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结合南充市城市排涝规划编制工作,对小区域雨水管网及大区域雨水排涝的标准衔接、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特别是重现期取值进行了分析;结合南充市的规划编制情况介绍了排水防涝规划需要制订的标准,排水分区的划分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城市内河以及山洪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城市雨水调蓄及初期雨水治理等相关规划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通过分析安图县概况和现状排水防涝问题的基础上,将传统的防洪排涝模式和海绵城市建设做相应的耦合设计,探索一种新型的防洪排涝模式和体系,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防洪排涝需求,思路和建设方案,为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非平原城市排洪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平原城市的防洪排涝规划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定义,通过对排洪规划重现期的选择、城区洪峰流量的推求方法、排洪规划方案的确定、城市内河水面线的计算以及排洪规划与城市竖向规划之间的配合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非平原城市排洪规划的初步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排涝规划设计流量分析王洪云(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陈金荣(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排涝总体规划,是根据1992年12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2010年),采用抵御20年一遇暴雨的规划标准来进行的。规划排涝设施计算...  相似文献   

5.
陈彪 《福建建筑》1998,(1):54-55
本文结合南安市美林片排涝规划工程实例,提出一种实用可行的城市排涝的调洪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防洪与供水工作的要求逐渐提高,并且城市的抗洪排涝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的安全,所以,城市发展规划应十分重视防洪规划。论文论述了城市洪涝灾害的产生原因,总结了针对性的防洪规划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潘红卫 《城市规划》2004,28(5):83-85
提出城市竖向规划的一般步骤及技术路线,进而分析了福州市中心城的竖向规划与发生内涝的成因,论述了城市竖向规划与治涝综合整治的办法,如竖向规划中预留高水高排通道,局部地区增建排涝站,对河网进行综合治理以及保护城市水面及湿地。  相似文献   

8.
刘剑 《城市建筑》2014,(9):26-26
竖向规划是城市用地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与否,涉及到城市安全、景观和工程投资等方面。竖向高程的确定,与防洪排涝、用地性质、道路等级、城市景观等因素相关。本文就竖向规划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市政技术》2017,(5):131-135
海绵城市作为系统解决水问题的综合表达,涉及城市水系规划、防洪排涝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以株洲市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思路,通过该规划,形成了具有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特色的"1+4"模式,即通过构建株洲市海绵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海绵城市水生态系统、水安全系统、水环境系统以及水资源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并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结合徐州市新城区防洪规划的编制,总结了城市防洪规划工作应注意的各种关系,指出城市防洪必须纳入流域防洪通盘考虑,保证城市的安全,同时,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把握重点和制定相应的排涝指标,并结合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要求,做好与生态、环境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林小洛 《福建建筑》2007,(12):84-86
对城市防洪排洪规划而言,"内河"与"外江"应赋予其不同的意义,文章对其进行新的界定。城市防洪排洪规划要确定防洪标准,本文通过分析论述,提出针对一个城市各条河流、溪流其设计防洪标准应分别确定,主要从汇水面积、其保护对象重要程度和人口多少等方面考虑确定。本文还针对福建城市地形特点,分析强调了采用高地自排对降低城市排洪压力,提高城市安全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城市接连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城市水安全(防洪安全与防涝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提出应该从过去过度依赖工程措施转变为以充分利用水系生态系统自身的泄洪、蓄水、排渍等功能为前提来保障城市水安全。以湖南省安仁县为例.利用GIS对水系生态系统进行防洪安全格局和防涝安全格局分析.识别出对城市防洪防涝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关键点和区域一即相应规模和格局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系景观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制定相应的规划导则,构建生态型城市水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大规模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深入,城市地下空间的排水与防洪功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目前尚无成熟有效的地下空间防洪标准可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地下空间排水与防洪功能的现状,指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防洪排水的重要性,并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分析地下空间防洪排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山地城市已运行的防排水系统的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山地城市地下空间防洪排水的策略,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为预防和减少城市地下空间的洪涝灾害事故提供借鉴和参考,对平原城市地下空间的排水与防洪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Urban Water Journal》2013,10(6):552-560
ABSTRACT

Urbanis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re augmenting the uncertainty surrounding the future state of the world’s water resource and are resulting in cities experiencing growing levels of risk of pluvial flooding. Drainage infrastructure is generally built using the paradigm of ‘predict and optimise’; however, this approach fails to account for erroneous predictions. This can result in drainage systems delivering insufficient levels of flood protection. Irrespective of these uncertainties new drainage systems must be built, and existing ones adap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remain reliable. This work present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drivers of change of urban pluvial flooding and the uncertainties surrounding urban flood planning; thereby highlighting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planning methodologies. Different Decision Making Under Deep Uncertainty (DMDU) frameworks are then explor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y offer an improved ability to design reliable urban flood systems regardless of highly uncertain futur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基于SWMM模拟上海市区排水及地面淹水过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针对上海市城区排水系统的水文水力学特性,以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为基础开发出适合上海市区产流及排水特点和防汛管理要求的城市雨洪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较为理想、可靠,可在实时和规划条件下动态模拟各排水片和街区的地面积水全过程,并能满足市区防汛预报、水情分析、工程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要求。该模型对其他城市的类似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紧密结合海峡科技生态城防洪排涝规划设计,通过园区竖向标高规划设计实践,提出滨海园区竖向规划的一般步骤及技术路线,运用防洪排涝规划分析论证了园区的竖向规划与洪水、涝水、海潮的关系,论述了园区竖向规划确定的思路和办法,如:海堤御潮,高水高排,涝水蓄排兼顾等。  相似文献   

17.
王彬 《中国市政工程》2021,(2):72-75,127
中新生态城旅游区内现有水域均为独立的小水体,不连通且无外排通路,严重影响区域的防汛排涝能力,因此确定合理的水系排涝规划方案是保障区域防洪安全的重点。通过连通小水域形成整体水系、增设外排泵闸等工程措施,建立健全的防汛排涝体系,同时还能增加区域槽蓄容量。利用DHI MIKE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北部水系排涝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河道及各连通节点规模,拟定区域排涝调度模式,提出水系排涝规划的优化方案,增强防汛除涝能力及水资源调度能力,提升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保证旅游区生态建设,符合绿色生态城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应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分割和孤立。近年来周而复始的城市内涝灾害不断侵袭我国各大中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根源在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地上地下整体发展缺乏充分的思想认识和规划引导,导致地下防洪排水体系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地面发展。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城市内涝影响,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经验,通过综合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城市大深度防洪排水体系的构想,并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对于我国城市综合排水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