了冬季安全引水的目的,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由于河冰问题的复杂性,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工程经验还很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上述河冰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冰期输水的一些工程经验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ICE JAMS IN A SMALL RIVER AND THE HEC-RAS MODELING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odel of a 3.06km long river reach between two small reservoirs under both open flow and ice covering conditions for different operational settings of the stoplogs in the downstream reservoir. The HEC--RAS model developed by the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Center of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was used to compare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terms of flow velocity, water level and the Froude number. The impacts of heavily vegetated main channel and floodplain on ice accumul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is veget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river ice jam during winter period and thus the vegetated channel has strong influence on ice flooding. In addi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both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toplogs during the winter period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downstream dam on the accumulation of ice jam along this river reach.  相似文献   

15.
王童  王军  胡昊天  桑连升 《水利学报》2022,53(10):1262-1269
河流中的桥墩改变了附近原有的水流特征,冬季可能对其附近冰塞的形成和演变产生影响。基于水槽模型试验,通过改变墩心距、墩径、墩形、冰水流量比和水流弗劳德数,分析了双桥墩条件下冰塞发展通过桥墩的临界条件。试验表明:冰塞能否发展通过桥墩所在断面存在临界弗劳德数,其值受墩心距、墩径、墩形和冰水流量比等因素控制,随着墩心距的减小或冰水流量比、墩径的增大,冰塞发展通过桥墩所在断面难度增大,方形墩相较于圆柱形墩难度增大;试验范围内,随着墩心距的减小,桥墩所处河道断面输冰能力增强,初始冰塞厚度增加,但冰塞平衡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方冬季跨流域调水中,水流在年底至次年初发生结冰现象。输水河道在此期间,经过岸冰、冰花、溜冰、冰盖等冰情,造成河道输水水位抬升,流量变小,输水能力减低,且水位流量关系复杂。调水河道在冰寒加剧和高水位运行下,个别河段甚至出现冰塞、冰坝等冰灾现象,直接威胁到河道堤防安全,增加了输水管理的难度。研究分析冰期水流变化规律,对冰期输水监测及调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清河系观测河段及南水北调 中线方案冰情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总干渠冰期输水问题,通过对大清河系冰情分析、水位水温验证计算及冰情影响计算表明:建立的一维非恒定水力学和水温数学模型可行且验证精度较高;观测河段无冰盖时糙率为0.02~0.03,有冰盖时糙率增加到0.03~0.04;假定不出现冰情,观测河段水位将下降0.1~0.4 m ,过流能力将提高30% ~65% 。总干渠与大清河冰情对比分析表明:冬季冰期输水期间,总干渠可以不考虑岸冰和底冰,并且难以形成静态稳定冰盖,水内冰、水面流冰、冰塞和冰坝的出现和存在将不同程度上影响总干渠的糙率、水位和输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清河系观测河段及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冰情计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总干渠冰期输水问题,通过对大清河系冰情分析、水位水温验证计算及冰情影响计算表明:建立的一维非恒定水力学和水温数学模型可行且验证精度较高;观测河段无冰盖时糙率为002~003,有冰盖时糙率增加到003~004;假定不出现冰情,观测河段水位将下降01~04 m,过流能力将提高30%~65%。总干渠与大清河冰情对比分析表明:冬季冰期输水期间,总干渠可以不考虑岸冰和底冰,并且难以形成静态稳定冰盖,水内冰、水面流冰、冰塞和冰坝的出现和存在将不同程度上影响总干渠的糙率、水位和输水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万家寨水库冰情浅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万家寨水库蓄水,库区河道庙不封河转为稳定封冻河段,回水末端到拐上河段受冰花、冰块阻水影响水位壅高,交通水泥厂断面最高壅水6.5m,超过水库设计回水淹没线。作者在现场观察基础上,结合万家寨水库实测冰情资料,对万家寨水库封、开河情况进行了介绍,就流量、流冰密度、库水位及地形等因素对封、开河过程及壅水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黄河什四份子弯道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2020年度的凌情监测影像及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河流弯道冰水动力学行为特征。结果表明:上宽下窄的河道形态是造成弯道卡冰的主要原因,流凌-封河阶段,弯顶节点工程对水流的顶托作用促进了上游回流区的形成;受弯道离心力作用,河冰聚集于河道凹岸一侧,并在回流区堆积形成冰桥,从而缩小了断面过冰面积,河道逐渐封冻;弯顶下游流速大且来冰量少,形成清沟,主流向河中发展;冰塞堆积于弯顶上游凹岸主河槽内,水流被挤压至凸岸非冰塞区,弯道主流易位;在稳封期,河道冰水动力特征基本不再变化,在解冻开河期,凸岸非冰塞区流速较大,主流区冰盖优先解冻且沿主流输移,回流区冰盖最后消融,河道主流逐渐恢复至畅流阶段,整体呈复归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