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常压固相酸催化热缩合法,以L-天冬氨酸(L-ASP)为原料,85%磷酸为催化剂,采用分批添加等量催化剂的方法,合成了高聚合度的聚琥珀酰亚胺(PSI).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其加入方式对单体转化率及产物聚合度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当催化剂/单体为0.5(摩尔比),分4次等量加入时,单体转化率为98.42%,PSI的聚合度高达602.采用己二胺对PSI进行交联反应,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PSI聚合度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SI聚合度越高,树脂的吸水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性HP(MA-VAC)树脂的制备与性质EI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高吸水性树脂-HP(MA-VAC)的制备与性质。讨论了合成反应工艺条件与HP(MA-VAC)树脂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水性树脂吸水容量大、吸水速度快、保水效果好、热稳定性高、抗盐性能好,是一种综合性能好的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四烯丙基氯化铵(TAAC)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了耐高温吸水树脂,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对吸水树脂在高温下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对吸水树脂结构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吸水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最佳合成条件:AMPS与AA的质量比为0.22,引发剂、交联剂与单体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0.11%、0.14%,此条件下合成的吸水树脂在300℃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为248g/g。  相似文献   

4.
PVA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VA为原料,用顺丁烯二酸酐作交联剂制得了PVA类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PVA聚合度以及处理产物的溶液pH值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ω(顺丁烯二酸酐/PVA)为30%,反应温度在98~105℃,所用PVA的聚合度为1700,处理产物的溶液pH值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5.
以丝瓜络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而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分析了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达1500g·g-1,在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中的吸液倍率达115g·g-1。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相悬浮法,以己二胺为交联剂,将聚琥珀酰亚胺(PSI)分别与三种有机粘土复合,制备了聚天冬氨酸(PAsp)/有机粘土复合吸水性树脂。探讨了有机粘土的种类和含量对复合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的影响,研究了含不同种类有机粘土的复合吸水性树脂的耐盐性、保水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有机粘土的种类不仅影响复合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而且对其耐盐性、保水性和热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含有机高岭土的复合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和热稳定性最好,含有机钠基蒙脱土的复合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经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为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耐热性能,使用分子筛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分子筛种类和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后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吸水速率、再生性能和耐热性能,通过对其性能进行比较得出:添加0.5g的13X分子筛改性高吸水性树脂效果最佳,所得产物吸水倍率为675g·g-1,吸水速率、再生性能和耐热性能也比改性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CMCTS-g-PAA和CMCTS-g-(PAANa-co-PVP)两类羧甲基壳聚糖改性阴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凝胶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吸收液体性能变化的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阴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随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φ)的增大发生体积相转变;随树脂结构中链段极性的增大,凝胶相变点相应的(φ)值降低;并随所吸收液体中低极性乙醇含量的增大,-COO-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减弱,树脂的吸水速率降低。当研究溶液离子强度对树脂溶胀性能的影响时发现,1/S值较大时,离子强度与Q5/3成正比;但离子浓度较大时,Q5/3与1/S的线性关系消失。此外所吸收溶液的pH值对树脂的吸收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可溶性淀粉、丙烯酸为原料,硫代硫酸钠、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氢氧化钠溶液为中和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探讨反应温度、丙烯酸中和度、淀粉乳浓度、单体用量、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对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材料水晶花泥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pH=6.5,淀粉乳浓度12%,单体淀粉质量比2∶1,糊化时间30min,糊化温度80℃。在室温下吸水放置17h,材料的最大吸水率41.2220g/g。  相似文献   

10.
羟化聚天冬氨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间体聚琥珀酰亚胺( PSI)为原料,己二胺为交联剂,无水乙醇为分散剂,采用乙醇胺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羟化聚天冬氨酸高吸水性树脂(HPASP).研究了PSI相对分子质量、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乙醇胺用量及无水乙醇用量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在蒸馏水和0.9% NaCl水溶液中的吸水率分别达到804g...  相似文献   

11.
高吸水性树脂的微波辐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目前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微波加热提供反应所需热量,以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开展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微波辐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在最佳条件下合成了吸水率为753g/g的高吸水性树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本工艺较传统加热合成方法节省时间数10倍,操作条件易于控制,无“三废”排放,是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乙酰苯胺修饰的后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对香兰素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氯乙烷为溶剂,用FeCl3为催化剂,使氯球和乙酰苯胺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制得了乙酰苯胺修饰的后交联树脂,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孔结构及对香兰素吸附性能的影响。根据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容、持水量、氯含量和对香兰素的吸附量等孔结构和性能指标来看,乙酰苯胺修饰的后交联树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用二氯乙烷为溶剂...  相似文献   

13.
静置水溶液聚合法合成AA/AM/AMPS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和聚乙烯醇(PVA)为复合交联剂,通过静置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T-IR、SEM等技术对树脂的分子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所合成的树脂最高吸蒸馏水倍率为1641倍.以NMBA和PVA为复合交联剂,可以优化树脂的交联网络结构,且PVA在树脂中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超吸水纤维(SAF)是一种具有强吸湿、放湿能力的功能性高分子纤维。它的问世弥补了粉末、颗粒状高吸水树脂作为吸水材料在加工成型等方面上的不足,在某些领域上可替代超吸水纤维,获得更优的性能。而丙烯酸类超吸水纤维是以丙烯酸为原料制得,原料价廉易得,产品吸水率高且吸水速率快,是近年来的研发热点。为此,对丙烯酸类超吸水纤维的制备方式及其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水/乙醇反应溶剂体积比,反应温度和氢氧化钠加入方式对碱木质素的羧甲基化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木质素的羧甲基化反应转化率及产物羧基含量随着水/乙醇体积比的增大而急剧减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大后缓慢降低,二次加碱方式有利于反应的转化率及产物的羧基含量的提高。在70℃,水/乙醇体积比为20∶80的介质中,采用二次加碱方式,制备羧甲基碱木质素的反应转化率可达94.798%,产物的羧基含量可达2.764 mmol/g。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NMR)表征结果表明,羧甲基化反应在碱木质素的酚羟基和α-醇羟基上成功接入了大量的羧甲基。  相似文献   

16.
淀粉接枝系高吸水吸油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淀粉与丙烯酸等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吸油树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淀粉与单体比,交联剂用量等对淀粉改性制备高吸水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卫星  宁荣昌 《材料导报》2000,14(12):40-43
对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如溶液法、反相悬浮法及反相乳液法等,吸水机理和应用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对其应用及今后的发展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以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和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为引发剂,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得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1.00g,丙烯酸13.50mL,丙烯酰胺1.50g,去离子水25.00mL,引发剂质量比为过硫酸铵∶亚硫酸钠=3∶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h,中和度80%。在该条件下,所制得的样品的吸液率为:吸去离子水为2503g/g,吸0.9%NaCl盐水为324g/g。  相似文献   

19.
不加引发剂微波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在不加引发剂和无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合成淀粉/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树脂的吸水动力学及保水性能;并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及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分析,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无引发剂下微波辐射聚合可以简化合成工艺,同时提高树脂的吸水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