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业生产中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好、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抗干扰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农药残留分析,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概念、检测原理,重点讨论了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磷酸水解酶)及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在检测有机磷农药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各类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最新进展及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农药残留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就对食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出高要求。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的检测分析工具,在检测食品农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生物传感器的构成、分类及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物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农药残留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对快速检测农药残留提出高要求,研究方便、快捷的检测农药残留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敏感、具体、简单的优势,作为一种新的检测分析仪器,在食品检验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特点、优势以及国内和国际的免疫传感器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了解食品检测中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以期取得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因防治病虫害效果好而被广泛使用, 但易在环境和农产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残留, 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威胁食品安全, 因此对其进行快速高效、灵敏精准检测尤为必要。适配体具有易修饰、易合成、性质稳定、特异性强和亲和力高等优势, 适合作为有机磷农药的特异性高效识别工具, 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的构建中。本文综述了应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比色适配体传感器、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等进行检测方法, 归纳了所用适配体序列、检测策略及检测特性, 提出了构建适配体传感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以期为适配体传感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药的广泛使用所引发的食品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传统的检测方法普遍需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这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检测方法在资源有限区域的推广使用。因此发展用户友好、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变得十分重要。基于纳米材料的光学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实现上述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已被公认为农药残留检测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文就基于纳米材料的光学适配体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一领域存在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前景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更多优秀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农药残留检测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从而为人类健康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广泛应用,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农药残留问题,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是当前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采用科学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才能确保人们"舌尖上的安全"。目前,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面最常用的食品安全检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药与化肥是保证农业生产的根本措施,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农药残留就是最为主要的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全面保证人们健康,需要通过科学的农药残留检测,全面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才能进一步对植物产品农药残留做好科学快速的检测,有效根据问题处理好农药残留问题.文章阐述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并对样品前处理过程和检测过程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改进,进一步提出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农药、兽药作为农业生产投入品是促进农业生产、确保增产增长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农药、兽药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违禁使用,造成食品中残留的超标或违禁检出,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值得关注。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发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快速、高通量、多组分残留检测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制约,并推动了有关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的进展,为残留监控、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会损害人体健康,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基于文献法、调查法阐述了酶抑制法、生物传感器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等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策略与发展建议,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农药、兽药作为农业生产投入品是促进生产、确保增长的重要基础,但是,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值得关注。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发展快速、高通量、多组分的残留检测技术,从而,推动了有关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的进展。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赵云峰研究员担任专题主编,赵云峰研究员目前担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理化实验部主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专题将围绕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检测的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检测方法、残  相似文献   

11.
农药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安全的首要因素。新烟碱类农药是继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后的一类新型农药,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研究表明,新烟碱类农药可与乙酰胆碱受体相结合,阻断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同时对淋巴细胞产生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长期滥用和违规使用,使得食品尤其是农产品中新烟碱类农药严重超标。2019年,我国农业部发布的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明确规定了新烟碱类农药在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量。为此,新烟碱类农药检测技术的开发对实现新烟碱类农药残留高效监控,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现有新烟碱类农药检测技术以仪器确证类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为主,前者往往依赖于大型仪器如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的使用,存在仪器昂贵、操作复杂、预处理繁琐等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当下对农药残留实时、快速监测的现实需求。近年来,以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等为主的快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得到了迅猛发展,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望突破传统检测技术瓶颈,实现对新烟碱类农药的高效检测与有力控制。本文就近年来新烟碱类农药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有机锡化合物作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其使用范围广、形态差异大,且由其引起的潜在危害不可估量.现代农业用有机锡化学品与食品的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由于不合理、不规范使用农药而导致的残留超标问题一直为大众所关注.用于农业生产的有机锡农药虽然只是有机锡有机化合物的一小部分,但是有机锡农药不合理的使用,依然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巨大...  相似文献   

13.
Pesticid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the overall yield and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al foods by controlling pests, insects, and numerous plant-related diseases. However, the overuse of pesticides has resulted in pesticide contamination of food products and water bodies, as well as disruptio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Global health authorities have set limits for pesticide residues in individual food products to ensure the availability of safe foods in the supply system and to assist farmers in developing the best agronomic practices for crop production. Therefore, the use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methods for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is gaining interest in the food supply chain. The NDT techniqu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without destroying the product.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NDT for pesticide residue in agro-food products, there are still challenges in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Further study on NDT methods is needed to establish their potential for supplementing existing methods, identifying mixed pesticides, and performing volumetric quantification (not surface accumulation alone).  相似文献   

14.
红枣是新疆特色林果的支柱产业,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栽培生态的不同和病虫害的增加,致使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农药的滥用、误用、超量使用等不规范使用会导致红枣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增多。基于红枣质量安全的关注及红枣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需求,因红外光谱技术简单、快捷、经济、无损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验证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结合数据处理方法,化学计量学方法等可建立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模型。本文概述近年来红枣中农药的残留和检测现状以及红外光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红外光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The applications and benefits of nanotechnology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invention of unique nanopesticides and nanofertilisers.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nanotechnology are acknowledged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awaiting the agriculture sector from the recent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are addressed.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cent trends in nanomaterial‐based sensors available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oil, as well as the role of nanotechnology in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against plant pathogens, and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Novel nanosensor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primary applications in improving crop practices, food quality, and packaging methods, thus will change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for potentially better and healthier food products. Nanotechnology is well‐known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hytopathogens, nutrient utilisation, controlled release of pesticides, and fertilisers.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gaps to be overcome and fundamental questions have been addressed to fuel act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Together, nanoscience, nano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 offer a plethora of opportunities, proving a viable alternative in the agriculture and food processing sector, by providing a novel and advanced solutions. © 201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水产品作为优质膳食来源之一, 不规范使用农药行为使渔业养殖水源被污染,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面临极大的威胁。针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监督抽检主要集中在兽药残留的检测, 但对水产品中农药残留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差异, 发现我国在农药数量和最大残留限量项次两方面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相当,但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其他主要贸易国家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对法规之外且非豁免的农药的“一律限量”要求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空白,这为我国完善水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同时, 本文从提取、净化、检测3个方面综述了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发现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的前处理方法能提高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效率。建立简便快捷的水产品中多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对于及时和准确地摸排水产品中的农药污染状况, 提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具有痕量、毒性高等特点,故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导电聚合物是电化学传感器重要的增敏材料之一,导电聚合物基电化学传感器集合了电化学传感器易于小型化、分析速度快以及导电聚合物的优异导电性等理化性能,在痕量食品安全分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介绍了导电聚合物的分类、合成方法等内容,综述了导电聚合物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食品安全分析的最新进展,并对导电聚合物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食品安全分析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菊酯类农药是模拟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发展而来的仿生农用药物,使用量仅次于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对人体免疫、生殖、神经系统等多方面存在毒副作用,我国对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作了严格的规定。随着剧毒、高毒农药禁用令的实施,加强食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监控显得更为重要,建立高效、快捷、准确测定食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迫在眉睫。目前,QuEChERS法、微萃取、石墨烯技术等样品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仪器分析技术及免疫标记法、化学分析快速检测法等快检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食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检测方法的前处理、色谱-质谱分析及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食品安全监测的工作实际,对食品中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问题随着食品种类的丰富一直备受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耗时长、操作专业性强, 从而制约了现场应用。而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比率型荧光传感技术所构建的纸基传感器, 因其快速即时、低成本、高准确度且便携化的特点, 在食品安全的检测领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 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概括了分子印迹技术以及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重点对分子印迹比率型荧光纸基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可视化快检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归纳, 特别提出纸基纤维素材料功能化技术及其在快检中的应用, 改善其非特异性性能并提高检测灵敏度, 最后提出了食品安全快检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并对快检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分子印迹荧光纸基传感器的应用扩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