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微量元素预混料中碘化钾损失的问题,采用不同包被物对碘化钾进行预处理,测定碘化钾在不同处理下一定时间的留存率,从而找出较优的包被处理方法。本试验中用20%硬脂酸包被处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为了处理邻磺酸钠苯甲醛生产中产生的废水,采用酸析重结晶法回收邻氯苯甲酸;回收后滤液采用双氧水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利用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富集,解析后的富碘液采用铁粉还原法生产碘化钾,补加适量的碘化钾后重复用于邻磺酸钠苯甲醛的合成,副产物邻氯苯甲酸还可作为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中性碘化钾标定臭氧浓度的方法,与中性碘化钾法和硼酸碘化钾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本方法具有精度好、稳定可靠、抗干扰性强,适于在我国大多数监测环境的实验室中普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产碘化钾添加剂在尼龙66连续缩聚反应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与进口同类碘化钾添加剂相比,使用国产碘化钾添加剂,尼龙66的聚合工艺正常,生产稳定,工业丝和浸胶布各项物性指标均达到优等品要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产碘化钾添加剂在尼龙66连续缩聚反应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与进口同类碘化钾添加剂相比,使用国产碘化钾添加剂,尼龙66的聚合工艺正常,生产稳定,工业丝和浸胶布各项物性指标均达到优等品要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工业化生产包被饲用硫酸亚铁的工艺与参数,以及包被剂的种类和用量,并以稳定性较差的VA和VC作为重点,详细研究了经工业化包被处理后的饲用硫酸亚铁的稳定性及其复配预混料中对VA,VC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工业化生产的包被硫酸亚铁的纯度在到了87.29%,亚铁离子的含量为17.58%,复合预混料中载体的水份为13.1%时,VA的留存率由原来的6.7%提高到了63.1%,VC的留存率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7.
碘—碘化钾络合物平衡常数的测定多是采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步骤繁琐,实验结果误差大。本文采用分配法测定碘—碘化钾络合物的平衡常数,方法简便,实验结果误差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馒头实验证实碘化钾对馒头粉有明显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9.
可食性涂膜对熟肉制品保鲜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两种可食性涂膜材料,分别与无毒抑菌剂联合使用,对熟肉制品进行保鲜处理,研究表明,经60%乙醇、0.5%乳酸和0.2%醋酸复合抑菌剂浸泡,并以海藻酸钠涂膜包被,处理后的熟肉制品在28℃保温7天不腐败变质,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0.
以高纯度的PCT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以此抗体作为包被抗体,通过包被液和封闭液的选择及条件优化,最终建立PCT双抗体夹心ELISA的血清学定量检测方法.建立的PCT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5.6%和97.8%,最佳的包被抗体浓度为400 ng/m L,酶标二抗的稀释度为1∶8 000,最适宜的缓冲液以及反应条件分别为包被液使用p H9.6的0.05 mol/L CB 4℃下包被12 h,封闭液使用0.6%BSA 37℃下封闭2 h.建立的PCT双抗体夹心法与罗氏试剂盒的定量检测结果呈现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可靠的血清学定量检测方法,为进行PCT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碘化钾和钨酸钠复合体系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考察了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催化剂浓度、碱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当碘化钾与钨酸钠物质的量比为5∶5~6∶4时,催化活性最高.给出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反应的Arrhen ius活化能Ea=24.4 k.Jmo l-1,并对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合理的推测.  相似文献   

12.
制备碘甲烷不同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甲烷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在实验室、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综述碘甲烷常用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对醇氢卤酸法及硫酸二甲酯法进行了条件优化及对比总结.醇与氢卤酸作用是制备卤代烃的常用方法,以甲醇为试剂,以碘化钾与酸作用生成氢碘酸制备碘甲烷的方法存在副反应多、收率不高的特点;而以硫酸二甲酯及碘化钾为试剂的合成路线具有操作容易、收率高、纯化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罗丹明6G荧光特性及其在荧光猝灭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丹明类荧光染料具有摩尔吸光系数高、光稳定性好、对pH值不敏感,较宽的波长范围和较高的量子产率等优点。详细分析了罗丹明6G这种荧光染料的荧光特性,并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形成杂多酸离子缔合物和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3种不同的荧光猝灭方式,综述了罗丹明6G在荧光猝灭法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在碱性溶液中采用高碘酸钾法测定ADA脱硫液中的酒石酸钾纳。方法分样品处理和测定过程两部分。前者用硝酸处理,除去和氧化ADA液中还原性物质,过滤后调节溶液PH值到9.0—9.5,后者加高碘酸钾在100℃水浴中氧化裂解40分钟。然后加钼酸盐隐蔽过量高碘酸钾,加冰醋酸调节溶液PH值到2.8—3.5,加碘化钾后用0.1N Na_2S_2O_3标准溶液滴定。含量在1克/升左右的酒石酸钾钠ADA液。回收率可达98.7%。  相似文献   

15.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刑作为络合碘单质的栽体,加入碘化钾、碘酸钾等助剂,使聚醚碘性能更加稳定。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碘收率的主要因素及制备聚醚碘的合适配方和工艺,考察了所得聚醚碘的杀菌效果及储存稳定性。研究表明用AEO-9与AEO-7作为络合载体,当质量分数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8%、碘化钾0.05%、碘酸钾0.1%~0.15%、柠檬酸0.2%~0.4%,控制反应温度为50℃,可以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备抗氨甲酰化蛋白抗体,探讨了氨甲酰化与瓜氨酸化之间的关系,开发氨甲酰化蛋白检测试剂盒。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氰酸钾(KCNO)为原料合成人工完全抗原(Hcit-BSA),然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用方阵实验确定抗体最佳稀释倍数和包被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间接竞争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抗体效价大于1∶8 000,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4 000,包被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25μg/mL,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氨甲酰化产物(carbamylation-derived products,CDPs)。Hcit-BSA具有较强免疫原性,使BALB/c小鼠产生抗氨甲酰化蛋白抗体,也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免疫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为一些疾病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金(Ⅲ)-罗丹明B-碘化钾水溶液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溶液的pH值、碘化钾-抗坏血酸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荧光剂用量和外加干扰离子对该体系荧光光谱的影响。在溶液pH=4.0和固定抗坏血酸用量的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随Au(Ⅲ)含量的增加而有规律的降低。据此确定了测定Au(Ⅲ)的一种方法。Au(Ⅲ)含量在0—160ng/10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猝灭值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比该体系采用吸光光度法时提高了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人工影响天气纳米碘化银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沉淀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了纳米碘化银粒子,对试剂含量(硝酸银浓度、碘化钾浓度、络合剂浓度及分散剂浓度等)及工艺条件对纳米碘化银粒子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及相结构。结果表明:纳米碘化银粒子成球形,粒径均匀可控,无明显团聚现象,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碘化银粒径不同,最大粒径范围在80~90nm,最小粒径范围在25~30nm,因为碘化银具有类冰结构,是最佳成冰物质,故纳米碘化银粒子作为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用碳酸二甲酯和环戊二烯制备甲基环戊二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在二乙二醇二甲醚溶剂中,进行环戊二烯催化甲基化的研究。通过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量及碘化钾试剂对甲基环戊二烯产率的影响,确定反应最佳条件,甲基环戊二烯产率达85.8%。  相似文献   

20.
超硬高速钢W_(12)Mo_3Cr_4V_3N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刀具材料,它的切削性能和在加工高强度高硬度钢方面的作用已为切削学术界所公认。但是,它在推广使用中遇到难于磨削加工的难题。本文作者在生产使用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用碘化钾处理砂轮刃磨这种新型高速钢的磨削温度、金属表面层显微硬度及金相分析与磨削烧伤等问题,初步提出了避免磨削烧伤的措施。同时,使砂轮耐用度和磨削效率有所提高。和新型磨料立方氮化硼相比,这种方法还具有砂轮来源容易,经济等优点。这些,对生产、科研工作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